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濟州島上月通過「關於日本帝國強占期殖民殘渣(意指殘留下來的遺毒)清算條例案」,未來將以此做為法源依據,清算南韓學校內遺留日本統治時期的痕跡,連校樹都不放過。濟州道是第一個通過類似條例的南韓地方政府。

今日出刊的日媒「產經新聞」以頭版頭報導,濟州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議員們提出清算條例,6月20日道議會院會獲得全場一致支持通過。

今年是南韓爭取脫離日本統治的三一運動一百周年,濟州道教育廳將配合百年紀念,進行各級學校調查,但凡校名、校歌、日本統治時代校長的照片、銅像,是否還有朝會、敬禮等日本時代延續至今的習慣與用語,都將要求逐一改正。

被鎖定的項目之一是許多南韓學校指定為校樹的龍柏。龍柏是一種常綠針葉樹,主產地在日本、中國大陸,在台灣亦很常見。南韓人認為這是1910年日本併吞南韓時,從日本引進到南韓的「侵略象徵」。今年2月東南部慶尚南道教育廳便著手拔除種於玄關的龍柏,改種其他樹木;首爾、中部的大田地區也將埋葬戰歿者的國立顯忠院、國會周邊的龍柏逐步替換,改種其他植物。

南韓朝鮮日報6月7日以「親日残滓龍柏面臨全面砍伐危機」為題報導指出,濟州島各級學校中21所將龍柏列為校樹,種植數量達2153棵,教育廳表示,未來將每年進行清算,從明年開始著手致力清除龍柏。同步砍伐的危機,已引起學校的不安與反彈。

朝鮮日報報導,位於光州廣域市光州第一高中已著手檢討校歌,光州廣域市與光州教育廳勸告學校修改校歌的理由是「作曲者李興烈是個親日派」。李興烈是20世紀代表性作曲家,留下了童謡「島之家的嬰兒」、軍歌「真男兒」等代表作,因為日帝末期曾為軍國歌曲演奏、伴奏、指揮等為由,被載入民族問題研究所出刊的「親日人名辭典」之中。雖然此舉引起部分校友的反彈,但校方在綜合聽取學生、教職員、校友會等意見之後,決定修改校歌。

民族問題研究所光州支部認為修正校歌仍不夠,要求清除光州第一高中校園內親日派的紀念碑;這是校方當年為感謝日帝時代企業經營者池正宣提供獎學金而設的紀念碑,釜山慶南高中創校校長安龍伯的胸像也被要求撤除。

朝鮮日報指出,所謂的「教育界親日清算」是由民族問題研究所帶起,先在各學校前發動抗議,再由行政體系中左派的教育監發動修正政策。最初是以光州廣域市為核心,問題浮上檯面後擴及釜山、濟州,有全國遍地開花的趨勢。報導引述首爾一所高中校長質疑「是否是親日派很難明確判定,但現在市民團體、教育監們在做的事情,卻是恣意認定後,強迫校方無條件的接受修改」。

產經新聞指出,南韓總統文在寅在三一運動紀念日發表的演說中提到,清算親日残滓是一個被延宕的課題,並稱清算是國家義務、是一種正義,一國之首自己揮舞清算的旗子,教育領域混亂恐將持續一段時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