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7 00:02:41瀏覽986|回應2|推薦3 | |
這幾天外頭陰雨濛濛,全英國都在忙著處理水患,威爾斯中部已經淹完水了,現在大家皮皮剉的等著看暴風雨的下個災區在那裏;最近因為不需出門,外面的大風大雨對我倒是沒太大影響,但人坐家中的我卻也心煩-審稿審的很煩,真是的,全球頻繁的溝通往來都已有一二十年了,現在還有人在玩「逐字逐句」翻譯這一套,我真是敗給這位偉大的譯者了。 想像一間整型診所,以視訊的方式跟客戶講好要整的地方,從視頻中看來,只要動幾個刀,保證出去之後是天仙美人一個,誰知一進手術房後,客人的問題並不單純,身材面貌的不完美起源於身體骨架和內部的先天不良,這已不是單單整型能做的事了,還得禮請內科醫師入駐。。內科醫師說問題蔓延的嚴重,他也不知從何下手,得一步一步來,說不定全身換掉還來的簡單一些。。然後病人的親密愛人還要說,不可,錢是我出的,用動那裏得先經過我的同意,你得好好解釋為什麼?還有:她一個星期後要參加世界小姐比賽,麻煩把她整到符合評審團眼光的標準。。。唉。。我現在就困在這種窘境之中。 翻譯共有三種,筆譯、口譯和同步口譯。口譯方面,因為是同時在現場,所以對於口譯人員的期望,不需期望太高標準。筆譯的話,很難說是簡單或是難,簡單的是可以隨時可查資料,難的是要如何確切的把一個外國語言轉換成符合另一國文字的方式表逹出來。 一個好的翻譯人員不是只有語文好就可以了,還需要精通這二種語言的文化,更需要了解對象為誰?以中文為例:我們有兩岸三地,各地有各自的不同語言用法以及文化習俗上的差異,一個好的翻譯家應以其對象的使用方法為主,也要考慮到語言是會隨著時間變遷的。以通用語來說,現在若是有人把 Computer 翻成「計算機」,那這個人肯定不用功。計算機的譯法,是中國人以前在用的,現在除非是專業用字, 其它都已使用口語的「電腦」了,我一位朋友去北京大學學中文,老師也攺口教 computer 是電腦。你隨便找個年輕一點的中國人問,人家也是說電腦,所以我搞不懂為什麼將文章在 Word 裏轉成簡體時,電腦會被換成計算機。 再以英文為例:以美國、英國、加拿大英語省份、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為首。但若一個人翻譯英文時,以英式英語為主,加了一堆饒舌的副詞,使用那些只通用於學術界或是文學界的「大字」( Big words ),那我可以告訴各位看倌,美國的普羅大眾多收數會覺得此文太艱澀難懂。 近十年來,因為中國的掘起,市場上對不同語言翻成中文的需求只增不減,也因此造就了許多懂些英文和中文的所謂英文/中文翻譯人員。這些人員良莠不齊,也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出了不少指鹿為馬的糗事。我還收集了蠻多的例子來自我警惕的,有機會再來聊一下。 在某種範疇內,翻譯的好壞很難定論,只要賓主盡歡,老板聽到自己想聽的,誰管它原意是什麼?好的翻譯收的費用也高為什麼要花這些錢。事實上有這種心態的人,到最後多數發現吃虧的還是自己。英國有句名言 If you pay peanuts, you get monkeys. 逐字譯是:「你付花生,只有猴子會來」;有人說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但其實兩句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哦~正解哦。。正解等到我收到錢後再來說啦。。呵呵。 做好翻譯這回事,不只要有觸類旁通的本事,更要有柯南的抽絲剝繭的本領。嗯~這是我的期望啦。。 不寫了,要回手術室了。 先貼個兩張相片娛樂一下: 這是在莎翁故居的鎮上一家商店內拍的 ↑
以上這張是在利物浦一家商店的門口拍的↑ 看來應該是用了翻譯軟體,不然~我不知譯者怎麼有臉收費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