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簽和平協議的近憂
2012/11/14 11:13:08瀏覽42|回應0|推薦2

不簽和平協議的近憂

2012•11•14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呼籲兩岸共同努力,協商達成和平協議,以開創和平發展新前景。馬總統則藉《亞洲周刊》專訪表達和平協議非兩岸優先要務,還質疑「簽署和平協議,內容還能增加什麼?」等於間接澆大陸一盆冷水。

     馬政府現在陷入民調低迷、經濟景氣停滯不前的困境,要呼應對岸簽署協議的主張,確實有客觀上的難處。然則,在馬剩下的三年半任期中,台灣能一再迴避政治對話的內外壓力?

     在馬前一個四年任期中,大陸確實對台灣做了很大的讓利,包括三通直航班次、陸客入台、外交休兵、加入國際組織等,特別是ECFA簽訂,大陸捨棄WTO會員之間的對等架構,完全是為改善兩岸關係。但這樣的不對等交流能維持多久?

     對岸已有學者放話,兩岸紅利並非國民黨專利,謝長廷登陸的後續發展,有識之士都在密切觀察。日前許信良之父喪告別式上,赫然出現廈大台研院院長劉國深親自率團,專程來台弔唁,表面上雖個人私交的酬酢來往,應也不無政治意涵。

     不少大陸學界人士擔憂,如果馬政府認為北京會無限制讓利下去,兩岸和平發展是建立在失衡的兩岸天秤之上,那將是對中共當局嚴重的錯誤認知,況是在馬政府民意支持度越來越低之際。最近商務部長陳德銘在「十八大」記者會上有關WTO的談話,可視為一個警訊。

     有遠見的大有為政府,不應該只是體察民意,更要洞燭機先,創造機運,領導民眾前進。馬總統說和平協議非兩岸當務之急,缺乏說服力。試問當年蔣經國領導的十大建設有強烈的民意需求嗎?解嚴與開放大陸探親有達成朝野共識?還不是憑一句「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就勇往直前了?

     台灣如能積極回應大陸有關政治對話的建議,就形式言,可以滿足大陸方面兩岸關係又向前發展的心理,適度抑制強硬派氣焰。就實質言,台灣可在「一國兩制」之外,提出自己的主張,表達多數民意,呈現台灣多元社會的特質。「摸著石頭過河」,談判桌上什麼都可以談,包括國號、國旗及其他政治符號,若台灣有一流的談判技巧與人才,大陸不見得會占便宜。

     或謂民調如此低迷,怎可能做如此難測的政治冒險行動?這正是政治藝術所在,危機也是轉機,李明博在臨卸任之際,突然登上韓日爭議的獨島,並高姿態發表反日談話,聲望立即高到五、六成。

     馬總統念茲在茲的是歷史評價,其胸襟與氣勢非一般政客可比,環顧當今形勢發展,未來三年半內,台灣經濟受制於國際因素,已不太可能有多大的期待。「六三三」的政見注定要跳票,林益世弊案更令馬政府「清廉牌」破功,台灣所能自主的籌碼已不多,如果不能政治上有所突破,馬總統未來在台灣歷史上的評價,可能會大打折扣

     中國時報耿榮水(作者為資深政治評論員)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704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