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珍惜形象 莫讓少數人丟華裔的臉面
2013/07/29 03:53:51瀏覽136|回應0|推薦6



珍惜形象 莫讓少數人丟華裔的臉面

 

July 28, 2013 

本報日昨報導,洛杉磯有華裔移民攜帶空杯在好市多(Costco)量販店前的速食站取用免費飲料,透過本報網路新聞廣為傳播,海內外讀者反響熱烈,有讀者致電報社反映,也見到華人將大賣場垃圾桶當尿桶,直接抱小孩在垃圾桶上「噓噓」;洛杉磯一家西式快餐店因老有華裔消費者拿前兩天付過錢的飲料杯,回來一再免費添加飲料,商家一度在飲料杯上寫日期,以防顧客占便宜。這些不文明或占小便宜行為,其實遍及東西岸各華裔聚集城市。公德心差,亂丟垃圾、到處喧嘩者當然不僅華裔,各族裔都有,但北美華裔移民很多人「水土不服」,總把家鄉的不文明習慣帶來,難免傷害華裔總體印象,大家必須正視,設法改善,否則華裔形象和地位將受創。 談糾正不文明行為,或許吃力不討好,很容易引發不同地域華裔移民間相互攻詰論戰,指責這些行為一定是出自某地區來的移民,引發地域之爭,再無限上綱至政治歧異問題。我們呼籲大家用新思路想:可否把政治認同和意識形態隔閡暫擺一邊,一起平心靜氣來談談,如何振興「我們所有華人」在美國、加拿大的形象,不要讓主流社會誤認所有黃皮膚、黃面孔移民,都是行為不文明、不懂禮貌和缺乏教養。 人都有自尊心,不希望被人輕視,華裔除希望不受歧視,更期盼主流社會佩服、尊重和喜愛華裔。第一步就要捐棄地域成見,共同維護華裔形象。要知道,主流人士通常無法區分華、韓、日、緬、印尼、新加坡族裔,或兩岸四地華裔,只要黃皮膚、黃面孔的人有失禮、不文明行為,整個族裔的素質和教養就可能被牽連否定。我們不能坐視「幾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就須導正一些行為偏差或認知趕不上時代的同胞,糾正他們的行為。 華裔在美加的總體形象,好的方面,有很高社經地位、重視家庭和子女教育、勤奮、有進取心、節儉等美德;但不好的方面,較自私自利、參與公共事務不足,「明哲保身」「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觀念根深柢固,愛占小便宜,只圖自己方便,不管旁人觀感。這類民族的短處體現在出國觀光民眾身上,海外移民也常見。 除了前述的離譜不文明行為外,華裔移民常見的不得體行為至少還有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旁若無人;進出公眾建築不懂推門等待後面的人進出,或前面的人代推門,自己卻大剌剌搶進出,不知說謝謝;等候公車或結帳不排隊或插隊,搭乘地鐵堵車門耽擱列車起動;在不能進食地點進食,隨手亂扔垃圾、菸蒂;在人行道或人群中吸菸,強迫旁人吸二手菸;或公開挖鼻孔、掏耳朵。夏天在華人聚居地更常見「膀爺」赤身露體,甚至只穿內褲,在公園納涼。欠文明的行為相信你我都遇過。 在部分華裔不文明的行為影響下,北美一些華埠街道或華人集中區常見髒亂、垃圾或菸蒂遍地,髒、亂、醜成華埠象徵,被外人恥笑。我們絕不能讓華裔淪為其他族裔眼中的「次等居民」,這類現象就須謀求改善。事實上,文明社會是漸進的過程,「衣食足,然後知禮儀」,「富而好禮」是文明社會的目標,華裔首先該有集體意識和自覺,除了自己行為文明,如遇同胞有不當行為,最好能伺機婉轉勸導,偏差行為才有導正的機會。 其次,談論問題最好避免用地域分類,即使不同背景移民自覺程度和行為規範有別,但互相抱怨指責或瞧不起對方於事無補,只會加深彼此分歧。較積極的做法譬如各公益社團、媒體如有機會,似宜多加宣導,請華裔移民入境隨俗,舉止行為務必符合文明社會規範。 近年華裔熱中談參政、談維權、反歧視,但如不知珍惜和維護華裔總體形象,任由少數華裔的偏差行為帶給外人「華人落後、不文明」印象,將成本末倒置,維權和反歧視將事倍功半。海外華裔要自立自強,糾正偏差行為要靠大家互相提攜,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下次再看到有人行為偏差、欠文明時,可否試試鼓起勇氣,上前婉轉、和顏悅色告訴他或她,請表現華裔的文明素質,大家一起來維護華裔的好形象。 

(北美世界日報社論)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803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