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僑社應自強
2012/09/10 21:14:56瀏覽94|回應0|推薦0

僑社應自強          

                         

                                          

                                        先  僑  的  偉  大

  談到溫哥華的僑社,先從華人的移民史說起。1858年菲沙河谷發現金礦,舊金山華僑絡繹前來加拿大BC省淘金;1870年因興建太平洋鐵路引用很多的華工,蓽路藍縷,為加拿大的建設,曾經流過很多的血汗。1881年後,又有很多華人陸續移民過來,先僑們當時雖在百般受岐視的環境中,仍堅苦卓絕,凝聚宗親組織,維護傳統的中華文化,自强不息,團結一致,愛鄉愛國,精神可佩。

  因此,百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時,溫哥華的先僑們率先響應,熱烈捐輸,並成立中國國民黨全加總支部,興建大樓,支持革命,展現愛國的具體行動。國父說:「華僑為革命之母」,因為僑胞是有强烈的使命感,推翻專制、建立共和、創建民國,溫哥華的僑社,已提供了偉大的貢獻!所以,傳統的僑社過去一向多是支持中華民國,是有歷史背景的。

                                         僑  社  分  裂  的  隱  痛

  中共建政到改革開放後,海峽兩岸的情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又因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及陳水扁相繼走台獨的路綫,標榜台僑而區隔華僑,導致溫哥華部份傳統的僑社,疏離台北而支持北京。這是傳統僑社因政治立場的不同而正式開始分裂,導致紅藍的爭鬥,海外的僑胞也開始選邊站。最明顯的例子是:溫哥華中華會館易幟後,為了要掌控全加中華總會館這個支持中華民國的僑社組織,雙方也曾經對簿公堂。當時由於總會館的執事們,為捍衛中華民國在加拿大僑社這塊最重要的堡壘,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終於保住了溫哥華全加中華總會館這片藍天。

  全加中華總會館是一個純民間的社團,全加很多的大城市還設有中華會館。雖然保住了全加中華總會館這塊招牌及組織的架構的體系,但連總會館的辦公的處所也失去了。後來,總會館搬到國民黨總支部所有在溫哥華〔Main Street〕一處的房屋辦公。由於關係密切,互相配合,這兩個機構似乎已形成一體的兩面。國民黨全加總支部的主任委員,以後又兼任了全加中華總會館的理事長,總支部的委員與總會館的理事有些是一套人馬,合作無間。因國民黨擁有若干黨產的資源,支援全加中華總會館對外推展工作或舉辦各活動,相輔相成,也有過很好的表現。  

  然而,藍營後來內部又發生多次的分裂,以致元氣大傷。緣於當時國民黨全加總支部的主任委員兼任全加中華總會館的理事長,據聞總支部對於黨產的管理不夠透明,又有謂需有社團會員的黨員才能參加選舉,獨斷專行,以致部份黨員心存不滿;又以李登輝偏離國民黨的理念,最早出走的是新黨的支持者。而主其事者又趁機開除其黨籍,導致藍營國民黨第一次的分裂。其次,因總支部修改組織章程,主委得連選連任不受任期的限制等,有違黨章的規定,反對派的人士狀告國民黨中央,弄得水火不容。平心而論,造成如此不堪局面的主因,主其事者不肯放手,固不足取;而反對派採取惡鬥,亦不無可議。加以國民黨中央當時不但未能全力化解雙方的爭議,反而對於全加總支部採取不支持的態度。甚至又支持反對派人士另起爐灶,在大溫地區成立了直屬黨中央的支部,予以抗衡。弄得國民黨在僑社又有第二次的大分裂,這是最大的敗筆!

  原總支部及總會館主事者病逝後,彼此的岐見,原以為可以較易化解。繼任者如能及時大力的改革,情勢或有轉機。遺憾的是,失掉了此一契機,給了反對派有反撲的機會。果然未出所料,反對派幾位重要人士當時竟然聯名致函全加總支部的繼任者,下最後的通牒,要求限期交棒下台,對當事人而言,情何以堪!這次又失去了轉圜的機會。

  2008年國民黨在台灣重掌政權,欣見溫哥華藍營的某君入閣,當時如能放棄本位主義,站在中央的高度,公正調處,應是化解僑社紛爭的良機,然而,後來的發展,反而更加的分岐!

