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棵不會開花的樹
2007/05/24 00:52:48瀏覽1147|回應3|推薦12

  在浴室裡,褪去衣裳,彷彿也脫去人際的繁瑣斡旋,心中的防備不知不覺間消失了,一股思緒無由地湧上來。為洗頭髮的方便而彎下腰身,水柱沖在耳際,順著臉旁流下的水,不停的流入溝中。擦拭身上的水珠,坐在書桌前吹乾髮絲,哄哄聲響繚繞耳際。夜晚的沉默總讓人感到思念,我忍不住地拿出國小的畢業記念冊,一頁頁看著熟悉又褪色的照片,翻攪起沉澱許久的情懷。

  小學六年級那年,全家從萬華遷入板橋。新家與學校僅有一橋之隔,公車十分鐘便可以抵達。父母親也不想讓我與朋友分開,國小的最後一年裡,我開始通車上下課。當時生活單純快樂,他悄悄地進入我青澀的少女心中。在國小最後兩年裡,我與他分班至同一間教室,初次對他的印象其實並不好,因為他與一位我不太喜歡的男生是朋友。但是,小孩子只要玩在一起,就不會再計較那些小事了。

  天生微捲黑髮的他,有黝黑的膚色,深邃的大眼睛,配帶起眼鏡,讓他看來聰穎又俊逸。身高比同年孩子高出許多,而他與人的談吐適當,他的慧黠相當引人注目。但是,當年情竇初開的我,僅是將那份情意放在心中,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有什麼舉動,只要能看著他或偶爾說話,就感到心滿意足。

  第一次放學往新家的路上,意外地發現他與我也是搭乘同班公車。我緊張地問他家在哪裡,才知道他會在我前一站下車。就只有那次,我與他在公車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知道他還有位姐姐,知道他習慣喝麥香紅茶…。也只有那一次,我覺得公車的車速開得過快,一轉眼間他就下車回家去了。知道這些事令我完全忘記新環境帶來的恐懼感受。

  班上的男孩們多半都喊我為『媽媽』,倒不是我多麼有賢妻良母的味道,而算是一種孩童之間扮演家家酒的角色。在剛過完中國新年時,一群男孩將我團團包圍,喊著要『媽媽』發紅包給『孩子們』。我慌了手腳,告訴他們『媽媽』沒錢,去和『爸爸』拿零用錢吧!沒想到那群『孩子』便跑到他面前去要錢。而他並沒有否定他們給予的夫妻關係,只是苦笑地看看我,對『孩子們』說自己也沒多少錢什麼的。我想,當時的自己臉蛋火紅不少,就算這僅是孩童之間的玩笑關係,也讓我覺得很有說不盡的甜蜜滋味。

  但是,我們之間還是沒有越過朋友的關係。在班上鮮少有機會交談,只有許多同學相聚時,才有可能與他一起歡笑,甚至是在我們搭乘同班公車上,也不會有多少交流。小孩的世界狹窄,也容易改變不同的心境。國小孩童之間的關係,短短幾天也能有莫大的變化。在近畢業的四月底,班上不斷有耳語指出,有位女孩喜歡他。在不到一禮拜的期間中,這樣的傳言愈傳愈大,幾乎班上沒有人不曉得。他與那女孩也常在同學起鬨下,做出許多親密舉動,而我只能看著他們之間的互動,揉揉一再遭受痛擊的心門,將淚水強忍地吞回肚子中。

  幾個禮拜的日子,我都只是看著人們起鬨他們之間的事情。一直不知道他是否對那個女孩有好感,在同學鼓吹下的他,在我看來只是為了好玩才做出的舉動。現在想起來,當年看不出他心中波濤的我,是否僅是迷戀他外表的軀殼呢?那年整個五月的天空,在我眼裡都是灰濛陰鬱一片。那是我第一次嘗到吃醋的滋味,也是我第一次希望他能明白我的心情。

  漸漸地,他們之間的流言慢慢消失,我想說出自己心情的衝動也日益增加。幼小的心靈還是擔心受到拒絕的傷害,因此我決定在國小生涯的最後吐露心聲,在畢業典禮當天向他告白。國小生活的結束讓我感到難過,我們要就讀的國中並不相同,往後我們的世界便不會再有所交集。當時我並沒有多希望他能完全接受,只是想宣洩對他的心情。奇怪的是,我對畢業當天的事情記得的不多。當天的自己似乎陷入過多的哀傷中,以至於我並沒有向他告白,只是一直看著他的身影,不斷地看著他的背影走遠。

  或許,當年的自己,還是緊張地不敢坦露心意吧。國小的畢業典禮結束後,我與他完全失去聯絡,獨自面對國中之後的生活。但是,我對他的思念卻開始慢慢地滋長。隨著心境的成長,我對於自己沒說出口的心情感到後悔,多少個夜裡總追尋他的身影哭喊。

