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岡山眷村的回顧013~~~貿易十村〈眷村篇〉fr
2008/07/15 10:48:21瀏覽637|回應2|推薦6

貿易十村跟大鵬村

一聽就讓人明白這是個空軍的眷村

好像是台灣很多地方都有這樣名稱的空軍眷村

至少台中就有


小學就讀於台中空小

同學幾乎都是空軍的子女

只有極小部分的插花學生

就像我一樣

我爹是陸軍軍醫屬單位

我娘為了讓我們讀有水準一點的小學

捨棄了離家近的〝土〞台灣小孩讀的北屯國小

託人拜託進了空小

那時還是初中聯考年代

空小的錄取率在台中也是前幾名的好學校

所以

從小我就空軍結下了不結之緣

長大後

一不小心又嫁到空軍眷村來

雖然

先生服務單位是陸軍

但是他老爸卻是空軍老兵


眷村

陸、海、空

各有各的特色及生活型態

而我小時候居住的眷村

是一個小小的獨立眷村

全村只有68戶而已

緊鄰著父親工作的地方

所以

803跟文武新村在我的觀念裡都是一體的

像岡山這種大型的眷區

真還是極為少見呢


很八股的組織

但是卻是很令人感到親切

現在的人

已經沒有這種互相幫助的熱忱了

不是嗎




很多人都說

巾幗很喜歡照大門喔

是啊

一來

它是最不拒絕我的傢伙

二來

也是最令人回味的景點

我想念我家那已經不存在的紅艷艷的大門






眷村中

很多會做衣服的老媽媽

年輕時

以此幫助家中養大了孩子

老了

卻以此打發時間又可以攥一些水果錢

真好



不會騎車的何媽媽

她推單車是好帶東西回家

真是聰明啊


這個真的可以用ㄟ

不過

都是拿來澆花草跟自己種的蔬果而已

想想以前沒有自來水的年代

大家搶用的情形

真是令人懷念啊

妳幫家裡這樣提過水嗎

巾幗可是沒有這個經驗喔

在我的記憶中

我家一直都是有自來水的

停水時

會有消防車送水來

家家戶戶帶著大桶小桶大鍋小鍋的來裝水

提回家使用

這倒是有過喔

大家排隊接水

我們孩子們一邊玩耍一邊等待

很新鮮也很刺激

一點也不明白媽媽缺水的辛苦

自己做了媽媽後

才明瞭

沒水的日子真的很麻煩跟無奈

以前生活不是很富裕

都得等水回家做飯菜

現在呢

沒水做飯

全家出去上館子去


這邊這一排房子跟我很有緣

好像是這個村子最和善的地方

第一次來照相時碰到的趙北北

他還送我兩面小國旗呢


兩個老媽媽在屋簷遮陰處話家常

這種景象在眷村中常可看見


一個駕著四輪小車的老人走過去


不知為何

這一排的房子門前都有這樣的板子擋著

是防水嗎

淹水時這樣能擋的住那滾滾黃水侵入嗎



這上下兩張照片可不是一個地方喔

卻是同一個村子

相隔也很近

是老人用火不當

災及這個地方的鄰居

真慘

真怕搬到國宅後

這幾位老人家再引起這樣的災難

我兒子的國中同學家就是受災戶



這家的春聯很有學問喔

右聯

閱盡人情眼界寬

左聯

知多世事骨襟闊

橫批

人心若路直行好

火災遺跡現在變成了對面住家的方便停車場了


想必

這排的住戶當時也是飽受驚嚇了吧


手工水餃

在這個村子也兩家呢

這一家我買過

心想

這樣的手藝也敢拿出來賣啊

真是人的臉皮要厚才能發財啊

這~~巾幗得好好的學著點


自用送禮

都很相宜

不怕斷交的話儘管送


停車場


這也是巾幗最喜歡擷取的鏡頭

溫馨親切


新三年

舊三年

縫縫補補再三年

這房子也是這樣

在眷村中這種景象到處可見




這些都是有住人的屋頂喔

想必住在著裡的人也是很多的無奈吧

沒錢到外面買房子

又面臨著即將住入國宅

只得將就補補撐到新屋落成

一晃

兩三年就過了

終於苦盡甘來了

希望能找到搬到新家的他們

聽聽他們的心聲