  緣以中華總會館因前理事長病逝後,舊勢力的權力式微,內心難免未平。孰料,另一派人士趁中華總會館改選時,又重新布局,志在取得總會館的主導權。在多方競逐的情況下,部份人士可能有合縱連橫的動作,雖情勢變為復雜,但應不致影響大局。另一派則以總會館恐將易幟為由 〔是否真實?傳聞不一。例如,若仍有國民黨總支部兼理總會館,應不致有易幟的問題。〕強力介入總會館的大選。據聞有關方面斡旋,後來另一派的若干人士入主了總會館。舊勢力的「雙包案」固然漸告落幕,但國民黨總支部亦從此失去了「手腳」,彼此難免仍心存芥蒂。

  中華總會館如今的大局既定,至盼各方均應捐棄成見,互助合作。尤以改組後總會館各位領導菁英,應大公無私,袒開心胸,包容各方,化解分岐,做僑社的凝聚劑,誠心為僑社服務,進而團結僑社,重現華夏之光,我們仍寄予厚望!

  在溫哥華有很多來自台灣的移民,因為意識型態的不同,藍綠互鬥,有時比島內還要激烈。尤以支持台獨的僑社,固然曾為爭奪領導權,也發生過紛擾,但是反藍反中,立場一致,因此藍綠之間很少合作。其實台獨的前景是渺茫的,綠營在台的政治人物雖高喊台獨,甚至在國會打架,但是旨在鞏固綠營的基本盤;筆者過去曾在國營事業工作,有一次列席立法院院會備詢,會場全武行之後,藍綠當事人居然台下又攜手言歡喝茶去,親眼看到那醜陋的一幕,令人啼笑皆非。     兩岸因敵對,導致華僑社團的分裂;藍營因爭奪權利,因而內部發生分裂;台灣因藍綠惡鬥,台僑因顏色不同,亦随之分裂。細數僑社分裂的往事,親痛仇快,很多僑胞,都感到非常的失望!須知,華人移民溫哥華的人數居各國之冠,而華語已為加拿大第三大語言,尤以溫哥華地區的人才輩出,藏龍臥虎,但是彼此善於內鬥,不團結,把力量都抵銷了,怎不令人扼腕!

                                        僑  社  應  自  强

  溫哥華僑社的生態,錯綜複雜。然而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大溫僑社能捐棄成見,合力籌辦慶祝建國一百週年,全年一系列的慶祝活動,辦的有聲有色,我們應給予高度的肯定!以這次僑社的大團結為契機,企盼僑社各界能發揚先僑自强不息的精神,精誠團結,支持中華民國政府,深化台灣的自由民主,促進大陸的政治改革,復興中華民族,凡我海外僑胞以及僑社,應責無旁貸!

  首先,期許藍營的各社團,必須放棄本位及功利主義,更不應有誰吃掉誰的想法。國民黨中央應秉持公正,設法協調,整合溫哥華國民黨在溫哥華的組織,避免多頭馬車,使能發揮統合的力量;進而團結僑社,實現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理想。

  其次,企盼溫哥華的綠營僑社,揚棄意識型態,要有包容開濶的胸襟,支持政府,共謀台灣的發展。不要再藍綠惡鬥,甚至在海外還要搧風點火,製造兩岸緊張,這絕不是愛台灣的表現。

  再者,期待來自兩岸的僑胞〔包括綠營的台僑〕,本是同根生,應攜手合作,效法先僑們崇高偉大的精神,促進兩岸的和平發展。不但不要隨國內或島內政客的魔棒起舞,而且應化被動為主動,做為兩岸的凝結劑,化干戈為玉帛,使兩岸的同胞避免再受災難;更要站在海外一定的高度做為兩岸的催化劑,促進台灣島內藍綠和解,深化自由民主法治,作為大陸的榜樣。同時要支持大陸早日做政治改革,增進人民的福祉,使國家能長治久安。

  最後,呼籲北京政府,既然要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豈容漠視中山先生革命成功,建立共和,創建中華民國的史實?中華民國已持續存在一百年了,因此,兩岸和解,北京首先不應否定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不但能爭取到台灣的真正的民心,而且使台獨的訴求也失去了著力點。惟有如此,才能使海外僑胞,同心協力,不致面臨有選邊站的困擾。

  我們雖僑居海外,但是身為炎黄子孫,一向心繫兩岸的發展。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軍力壯大,大陸步入强國之林,我們深感自豪;然而,經濟改革開放有成後,面臨很多的問題,為了和諧社會、消滅貪腐、經濟持續繁榮、國家長治久安,勢必要做政治的改革。否則,光靠「維穩」,是絕對靠不住的。

  期盼自由、民主、均富都在兩岸實現,兩岸的統合自然會水到渠成。那時無論叫中國、中華共和國、中華聯邦等…,中國不僅是軍事强國、經濟大國,而且將是文化大國、政治大國,一定會贏得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但願僑社都能自强,團結一致,為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貢獻我們的心力。2011.8.25 於溫哥華〕作者 Paul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683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