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22 19:57:13瀏覽26326|回應0|推薦34 | |
2014-12-19台北-桂來標-湖南臘肉 地址:捷運石牌站1號出口,往前直走100公尺(康是美)前,擺攤.
『引用.各大媒體報導.圖與文』若有侵權-請告知. 《堅持冬天做臘肉,醃足六天不發臭,經過東北風吹透,美味天成是時候。》 每到冬天,桂台生就鑽進山裡做湖南臘肉,這是爸爸桂來標留給他的家鄉味,而且規定只有臘月來了才能做。 「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6度,冬天更是寒風刺骨,肉不會壞,所以不用任何添加,燻肉也不會妨礙到左鄰右舍,甚至遭到環保單位取締。」 為了傳承老爸桂來標的湖南臘肉精神,桂台生每到冬天就要上山搞自閉,桂來標臘肉不到冬天是不出江湖。 桂來標是桂台生的爸爸,也是湖南臘肉的招牌,早期在內湖江南市場裡販賣,後來眷村改建了,桂來標臘肉也轉移陣地,跑到北投榮民總醫院附近設攤,桂來標這塊招牌已經57年,而桂台生接手生意也快30年。 為什麼只在冬天做臘肉? 堅持窩在山上做臘肉的原因,一是怕燻味太濃像火災而被抓,二是為了自然溫度,生肉醃六天出水,天天要翻缸,因為低溫所以不必額外添加,也不怕肉會壞掉。 「做臘肉要經過醃、洗、晾、燻等過程,每一步都要按部就班。」 桂台生的老婆伍平陽,從湖南嫁到台灣,幫著丈夫做了14年的臘肉,問她老公做的與家鄉的有何不同,有點害羞的伍平陽說:「老家的臘肉很小塊,不過我爸我媽喜歡吃女婿做的臘肉,直誇味道好。」 桂台生的老婆伍平陽也是湖南人,從小吃臘肉長大,但嫁到台灣才會做臘肉。 醃足了六天的肉要泡要浸要洗要刮,許多細工要靠女人的細心才能完成。 以前到香港採訪,也有臘肉店堅持只有冬天才開市,為的是讓肉能吹到東北風,對此我一向持保留態度,但在採訪桂來標臘肉時,吃了用烤箱烘乾的,以及吹過東北風的兩種臘肉,我真的要說:實在差很大,桂台生一直強調吹過風的臘肉才會香,吃過一次就知道。
肉條穿針引線高高掛起,晾在屋簷下風乾兩天,如果遇到潮濕的雨天,就送進烘乾機裡乾燥6小時,緊接著要進入湖南臘肉最後階段,也是最大工程-燻製。 「10年前我用紅磚與水泥砌了3個大燻槽,每個槽可掛20根竹竿,最多可燻100斤肉。」烏漆抹黑的燻槽看起來很嚇人,木屑混合米糠再引火悶燒的灰白煙霧更是可怕,像催淚瓦斯一般令人無法睜眼,好似火災現場,連呼吸都變大喘氣。 由於桂台生的臘肉厚度直逼6公分,是別人的兩倍厚,所以要煙燻兩次,第一次12小時,冷卻後再燻12小時,「燻一次絕對不夠,顏色不夠,味道也不夠,正規做法就是兩次,不能打折啦!」 對桂台生而言,湖南臘肉是他的正職,可是這個正職花不到他一年的四分之一時間,10月初上山整理房子,10月底著手做臘肉,11月中旬開賣,到1月中旬就結束,生意最旺的時候是尾牙前一周到過年前一天,最大產量不過上萬斤,這可能也是台灣碩果僅存,只有冬天才做的湖南臘肉。 吊滿一室的桂來標臘肉,臘腸,臘魚與臘雞,每年到了冬天才會再出江湖。 堅持古法做臘肉的人看起來很傻,沒想到賣臘肉的人更呆,桂台生的臘肉只交給他的好兄弟王建華專賣,王建華推著「桂來標」攤車的臘肉、臘腸,守在北投榮民總醫院附近等客人上門,「我一年只賣3個月,只要是吃過的外省伯伯都會回來找我。」 