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越‧河內‧文廟 Van Mieu (99.01.17)
2010/02/03 22:48:57瀏覽2420|回應0|推薦45

       越南河內〝文廟〞是越南儒教文化的代表與象徵。

       建於1070年,1076年創建國子監(後改名為太學堂),成為越南第一所最高學府。1802年,阮皇朝遷都順化,河內國子監毀而廟存,成為只奉祀孔子及他四大弟子的廟宇。

       已有千年歷史的文廟【文廟-國子監】,是河內保持最好且最美的古蹟,雖歷經千年的時間,依然保持原始的風貌。

       文廟佔地面積廣闊,整個建築風格講求對稱,從大門進來的庭院,左右兩旁各有一個水池,而從大成門進入後,庭院中間又有一個很大的池子,而兩面的長廊則排列著河內文廟最具代表性的82座進士碑。

       一堆石龜扛著的進士碑,起源於15世紀始,越南人就有科舉考試,每一次放榜後,便會在文廟立起一塊石碑,刻上當年考取進士的姓名,這制度一直進行到1779年,共舉辦了110多次。

       戰亂之故,目前文廟內僅存82塊進士碑,每塊碑上都刻有歷代科舉考試時間,碑文的撰寫者、書寫者、雕刻者及考取的進士名單。

       這些進士碑有高有矮,導遊是說看當年考取進士的人做的官大小,越高的表示越大官越榮耀,要是當時被分配到的是不起眼的小官,那麼石碑就會比較小,連石龜的頭低低的...

       大拜堂中,高高掛著清朝康熙皇帝手書〝萬世師表〞橫匾。

       兩旁的仙鶴踩著烏龜...仙鶴的腿有著竹子般的節理,象徵著〝節節高升〞的意味;被踩住的烏龜更是受到莘莘學子的欽睞,烏龜頭的部分被摸得發亮。

越南人眼中的孔子相當年輕喔!

還記得孔子的四大弟子嗎?我們來複習一下囉!

亞聖 ~ 孟子、宗聖 ~ 曾子

復聖 ~ 顏回 、 述聖 ~ 子思

       這裡的香火鼎盛,孩子們想考上好學校,都會來這裡好幾趟...學校的戶外教學也都會安排...感覺起來人氣更勝台灣的孔廟...

奎文閣

庭園一角

                         

相關文章:

【生命體悟】旅行的意義

北越‧下龍灣 ( Halong Bay ) - 船遊篇 (99.01.18~99.01.19)

北越‧下龍灣 ( Halong Bay ) - 鐘乳石洞篇 (99.01.18~99.01.19)

北越‧下龍灣 ( Halong Bay ) - 登高望遠篇 (99.01.18~99.01.19)

                         

【補充資料】

【復聖  顏回】  字子淵,又稱顏淵。春秋時魯國人,為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歲。天資聰明,敏而好學,能聞一而知十,不遷怒於人,從不犯兩次相同的過失,他過著貧苦的生活,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別人必定感覺很憂愁,他卻甘之若飴,毫不改變安貧樂道,怡然自樂的態度。

        他是孔子所認為最得意的弟子,《論語》中記載顏回之處,總是稱讚的多。他本來是最理想的孔門道統繼承人,只因先孔子而死,才由曾參接替。

       顏子平時用功過度,營養不良,所以二十九歲時頭髮已全白,僅享年三十二歲。孔子曾為他的早逝而痛哭說「天喪予,天喪予」,他入祀最早,在漢高帝時即配享廟廷,後世尊他為「復聖」稱「聖」是因他有「聖人之一體」,稱「復」,是因他能做到「克己復禮為仁」的最高功夫,為四配之首。

【宗聖  曾參】   字子輿。皙的兒子,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人,是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六歲。天性至孝,家境貧困,靠勞力為生。資質雖然不很聰明,但是能領悟孔子的一貫道理,傳述孔子忠恕之道,以教授子思。

        他是孔子道統的繼承人,孔子去世時,他才二十七歲。他做學問、替人謀事、交朋友等,每天必定三次反省自己。《大學》和《孝經》是孔門學說中最精闢的兩部著作,孔子在傳授道統時特別對曾子口述,而由曾子筆述成書的。後世尊他為「宗聖」,是四配之二。

【述聖  子思】 孔伋,字子思。父名鯉,祖父孔子曾直接教過他,為曾參弟子,獨能傳授孔門心法。受困宋,而作《中庸》。

       《中庸》乃儒家人生哲學的名著,論心性多精語,宋明理學家奉為圭臬,所謂「不偏,不易乃中庸之道。」宋朱熹作《中庸章句》,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子書。

        子思曾周遊講學,到過宋、衛兩國,得到時君的尊重。子思家貧,他解釋富貴的真義:不取於人謂之富,不辱於人謂之貴,不取不辱可以算是富貴。他闡述高官厚祿,不足以釣餌君子。痛斥阿諛求榮的不當,惟德高和寡,未能見容於世。卒年六十二歲,因述聖祖之業,後世稱為「述聖」,是四配之三。

 亞聖  孟軻】  孟子,名軻,字子軻,戰國時鄒國人,即今山東省鄒縣。生於周威烈王四年(即西元前三七一),其先世為魯國公族(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之一的孟孫氏,父名激,早歿,由母仉氏撫養,以孔伋為師。孟子學成之後,為儒家的傳人,由於其生卒年月難以詳考,說法亦多有差異,而以其享年八十以上者居多。

        孟母家出名門,聰明賢淑,知書達理,雖處於貧困之中,猶對孟子的教育不稍怠忽,為使孟子近朱向賢,上進力學,曾三遷住所,改善學習環境,最後終使孟子成為大器,不僅有名於當世,且流芳於後世。

       《孟子》七篇是他在家鄉講義論道,由其弟子記其言行的一部書。其學說是尊王賤霸、重仁義、輕功利。主張人性本善,認為每個人都可做到和堯舜一樣的偉大。他的政治主張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近代的民主思潮極為相近。

        孟子比孔子晚生一百年,其一生遭遇和孔子極為相似,是孔子之後儒家第一人,將儒學盡力宣揚並予光大,後世儒家每以孔孟並稱,尊他為亞聖,僅次於至聖孔子,亦為千古的聖人。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chuma3570&aid=374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