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微妙的平衡
2013/08/29 02:22:59瀏覽152|回應0|推薦1


書名:微妙的平衡:如果你在臉上裝滿笑容,就不會有眼淚存在的空間! A Fine Balance
作者:羅尹登.米斯崔 Rohinton Mistry
譯者:張家瑞
出版社:柿子文化
叢書系列:說書人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26日初版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25K平裝592頁
ISBN:9789866191213

內容簡介:

  故事發在1975年的一座城市,一個紛亂、無助,充滿壓迫的年代。就在此時,種姓、身世、宗教信仰截然不同的四個人,在一個簡陋的公寓相遇了!

  拒絕再婚,努力獨立生存的美貌寡婦──迪娜;

  因觸犯種姓戒律而慘遭滅門,全家族僅存的唯二生還者裁縫師伯姪──伊斯佛和歐文;

  心地善良、涉世不深、熱愛著北方家鄉田園山間生活的大學生──馬內克;

  他們各有自己的過去和故事,起初還因為不同的身分背景而互相猜忌、不信任;誰也沒料到,為了生活而不得不擠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四個人,竟在令人喘不過氣的窘迫困苦下產生家人般的情感,他們互相照顧、互相扶持、同甘共苦……。只是,希望總是維持不久,雖然愛與友誼讓他們走過風風雨雨,然而每當生命才剛透出些許光明,錯誤的選擇、無情的命運,總一再讓可怕的事情接踵而來……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5708927204184/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850037648&lid=se008&actid=wi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8812

艾蜜莉的心得分享:

 其實迪娜的一生也蠻悲慘的,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讓她一再得依靠別人為自己解危。並沒有太多餘力去幫助別人的迪娜,徘徊於對人的信任與不信任之間,始終謹記著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和三個陌生人(二個裁縫和一位大學生)同一個屋簷下,卻讓她,有了不那麼孤獨的一段日子,彼此從嫌隙中走向互助的情誼,令人感到溫馨!


 相較於迪娜的境遇,伊斯佛和歐文這對伯姪裁縫師,未免也太倒楣了吧!一再當街被捉走,而無法去上工,伊斯佛只想努力工作賺錢,讓歐文能夠回家鄉娶妻生子(即使可能只擠在迪娜的小陽台上生活),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期望,也是唯一的,就只是這麼丁點願望,也遭遇種種的阻礙,災難多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此句都不足以形容的慘,就算伊斯佛再怎麼樂觀,他們的人生總是遭受命運無情的打擊,也打擊到我脆弱的心靈,怎麼可以那麼慘啊!吶喊!

 在馬內克的心裏,大城市比不上在上山的家,如果不是父母的期待,他也不用千里迢迢的來到城裏就學,一心只要完成學業就可以回家的想法,不得不忍受多方的不便與不適應的心情,為了逃離,環境髒亂的學校宿舍與學校內無惡不作的學生的逼迫,他選擇租借迪娜住所的小小房間;我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伊斯佛伯姪的悲慘遭遇上面,反而沒注意到馬內克內心世界的脆弱,對於馬內克最後一刻的決定,直感到唏噓與不解!


 在作者筆下的國度裏,男性要承擔家中女兒或是姐妹的嫁妝,與照顧的責任,對於迪娜的哥哥努斯旺來說,是種責任也是想要擁有其思想的指揮權,這樣跟希冀獨立自主的迪娜,當然是一再有衝突,最後就看誰要退讓,不過,在迪娜走投無路時,還能有棲身之所,也要感謝努斯旺的幫助!要是我,只要他不要再有攻擊性的叨唸與指摘就好了!

 在這世界上階級觀念深植人心,不管是宗教之分還是人種之分,恐怖的是牢不可破的限制制度與思考模式,我想的是,不怕有階級之分,但是如果無法因為努力而往上爬或者改變,那就太可怕了!


 故事原本一直透露著,只要當事人帶著樂觀、積極的態度,不放棄任何可以延續生命的一線希望,人生總會有轉機,有否極泰來的一天,最後卻來個致命的一擊;作者是在告訴我們,就算多努力過日子,仍然敵不過命運的捉弄嗎!

 本書充滿了逆境中的智慧,是非常值得一看及省思人生的意義;看書的好處就是不用遭受苦難也能得到智慧!壞處就是看到這麼多不公不義之事,心情難免受到影響!


 以前常聽說沒錢的人還比較快樂,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成為不管有沒有錢都不快樂,真是太糟糕了!

 我常在想,有些人凡事都以為是為別人著想才這樣做,而不管對方是否也如此希望,到底他們有沒有想過,會讓對方造成什麼樣的心裏影響或壓力;別再讓你的努力付出反而成為人家的負擔。

摘錄:

迪娜.達拉很少用悔恨或不滿的態度來審視自己過往的人生,或質疑事情為什麼後來會變得那樣。假如偶爾不小心陷入了負面情緒時,她會很快地讓自己跳脫出來。一再反覆回想著從前的事有什麼用,她這麼問自己—結局還不是一樣,不管她選擇哪一條路,最後還是會繞到這裡。

她認為人生需要塑造,就跟任何東西一樣,必須要鑄型、淬鍊、磨光,才能達到最好的境界。

他們離開後,她獨自坐在裁縫室裡看著在燈光下飄浮的棉絮和纖維。白天的室內充滿裁縫師工作時的擾攘喧鬧,奧荷華製造廠的布料散發出重漿的濃重甜味與他們的汗味和煙草味混在一起,她喜歡這種氣息。但在空虛的夜晚,室內的氣味卻讓人頹喪,只剩布匹孤獨的飄著辛酸的味道,冷冷的凝結住空氣,徒令人負面聯想到昏暗的工廠、肺癆的工人,以及飄零的人生。每天此時,是她生活中空虛感最分明的時候。

當他閉上眼睛時可以看到:在此時山上的雲霧正在美妙的盤旋,繚繞著被雪覆蓋的山峰。黎明之後是欣賞它慢舞的最佳時刻——趁陽光轉強使它煙滅消散前。然後他會站在窗前看著由粉紅色轉為橘紅色的日昇,想像迷霧在搔著太陽的耳朵,或輕撫它的下巴,或揮帽向它道別。

生存的祕訣是擁抱改變以及適應。你不能夠畫地自限並且拒絕走出來。有時你要把自己的失敗當作走向成功的墊腳石,你必須在希望和絕望中維持微妙的平衡。說到底,就是取得平衡的問題。

原發表網址:http://blog.sina.com.tw/pommes/article.php?pbgid=8128&entryid=664080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mmesjolie&aid=826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