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 共 政 改 的 困 境
2012/03/18 06:45:08瀏覽101|回應0|推薦0
中 共 政 改 的 困 境 Paul

2012年3月17日於溫哥華
看到媒體的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寳三月十四日在第十一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閉幕記者會中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產生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污腐敗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的改革。」他明確的指出了黨國體制的侷限性。他又說:「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已經取得改革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文化大革命這樣歷史悲劇還有可能再發生。」直指政改的核心及廹切性,凡是關注大陸前途發展的海內外中國人,無不殷切寄以厚望!然而,同時又看到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接見軍方的人大代表時,又堅決表示要黨指揮槍,軍隊要絕對服從黨的領導。他再度堅守黨國的體制,似乎與政改又反其道開而行。可見,高層對於政改並不同調,他們何嘗不知道,不政改,國家的處境將日益艱難;如果推行政改,共產黨將來可能會失去政權,誰也擔當不起。因此,如何能維持一黨專政?如何又可走向民主?遭遇兩難的局面,這是中共最大的困境。

中共統治中國大陸,一黨專政,其黨、政究竟如何運作?權力核心如何形成?其領導人如何產生的?根據什麽?過去我總是一知半解,並不太清楚。由於溫家寶既然已提到黨和國家領導制度要改革,由於憲法是國家的基本大法,而黨章乃政黨主張及組織的規章,自須先從中華人民共和憲法及中國共產黨黨章,兩個基本的大法中,想尋找一些脈絡出來。然而,這兩本大法,我好像看到了兩部「天書」,因為發現憲法中明文有規定的,並沒有照規定的做;而憲法中有揭示的,有時我也不知所云。尤其黨章中規定的權力,如何能轉化、跨越行使憲法中國家的公權力?在憲法及黨章中並沒有找到明確的答案,謹就犖犖大者試舉例如下:


黨如何能指揮槍?

按照法理來講,憲法第九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產生的,照憲法九十四條的規定,是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的。即使國家主席也沒有指揮權,共產黨根據什麽能指揮槍呢?雖然共產黨的中央,也設有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設置,但根據黨章第二十二條,其中僅有「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由中央委員會決定」簡短的一句話,找不到任何法律的依據,由黨來指揮國家的軍隊。又據黨章二十三條,解放軍黨的組織,根據中央委員會指示進行工作,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政治工作是人民解放軍的總政治部,總政治部負責管理軍隊中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從這裡看到了黨在軍隊設「總政治部」,雖有一點臍帶的連接,但也沒有指揮軍隊的權力。何況黨章豈可凌駕於憲法。

再照常理來說,國家軍隊人員的薪給及裝備等,都是由人民納稅的錢來供應,當然由代表人民的政府依法去行使指揮權,跟政黨有何關係?回顧1945年國共重慶會談,次年在政治協會議時,因中共提出要求,並已作成決議,軍隊屬於國家,實行軍、黨分立,禁止一切黨派在軍涿內有公開的或秘密的黨團活動。如今,事隔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又回過來黨要指揮槍,難免令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

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是什麼?

這兩個主義的內容是什麽?它的關聯性為何?我一直很迷惑?2009年我們去天津旅遊,導遊小姐一直在宣揚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她說中國已由初級的社會主義,進入到中級的社會主義,很快將進入高級的社會主義。正好,我有機會請教她,什麽是社會主義?她一下楞住,然後,接著說可以買到便宜的東西呀等,吱唔以對....。幸好武將軍為她解圍,化解了她的窘境。

近日,我在憲法中居然找到了一些註解。憲法第六條中指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制。第七條中又指出國民經濟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同時在憲法序言中,也提到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工人階級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璴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的鞏固和發展。憲法中雖提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公有制及無產階級專政等,但是,並沒有找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真正內涵。

在黨章中,固然,很多地方跟憲法一樣,對社會主義有類似的論述,但是還不明就裡。惟在總綱中倒發現有更進一步的闡釋。內中指出: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堅持和完善公用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動分配制度,多種方式併存分配制度,鼓勵一部份地區人民富起來,逐漸消滅貧窮,達到共富。後來又發現總綱中加入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的核心,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只有在「社會主義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似乎與大陸改行市場自由經濟的現狀,試圖作某種程度的連接。

惟檢視大陸自改革開放後,早已偏離了憲法及黨章的路線,甚至已背道而馳。如今,雖在黨綱中加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與原有的社會主義作區隔;而以「社會主義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共產主義,把社會主義定位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過程,共產主義在黨綱中與社會主義亦作巧妙的連接,以表明中共的終極目標仍是實現共產主義。問題是: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都弄不清了。又怎麽知道什麽是共產主義呢?文獻中仍死抱著馬列毛的思想,自陷於意識形態而難以自拔,如何能擺脫意識形態,恐怕並不太容易。


經濟體制的改革是什麼?

