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14 16:09:21瀏覽855|回應0|推薦5 | |
一、 前言:
附錄:建國百年誌慶西瀛吟社詩集陳理事長永堅序全文(請點選)
陳梅峰,清朝光緒壬午(1882年)秀才也。為人英敏豁達,義理明晰;精通經史,旁能詩文。曾放浪閩粵,到處講書授徒,受教者約一萬兩千, 人才出于其門者不鮮。明治三十六(1903年,民前9年)登庸澎湖廳參事,三十七年(1904年,民前8年)選舉第六區鄉長,其翌年(1905年,民前7年)辭年,讀書講學,家塾頗盛,澎瀛吟社,君實執其牛耳云。明治三十三年(1900,民前12年)授紳章。年今五十(1916,民國5年)。
附錄二:澎湖詩社VS澎瀛吟社 資料來源: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中關於陳錫如之介紹 陳錫如(1866~1928),本名天賜,字鍾靈,別號近市居士,晚號紫髯翁。清澎湖馬公人。曾從文石書院山長俞秉文學,繼入閩縣,以監生赴闈試,不第。日人治臺後,欲授以澎湖廳參事之職,辭而不受。中華民國建立後,1913年發生「二次革命」,陳錫如慨然投筆從戎,遠赴長江南北,後被捕受困於上海製造局。脫困後致力於教育工作,以保存漢文。1911曾創「澎瀛吟社」於澎湖文石書院(註一)大正九年(1920)應高雄旗津青年團之聘,擔任漢文夜學講師,在旗津富商葉宗祺宅,成立「留鴻軒書房」,教授漢文,並集結門下弟子成立「旗津吟社」。大正十四年(1925)陳氏澎湖女弟子於留鴻軒成立「蓮社」,為全臺第一個閨秀詩社。次年(1926)又集澎湖後輩文人組「小瀛吟社」;昭和二年(1927)應陳皆興之邀,在高雄苓雅寮傳授漢文,並主持「苓洲吟社」。 終其一生致力,陳錫如皆致力於漢學之推廣;創立多個詩社,並倡女學,及門弟子除陳皆興、王天賞等名士外,尚有蔡旨禪、蔡月華、蔡錦雲等女詩人。(註二) 註一:王玉輝《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為例》云:「西瀛吟社的前身乃陳錫如首創於文石書院的澎湖詩社。」然,據《臺灣日日新報》,「詞林」欄,有「遙祝澎瀛吟社成立」的報導,刊在 註二: 參考《澎湖縣誌‧人物志》,馬公:澎湖縣文獻委員會,1972年,頁61;王玉輝《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為例》,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胡巨川〈陳錫如的從軍史〉,《老古 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第34卷,2004年3月,頁50至59;胡巨川〈陳錫如的澎湖詩〉,《老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第25卷,2004年12月,頁70至82;胡巨川〈陳錫如與其「留鴻軒詩文集」〉,《南臺文化》第4卷,高雄:南臺灣文史工作室,2001年12月,頁31至41。
陳錫如作品有《留鴻軒詩文集》,昭和二年(1927)由高雄苓洲吟社出版,集分上中下卷,上中卷為文,下卷收詩作,並附女弟子詩鈔。陳氏個人詩作共二五七題,四一六首,按照古風、排律、律詩、絕句等體裁排列編輯。今即據此為底本,
並參考《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東寧擊缽吟前後集》、《臺灣詩海》等輯錄編校。(余美玲撰)
陳梅峰,本名精華,湖西鄉沙港陳氏振遙公派下第18世,生於清咸豐8年(1858),光緒壬午(1882年)秀才。陳梅峰精通經史,尤善詩文,一生以傳播傳統漢學為職志,曾於?門及高雄旗後設館授徒外,在故鄉沙港開設杏園堂私塾數十年,養成人才無數。如吳爾聰、陳桂屏、陳文石、陳春林、陳月樵以及前高雄縣長陳皆興、曾任高雄區合會董事長王天賞等人皆為其門生。其門生為謝師恩曾建贈一「恩師樓」於沙港,供其頤養天年,師生之間的感情深厚。陳梅峰曾與陳錫如創立「澎瀛吟社」,也常參與台灣之詩壇,兼台灣日日新報社通訊記者,可見其受全省文化界受敬重之程度。陳梅峰自明治36年(1903)受聘為澎湖廳參事,隔年選舉為第六區鄉長,明治38年辭職講學於私塾-「杏園學堂」。1923年繼洪明庭之後改任為湖西庄庄長,直至1932年退休。任庄長期間,每日自沙港步行到湖西上班。曾參加小池角公學校運動之來賓競走節目時,被撞到負傷滿面流血,而仍跑至終點,使滿場觀眾大為嘆服。1933年陳梅峰與學生吳爾聰發起重刊《澎湖廳誌》之工作以保存地方文獻。同年10月,林獻堂來澎湖遊歷時,陳梅峰與吳爾聰等人也給予熱情之招待。陳梅峰曾於明治33年(1900)授紳章,《台灣列紳傳》稱其:「為人英敏豁達,義理明晰;精通經史,旁能詩文。曾放浪閩粵,到處講書授徒,受教者約一萬二千……家塾頗盛。澎瀛吟社,君實執其牛耳云……」。陳梅峰於1937年1月逝世,享年80歲。 附錄四:西瀛吟社諸君子(請點選)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