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戰略處境與政治困境
2012/03/12 01:41:26瀏覽104|回應0|推薦0
台灣的戰略處境與政治困境
社論 March 11, 2012
中國大陸經濟上的冒起,政治上的爬升,只會加深美國政府以至人民的中國威脅論,胡錦濤訪美時所倡議的「雙贏式合作」,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今後的中美關係,可能仍朝向「競爭性的博弈」,至多維持「抑制性的對峙」,最明顯的做法,是美國加強對中國「半月形的圍堵」,起點是日韓,而台灣就在日韓的旁邊,北京早已聲稱黃海是它的重心海域,而往下的南海,更是它的「核心利益」。
台灣無疑是夾在日韓與大陸之間。本來在陳水扁年代,甚至早自李登輝的執政,台灣是緊貼美日的路線,但自馬英九上台以來,方向便有所改變,兩岸全方位交往,經濟多方面緊扣,台灣便在夾縫中生存,變成左右做人難,兩邊不討好。

為甚麼是在夾縫中生存呢?原因是左右兩邊,都是兩個極端,兩條路線;日韓再加上美國,是台灣傳統的盟友,斷交以後,仍維持密切的來往,且有政治與民主的認可。另一邊的大陸,又有血緣與文化的認同,只有政治與民主兩方面,都得不到台灣政府以至人民的認許,只是經濟的利益,大於日韓美三國。不過時至今日,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仍沒有降低,萬一武力犯台,美國的援手,是不可缺的。

但萬一中美發生軍事衝突,基於日美安保條約,日本會插手,南韓亦會援手,台灣又偏向那一方呢?台灣又能置身事外嗎?對大陸而言,絕不容許或承認台灣的中立。

可幸,這只是萬一,絕非必然。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反而台灣作為中介的可行性極好,對大陸來說,台灣可作為一種緩衝,對美國而言,台灣亦起了一種制衡作用,如是美國對台售武,變成一種慣例,只要不會過分,北京的抗議只流於「慣例」,在夾縫中,台灣仍可走動,甚至活動。

台灣自退出聯合國以後,不能再在聯合國以內生存,只可在聯合國以外苟存,仍和台灣保持外交關係的,幾乎無一個大國,所謂國的地位,只是名義上的,甚至名稱上的,雖然如此,台灣仍然是一個政治實體,無論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仍然獨立於大陸以外,台灣的社會,亦完全有異於大陸,就算將來兩岸統一,台灣仍然有別於港澳,否則台灣會陷於政治困境。

困境是甚麼?是大陸仍然堅持用「一國兩制」的模式來統一中國。在一國兩制之下,港澳只變成一國以內,有別於大陸其他地方的一個政治單元,連個體亦談不上。因此,台灣所需要的,反而是一國兩體,大陸的整體,不能以大對小,多對寡,去壓制台灣的個體,個體仍然是一個實體,保存防衛性的軍隊,保持形式上的外交,除此以外,對著已和大陸建交的國家,仍保持次外交的地位。對著經濟日益強大的大陸,台灣亦應設下防線,防止被收購,甚至被吞沒的危機,萬一有這種情況出現,大陸將處於主控地位,台灣會失去主導權力。因此,未來的兩岸,應是經濟上的融和,而非政治上的融合。

機中會有危,有危必有機。戰略上的改變,政治上的轉變,只是一個過程,一種發展,如何成為一種機遇,甚至一次突破,需要作出適當平衡,適時的應對,這就關乎台灣政治領導層的政治智慧。〔選自北美世界日報社論〕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62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