溫家寳提出的經濟改革,雖未明說改革什麼?但他認為,分配不公,貪汚腐敗,應是問題的核心。因依憲法及黨章的規定,公有制及分配制,應是大陸採行的經濟體制。但自改革開放後,事實上改行的是市場自由經濟,市場經濟本來就是資本主義,中共則美其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果然,部份人已富起來了,可是又產生貧富不均,社會不穩定。其實胡溫執政的過程中,國進已民退,國營企業在逐漸擴大,而民企的空間日益縮小,國企的特權壟斷,不但效率不彰,而且權錢結合,貪污更加嚴重。IMF研究員〔Ashvin Ahuja〕3月14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如大陸去除壟斷企業,長期而言,人均GDP可增加10倍。尤其服務業,既得利益群,是限制大陸生產效率提高的主要阻力。報告中又指出:政府和國企的政經結合,獲取政治、經濟和其他利益,壟斷利益,全面影響到經濟的運行,原已退出經濟領域的公權力,再度回巢。大幅的「國進民退」,令市場經濟扭曲,資源分配混亂,社會關係惡化,對改革有强大的阻力。這些都是一針見血之論。

前些日,有一家著名的國際金融機構,也提出國營企業應該要開放等,與上述的看法相類似。未料,立刻受到大陸公營企業的猛撲,以及主張國企化的人士全面圍剿,可見革除既得利益群,是多麽的艱難!

去〔2011〕年春,我在台北世貿國際會議中心,參加一項「兩岸產業發展論壇」。大陸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在會中指出:大陸這些年來,經濟之所以持續發展,因胡、溫是承受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餘蔭。朱總理不畏權勢,對國企雖稍加改革,導致幾千萬人下崗,國家只釋出一點資源,民企馬上就活絡起來。政商利益盤根錯結,只有朱總理有魄力,他敢動手,今後恐怕沒有人有這麽大的魄力了。所以,他對未來的經改並不太樂觀。因牽涉黨國集體領導的體制,溫家寳十年來都無法做到的事,繼任者習、李,能有這麽大的魄力嗎?


政治體制的改革是什麼?

溫家寶前在記者會中,已明確指出: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因廣東汕尾烏坎村這次完成民主直選,華盛頓郵報記者問到:中國老百姓什麽時候能通過競爭性,直接選出他們的領導人?溫家寳肯定烏坎村直選是成功的。並且答復說:群衆能管好一個村,就能管好一個鄉的事情,能管好一鄉,就能管好一個縣的事情....,按照這條路鼓勵大膽的實踐,循序漸進....。也是真正指出政改的核心,因為政改最重要的是民主化,而落實民主當然要真正的實施民選。

依照憲法及黨章,一黨專政,以黨領政,與民主法治的普世價值,相去甚遠。例如,黨的中央政治局幾位常委,如說僅定位是黨的權力核心,尚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權力的來源是來自八千多萬的黨員;如果說,他們要為國家大政行使權力,權力的來源並非來自人民,那麼置憲法人代會於何地?而且,還有十二億多非黨員的人民,並未授權給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們根據憲法那一條?或者依什麽法律能為國政決大計?這是我最感到困惑的。

政治改革的難度,遠超過經改的千百倍,政改就是在革有權位的人自已的命,誰會自願放掉自已擁有的權力?有權者必然會有錢,誰會放棄自己既得的利益?何況,中共或許認為天下過去是他們打下來的,民主勢必要放棄一黨專政,牽涉到黨國體制憲法及黨章的大翻修,誰有這個能耐?溫家寶在記者會雖大談改革,而胡錦濤在另一邊卻堅持黨要指揮槍;溫家寶回答記者主張直接民選,而人代會發言人李肇星三月四日在開幕的記者會時卻說,中國地大人多,有些地方交通不便,直選有困難。南轅北轍,各吹各的調,究竟如何政改?依然是一團謎。


結 論

大陸的政改,必須高階層的領導群先取得共識,然後按計劃,有步驟循漸進的推行,才能減少阻力。所以,我很贊成溫家寶的主張。不過有一位熟悉大陸政情的朋友,對大陸的政改並不樂觀。他說,鄧小平當年堅持改革開放,同樣的也遇到阻力,但他是中共的元老,他有威望可以拍板。除非大陸現在出來一位像當年台灣的蔣經國,否則,照現今中共集體領導的模式,即使胡錦濤也無法說了就算,這是大陸政改最大的困境。張維迎教授前在台北世貿「兩岸產業發展論壇」中亦提到,經改必然牽涉到政改,政改如由上向下推動,可以按步驟,在可控制的狀況下逐步推動,遭遇的困難相對的較少。但他對大陸當前的政商勾結,既得利益者盤根錯結的糾纏在一起,冀望由高層推動改革,無異緣木求魚。然因民怨日深,如下層起來推動改革,後果就難以想像。這就是大陸高層有意改革者,例如溫家寶等有識之士,都陷於進退維谷的困境。須知,中共之所以重視和諧,因為社會貧富對立,已出現不和諧了;其所以强調維穩,因為社會已經不穩定了,必須要靠武警、公安等來維持穩定。大陸中央政府的年度預算,連續兩年維穩的經費,竟然都超過國防的預算,而且逐年在擴大中,這是其他國家所罕見的。今年大陸公布的中央政府預算,國防預算為人民幣6700億,而維穩則高達7000人民幣以上。一個國家要長期靠維穩能够穩定政權嗎?這是我們最感憂心的地方!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622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