我又不是記者,哪那麼愛管閒事啊


覺得這個景不錯就照下來了

跟前面幾張做個對照


火災現場的遺跡


這個建築物就是我前面介紹過的

老人休閒活動中心

聽說

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找機會再去照幾張


剩下的一間小破屋

居民用來放些雜物


家中的瓷磚還在呢

是誰家啊

想必以後有機會看到我的網頁

一定會非常的感動的

鄰居媽媽的最愛

東家長西家短

巾幗大概也被談論過吧


一隻可憐的小貓咪走過

巾幗也搶拍了一個鏡頭

還被上面那張的男士取笑

〝這個也要照啊

他真不懂

這也是回憶啊




住進國宅後

自家的摩托車想這樣放

難囉

不是停在社區大門的外面

就是得停到地下室

有公共的摩托車停車位

但是離住家有一段距離

要不就是停在自家停車格也行

這樣回家比較近

因為

自家的停車格大都是距離自家樓層很近的地方

車輛停放好坐電梯就到家了

就怕上下班大家搶坐電梯

對於要趕著上班的人

那可真要急死人了

還是這樣最方便


真怕它會夸下來砸到頭



連著三張都是這一家

看樣子好像是一家小小照相館

本想進去拍的

沒想到

還沒去找主人

老闆娘就出來趕人了

老闆在裡面罵我


這是一家村子裡的雜貨舖

〝鄭家小舖〞

前一次來還進去照了幾張〈沒照好〉

這回再來

居然關門了

真是可惜啊





老門、老椅子、老滅火器、老狗


不知這樣的鐵窗防什麼


曬棉被


這家的春聯也很有意思

右聯

遮蔽風雨四十年

遷離舊居長懷念

左聯

庇蔭平安千百載

移往新居永吉祥


這個老先生

騎過來又騎過去

追過去拍了兩張



典型懷舊的眷舍


典型的眷村老人


家庭加工廠


這一家好像做了很久了


看鏡頭的那個女的

有一次經過我家門口時

停下來跟我訴說她工作的辛苦

努力的工作

一個月連一萬塊都沒有

只因為她是有一些智能上的問題

即使這樣

她也努力的活著

眷村的型態雖然有大幅度的改變

但是

大家認真努力的生活態度

無論老弱都是一樣的

有時

看著他們

真的有些令人感動



 

背景歌曲:再見吧,竹籬笆的春天!

阿飛詞‧需仁曲

需仁彈唱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urmemory&aid=2040756

 回應文章

巾幗的眷村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顏慧中
2010/09/09 23:34

對了我忘記說了

我跟費嘉勵以前是死黨

常常到她家混的那個

還有于金桂我也常混在她家

妳大概會記得我

那個高高瘦瘦很喜歡打籃球的女孩


顏慧中
老鄰居來相認
2010/09/08 14:34

親愛的巾幗英雄: 我無聊的老公,無意間發現了在您的部落格裡,居然有他朝思暮想的老家相片,一時感動莫名.更驚訝的是怎麼您也跟他老婆住在同一個眷村-文武新村.

急忙要我來相認,我仔細端詳您的玉照,實在想不起來.我是讀北屯國小,雙十國中的,我老家原是是6號後來因為孩子太多(7個),就搬到後排的52號.我媽媽是803的護士,我想您應該跟我是同屆,可否告訴我您的真實姓名,能在浩瀚網路中遇到同鄉,還真是一件興奮的事情!!

巾幗的眷村(ourmemory) 於 2010-09-09 23:28 回覆:

我知道妳

你是顏家的小孩,後來搬到張小毛家那排的後面

妳媽媽個子矮矮的

以前是住在費嘉勵家旁邊

我爸是803開大卡車的沈士官長

我家住25號全村就只有我一家姓沈

我是沈家老三

好高興碰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