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1 08:33:13瀏覽442|回應0|推薦0 | |
月眉池巷位於思東路51號到55號之間,只有人家19戶。這么一條短小的巷子,卻是老廈門人飲水思源的地方。 傳在明代,這裡是個天然的淡水池,形似月眉,故稱“月眉池”。池水清涼,四周山丘起伏、叢林翠竹、鳥語花香、宛如仙境。明朝正德皇帝游江南時,乘船登岸入廈,被月眉池景色所吸引,后立碑為記。當時路經此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碑用花崗岩石刻成,10多年前還在,后因建設頻繁,現已不見蹤影。 因廈門是個海島,缺乏淡水,居民的飲用水大部分要到漳州江東用木桶買回來。鄭成功率兵入廈,為解決軍民飲用水問題,他下令士兵找地挖井。因“月眉池”周圍皆山丘,地下淡水清澈,於是在池的周圍開挖了7個深水井,每個井都用兩片長形條石覆蓋,每片鑿有兩個孔,兩片共有四個孔,稱為“四孔井”。至今,在月眉池巷,仍幸存一井,因年久失修,兩片條石掉下一塊,把井堵住一角,僅剩單孔。 洪美蓮女士在月眉池巷住了65年,說到小巷,她如數家珍,鄭成功部下挖的7個大井,圍繞在月眉池邊,因而古稱“七星伴月”。月眉池附近原來有座海神廟,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裡的海神是站著的,並且附近還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碑。傳說是由於正德皇帝入廈,海神出來迎接,但皇帝卻忘了賜坐,海神就一直站著。在她很小的時候,月眉池已經被填平了,當時周圍很荒涼。后來,慢慢有人聚集到月眉池生活,建了許多房子,並將其中的一條巷子取名“月眉池巷”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