桂台生的兄弟王建華,是桂來標臘肉的唯一經銷商,而位於榮總前的這個攤車,是元旦前的唯一據點,想吃,一定要找到他才成。 如此傳統的賣法也超過20年,王建華從年輕人也快變成外省老伯伯,更何況第一代外省人若沒回來,也多半回老家,雖然也有不少第二代循線而來,但王建華說,年輕一代愛吃臘肉卻不會囤肉。 「只有老伯伯知道吹過東北風的臘肉香,以前的老客人一買就是好幾萬,吊滿一屋子,長白霉就拿麻油擦,細心照顧,吃上一年。」王建華懷念的老客人,幾成絕響。 不過也有新的識貨者不斷出現,某位客人在朋友家吃了兩條桂來標的麻辣香腸,找上門後一口氣買了18萬元,麻辣香腸是桂台生自行研發的新品,很顯然美味的東西可以跨越省籍、地域與年齡。 臘腸:刀切斷筋,三肥七瘦,瘦肉為豬後腿肉,純豬腸灌製。 桂台生強調:「手摸肉可以確認不好的部位再加以修清,所以堅持手工切肉而不能機器攪,咬起來口感與肉汁都不同。」臘腸有不辣(白胡椒)、辣與麻辣(花椒與辣椒)三種,蒸熟即食,下酒良伴。
臘魚:「臘魚最難做,魚肚子、魚頭下靠腮處都很油,一不小心就霉了。」 開背攤成蝴蝶狀,先醃3天,再晾7天,最後花更長的時間慢慢燻成古銅色。蒸熟即食,傳統吃法是與臘八豆一起蒸食。 臘八豆:煮熟、發酵的辣黃豆,要用棉被捂起來,待一周後長出白毛,再拌辣椒等調料再醃一個月,加麻油裝罐即可。 燻雞腿:用花椒鹽塗抹均勻,風乾再燻香,蒸熟拆絲,適合下酒與涼拌。
臘豬頭:一拆為四的臘豬頭,各有各的嚼勁,其中豬耳脆,豬鼻Q,外皮灑水或淋酒再蒸,味道更好。 桂台生不做臘肉的日子就開計程車,王建華不賣臘肉就賣涼麵,而今年元旦以後,靠近石牌捷運站附近的曾記涼麵店,也成為桂來標臘肉的新據點。 來標臘肉-0931220678-立農街2段353號對面(北投榮總附近) 【一步一腳印】山裡飄來臘肉香 傳承細膩好滋味 每年有3個月的時間,桂台生、伍平陽夫婦,都得放下手邊工作,搬到山上的小鐵皮屋,曬臘肉,小屋藏在山拗裡,現在,很難有機會看到傳統農家掛滿臘肉,忙年的氣氛,每年10月到隔年1月,是夫妻倆例行的大事。 趁著前一波濕冷的寒流剛走,山上好不容易露出陽光,香腸、臘肉和鹹魚,終於又可以掛出來透氣。醃臘肉是桂台生湖南老家的傳統,小時候就看爸爸以此為生,不過桂台生還是選擇去開計程車,直到爸爸不在了,老鄰居嘴饞來找他。 臘肉師傅桂台生:「主要就是村子裡面一些老顧客,我就碰到有一些,台生台生,你爸爸做臘肉好好吃喔,你能不能做得出來啊,這樣子,我說好啊,就這樣就接下來,後來我爸爸媽媽沒有做了,我就把他接下來。」 答應接下這擔子,可就不能馬虎了,一切都要照爸爸留下的傳統方法,每天上百斤的五花肉,桂台生得自己切開,厚厚一大塊,桂台生說爸爸的老規矩,臘肉要吃厚,肉切得薄,就會醃太鹹,色澤也不好。 把臘肉醃進八角、花椒和鹽裡的工作,就交給一旁的妻子伍平陽接手了,桂台生十幾年前陪著爸爸,回湖南老家探親,娶了家鄉女孩伍平陽回台灣,雖說醃臘肉幾乎是湖南家家戶戶過年的傳統,但伍平陽是嫁來台灣,才動手做臘肉的。 桂台生妻子伍平陽:「在家鄉我沒有做(臘肉)耶,因為在家鄉,我們都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是一般過年,偶爾會幫忙做啦,平常要做的話,我爸爸媽媽自己做,做給我們吃啊,有時候跟他講,我其實在我們家,都還沒有這樣吃過苦耶,嫁給他跟著,真的都是吃苦,在家鄉真的做什麼事情,都是我爸爸媽媽幫都做好了。」 