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沈榮津昨(3)日在立法院表示,經濟部將在二個月針對能源供需完成盤點,包括中電北送、核電廠延役等議題,經濟部將主動與地方政府溝通。此外,沈榮津昨日也回應,核四廠燃料棒暫不外送。外界解讀,此舉也意味政府保留核四啟封的可能性。

「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核三廠是否延役、核四廠是否重啟,攸關未來台灣能源配比規畫,鍾炳利昨天指出,核四燃料棒已經分批送出,但基於尊重公投的民意,將等待經濟部新能源配比方案二個月後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立委王育敏質詢經濟部長沈榮津,既然核電是選項,燃煤發電占比也要下降,現在要檢討能源政策,核一、核二、核三延役都要評估,核四的可能性也要保留,希望經濟部本於專業好好因應,核四燃料棒不應該在短期內再去作處理,因為任何可能性都有,等經濟部盤點出來再說。沈榮津回應,「是,這我們會來注意」。

核四封存後留下1744束燃料棒,立法院今年1月決議對核燃料棒「賜死」,台電火速在7月將320束核燃料棒外送,交由美國原廠核燃料公司處理、暫存,同時規畫明年運出三批、後年送出最後三批;並計畫2022年前,將抽取出的鈾燃料賣出,藉此活化資產。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對此表示,近兩個月本來就沒有外送計畫;至於未來要如何規畫,仍須回到整體能源政策的考量,「現在說這些都言之過早」,最慢兩個月內將會對外公布新能源政策配比。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台電今年確實已經沒有「再」外送的計畫,先前早已運送完成,明年的外送時程尚未決定,「目前也不需要去做決定」,將配合能源上位政策做規畫。此外,明年外送啟動前,剛好有一個空窗期,各界可以共同討論核四議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