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03 09:40:56瀏覽112|回應0|推薦1 | |
【TBSN 水中月 編輯整理】 《真佛宗》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是一位密教的大成就者,經歷「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完滿修行,得到開悟明心,見證佛性。其一生偉大成就,是為當代之翹楚! 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將自己的開悟心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激發弟子的佛性,令得明白生命的真正實相!即使遇到不明白的弟子,甚至皈依後又離去的弟子,甚至譭謗、謾罵……等。 在蓮生法王的心中,到底是以如何超然的法眼觀看,是以怎樣的心境頓超呢?! 今天非常精彩的【如是我聞】第13集中,我們將要為大家報導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開示:什麼是「第一義」!以及欣賞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的「每日最新畫作」--順風。 以下是TBSN駐西雅圖 特派記者 Lotus John 、仙子、Brian所提供的珍貴報導及照片,願與廣大讀者分享「一代法王」蓮生活佛 盧勝彥聖尊的最新法語: 《蓮生法王(盧勝彥師尊)的寶貴法語》: 一位離去的《真佛宗》弟子,覺得他曾經射中開悟的口訣,以「佛性淫性同」來證實自己的悟境。 師笑笑的說,若這是他的悟境,為何他一直誹謗「無上密部」的修行?! 師尊繼續為弟子深入的探討此悟境。若以中觀來說,佛性是中性的,佛性是沒有什麽特性的,但卻包含了所有的特性。淫性是「有」性,所以還是不能以「佛性淫性同」來證實自己開悟。只要有思想,就有分別,開口閉口都不對。 這時大家露出迷惘的神情,無法體悟及深刻了解師尊所要表達的意境。 師尊看到大家眼中的迷惘遂開示:雖然不能說,但還是可以解釋的。 比如,解釋爲什麽淫性和佛性是相同? 若淫性是清淨的,那麼弟子們要回答,爲什麽可以變成清淨?如過去,師尊以「心安即是平安」來討論,心安絕對是平安。問題是,如何「心安」?只有瞭解心,明白心才會「心安」。 「心安」是果,不是因 弟子們要解釋「因」,而不是寫出果。如「無生無死」,「常樂我淨」,「涅槃寂靜」都是「果」。 也有弟子以「不執著」為開悟口訣,「無我執」,「無法執」,「不著相」,「無相」都是「果」,不是「因」。 這時有弟子請示師尊,何謂「法」? 師尊簡單的回答說,凡是以「有相」的方式出現就是「法」,如看到,聽到,嚐到等……無相的方式,如前人留下來的教義,自己製造出來的(想法)都是「法」,「法」所包含的範圍實在太大了。 很多人現在要申請綠卡,要駕什麽車子,要住什麽屋子,這就是執著。這就是你care綠卡,care車子,care孩子,care孫子。你執著愛,就死於愛;你執著恨,就死於恨;你執著什麽,以後就死於什麽。 弟子要參悟爲什麽「能」不執著,而不是把佛經的字眼拿來射箭。目前很多弟子射箭,都是寫答案,而不是把原因寫出來。開悟就是「I Don’t care everything」 (編譯:我對所有的事都無所謂),重點是,這只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做得到,只要不執著就已經接近開悟了。 對於活在世間,與人相處,就會關心人,這是自然的現象。如師尊本身,祂關心祂的孫子爲什麽長不高,孫女皮膚敏感,一直紅腫,影響到臉部。 師尊開導弟子們祂如何面對自己的孫子,師尊是這麼思維的;我的確很關心他們,但要反過來想,孫子跟你有什麽關係?以後他會聽你的嗎?他會養育你嗎?別人的孫子爲什麽自己就不關心,反而只關心自己的孫子?若是因為血緣關係,那麼下一世的孫子,還是您的孫子嗎?親人和非親人其實是一樣的,也許這一世的非親人,可能過去世,他們都是您的親人,父母孩子都是轉世來轉世去的。人只要盡力去改變,不要執著結果就對了。 師尊再以一個仁波切的故事讓眾同門明白此思維。 有個老居士問仁波切,他的兒子一直不聽話,要如何改變他的兒子?仁波切反問老居士他修行了多久?老居士回答說,他已經修行五十年了。仁波切告訴老居士:「他不是你的兒子」。 師尊告訴弟子,這仁波切說的是真實語,一個修行已經五十年的修行者,還執著,才會認為兒子是自己的。若自己關心的人,還不能改變,就要放下。 又一個年輕人問了仁波切,他的祖母年老多病,容易跌倒,視力不好,如何幫助及改善他的祖母情況。仁波切問此年輕人,他的祖母年紀多大了?此年輕人回答,「已經八十四歲」。仁波切回答說,一個已經八十四歲的老人無病也是不可能的,他不能期待人老了卻不受病痛的影響。 最重要的一句話,仁波切對此年輕人說:「她不是你的祖母」。 師尊看了這仁波切寫的書,認為這仁波切是開悟的,因為祂能說出這類似開悟的回答。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