  這些年,走在街頭,沒有理由地總想回頭張望,我就能多次瞥見他的身影。曾經看過一個廣告,一位男子在書店裡徘徊,低頭見到書上女子的臉龐,或是抬頭看去櫃檯內的女店員,甚至是轉身瞥見公車上的廣告女郎,再再都是同一位女孩的倩影。當男人正深感困惑,他身後一位女子走近,她開心地尋問,你又看見幾個我?廣告的鏡頭一轉,才發現書或店員,亦或公車上的女郎都是不同的陌生面孔,都不是剛剛男人看見的樣子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習慣四處轉頭張望,為了看見一個個幻影的他。總是在停駐腳步時,轉身看顧四方,深怕在短距離裡與他錯失見面的機會。在回家的公車上,我總會坐在最靠近前車門的位子,每當公車駛進站牌,我就抬頭看看那些進入擁促車廂的身影,尋找那個希望的影像。我會樂觀地告訴自己,也許如同電影情節般,在下一個路口或是另一個街頭的轉角,就會再看見他。都市裡大多人一輩子也不認識,卻一直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我與他能茫茫人海裡相遇,我認為這是說不盡的因緣。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裡,我無助地找尋一個陌生又熟識的身影。迷宮般的城市,聽不見我無奈的呼喊,找不到我應該前進的方向。

  或許,看見他的瞬間,我會轉身跑得老遠。喜歡,成為了信仰。如同信仰耶穌,時常念著主之名,就算看不見祂,甚至不知道主的外貌,卻可以如同呼吸空氣般,不斷地接納,相信祂總有一日會重生。但是,絕不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看見主的奇蹟,不然那般的信仰會被摧毀殆盡。真實的主出現在眼前,你會體會祂賜予的神蹟,也會發現與理想違背的汙垢,想像與真實撞擊,總讓人失望。所以,信仰耶穌是美好的。你大可幻想上帝出現在你眼前,而你滿懷希望地親吻祂的腳,祂即能輕鬆地達成你的心願。有了期待,生命便不再絕望,還能有活下去的原因了。

  喜歡即是我的信仰。老想著哪天能碰見他,看見他的笑容,與他並肩聊天,甚至相戀成為伴侶,減退日子中的痛苦,生命能夠繼續走下去。儘管是自我欺騙,還是不願戳破謊言,才不會失去生命的希望。記憶裡或許沒有主的實體,明明大家都沒有親身見到耶穌,卻都時時刻刻念著祂的奇蹟。虔誠的信仰主耶穌,那無形的力量便會推著生命繼續延續。當人發現自己不夠堅強,無法獨自地面對龐大的未知生命,宗教就成為生命裡一盞不滅的明燈,指引自己越過無數的黑暗。

  這些日子以來,我從沒有一刻忘記對他的思念。習慣喝他在我記憶中的紅茶鋁箔包,試圖品嘗當年他所喜歡的滋味。喜歡在黑夜裡看海,海潮聲隱晦而孤寂。沙子靜默地堆疊成夢囈,將我對他的思慕捲起,再讓海水漸漸地吞噬它們。我不知道現在的他變成如何,對於他的樣貌也只能停留在當年。但是,這一切我感到幸福,有時候卻也會有無法言喻的寂寞襲擊全身。

  回憶日漸模糊,我幾乎要懷疑那些遇見他的日子,根本就不曾發生。這些年來,明明與他家住的那麼近,我卻一直見不到他。每每引頸期盼後的落空,就讓我懷疑他是否還住在這個城市。他就讀哪間學校,或是他有怎麼樣的心情點滴,現在的我都沒辦法參與了。思念著過去的他,是否也是在思慕著過去的生活呢?或許,我只能等來世化為一棵樹,等待五百年後與他的相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yo593&aid=97961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覺得很棒ㄚ!
2007/07/25 19:59

我喜歡這種淡淡的

若有似無的感覺

卻有波濤洶湧

有點揪著心讀完的感覺


Ruyi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喜歡
2007/07/02 19:23

很喜歡這篇文章呢


小棻ㄦ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
2007/05/24 08:59

  在日本神話中,相傳將圖文繪至紙張上,能封印些許的力量與情感。纏綿過久的思念,有時佔據過多的心境,反而無法容納其他情緒。我想,能藉由書寫文字,將自己思念許久的心情封印。

  大冠鷲文學比賽結束了,此篇作品在選評中無法讓評審欣賞。自己又再度省視一番,了解自己的文字過於平淡無味,其它也有許多敗筆之處,完成創作的時間也過於倉促。一切都使我深感良多,在未來也期許自己能有更精湛的文筆,寫散文的態度也會更為嚴謹,讓自己負起作者對閱讀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