最苦的,就是山上溫度低,浸好八角、花椒和鹽的臘肉,就得鋪進有伍平陽半人高的大缸子裡,每舖一層臘肉、再灑一層鹽,好收乾水分,還要把米酒加進大缸裡提味。 每天一次的翻缸,更折騰人,伍平陽得把每缸臘肉的最上層,換到另一缸的最底層,十幾口大缸都要重新鋪排,伍平陽只好把每條肥瘦相間、份量十足的臘肉,每天這樣搬過來又換過去。伍平陽:「因為你不翻的話,上面沒有吸到鹽水,肉就不會香,因為你要每天翻,肉才會香。」 桂台生:「(翻缸)實在真的很累,她就天天翻這個,我叫她不要翻,她也翻,3度了,她也要來翻,沒辦法。」記者:「她是在幫你。」 桂台生即使心疼老婆,但純人工、不加化學添加,也是老規矩,所以非得選在這個冷冰冰的季節,醃臘肉。 也多虧這位新住民牽手全力支持,所以即使再冷的天,做臘肉的步驟,夫妻倆都沒省工,臘肉在大缸裡得放個6到8天,山上夠冷,不用靠其他香料調味或防腐,要吊掛風乾前,臘肉出缸後還有一個手續,桂台生拿著小刀,把臘肉上的那層收乾多餘水分的鹽刮掉、去鹹,伍平陽再接手,用水沖乾淨臘肉。」 伍平陽:「因為我們洗喔,裡面你看我們還要刮皮,外面那個一層油耶,要刮,醃一醃,它會髒啊,因為外面醃得有那個香料在上面啊。」 這才能把乾淨的臘肉晾上竹竿,好吸收飽飽的日光。 桂台生:「你住公寓,我們在頂樓做啊,有的時候,煙也會到人家家裡啊,那時候火不小心會燒起來,燒起來,救火車都來過啊。」 燻人的香氣,就在臘肉完成的最後一個步驟,房裡堆了幾大麻袋的材料,這時後得派上用場了。 伍平陽把木削、米糠,和燒過的炭火鋪在大桶子裡,掛上臘肉,這就是傳統農家燻臘肉的工夫了。 這道步驟燻出香氣,但也燻得伍平陽雙眼迷濛。 算起來整個醃臘肉過程,從醃、洗、晾、燻,一條臘肉的完成,至少得花十天半個月,而這山裡的小鐵皮屋裡,就只有桂台生夫婦倆純手工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進行,好像真的山中無歲月,也只有桂台生夫婦願意十幾年來,都這樣用時間換取爸爸留下的老味道不走,換得簡單清蒸,臘肉就能紅白相間的自然色澤。 桂台生:「食品添加物,一般大致來講,都有在放,也就叫色素,就對了啦,一般來講,也沒有必要要用那個,我們用燻的顏色,就上來了。」 每回把臘肉蒸出來,桂台生總會說一次,這才是他堅持做的傳統湖南臘肉。 夫妻倆躲在山上做臘肉,1萬多斤臘肉、5百多斤香腸,都是為了老客人而準備,不過桂台生總得在這些繁複的手工之後,再把臘肉送下山。 推著攤車賣臘肉的王建華,和桂台生是多年老友了,一個在山上專心做臘肉,另一個在山下幫忙賣臘肉,王建華也在攤子上幫桂台生延續理念,賣肉不須多餘包裝。 2人合作的20多年裡,王建華看到朋友是老的好,臘肉也是老味道令人感動。 每逢過年前,總會有老客人來攤車前,尋找記憶中的老味道。 桂來標湖南臘肉已經傳到第二代桂台生,每年11月只要東北季風吹起,他和太太伍平陽便迎著寒風,離群索居在陽明山的山坳隱居3個月。 每年趁著起東北季風的3個月做臘肉,僅管住在山上,桂台生卻每天下山採買溫體豬肉,並且堅持手工切剁,依肉的厚薄寬度,切成每片約1斤半到2斤,桂台生說:「五花肉就是一定要厚,肥瘦也要均勻,太薄不好看,醃漬後會比較鹹,要靠經驗拿捏厚薄度,味道才容易控制。」
|
|
( 休閒生活|時尚流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