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01 15:40:15瀏覽4373|回應3|推薦28 | |
2010年心的旅程˙精進版的動功一、二、三 道玄之門動功功法順序,分為三部分 一、十二經絡篇。 二、奇經八脈篇。 三、五式調息篇。 站樁功分為兩部分:一為無極樁,一為太極樁。 (為任何功法進行時的前行功課) 1、 無極樁: 合掌(稱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調息(鼻吸口呼三次,鼻吸鼻呼九次)。 動作要領: 合掌(1)、兩腳合併站立,(2)、兩掌上提於喉輪前合掌,再往下降至心輪(取其氣輕鬆)。 調息(1)鼻吸口呼取其八分滿,以排泄濁氣。 (2)鼻吸鼻呼亦取其八分滿,以補正氣,長功勁。 2、 太極樁: 太極式(鬆腰坐胯), 背誦鬆身要訣(取其鬆身,引濁氣下行入地), 調息(鼻吸口呼三次,鼻吸鼻呼九次)。 動作要領:
太極式(1)、放掌於兩大腿側,左腳站開與肩同寬,兩腳平行 (取其陰陽氣血平衡),(2)、鬆腰坐胯,曲膝圓襠(取其氣沉丹田、過膝、下於湧泉穴)。 鬆身要訣 (1)、虛領頂勁(眼平視、收下顎、舌抵上顎。) (2)鼻吸鼻呼亦取其八分滿,以補正氣,長功勁。 一、 十二經絡篇: 第一節、頸部運動: 1、『左右旋轉』2、『前後點頭』 3、『左右側點』4、『左右轉頭』 (通上三輪而神清氣爽。) 第二節、胸部運動: 1、『橫肘擴胸散掌』 (開心輪,按摩膏肓穴,配合轉腰,可舒緩五勞七傷。) 2、『虎口擊穴』(通手三陰經)。 第三節、腰部運動: 1、『轉腰左右拍擊帶脈』眼睛往後看另一側足跟。 (五勞七傷往後瞧) (手心接觸為拍、手背為擊,動作正確,有助於瘦身。) 第四節、肩部運動: 1、『前後聳肩』(手貼大腿褲縫)(鬆開手三節之關卡) 2、『左右車輪手』(排除手三陰三陽經的風寒) (開發七重羅網功體)。 第五節、肘部運動: 1、『內外雲手』先由內而外雲手,再由外而內雲手。 (開發七重行樹功體) 2、『陰陽托按掌』先左托右按掌,再右托左按掌 (升降左右脈)。 第六節、腕部運動: 1、『前後左右甩掌』2、『內外旋掌』 (可行「亂環訣」之粘黏連隨手法) 3、『順盤掌』(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逆盤掌』(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能聚氣行悲智,開發七重欄楯功體。) 第七節、胯部運動: 1、『左右對掌轉胯』 (開通下三輪,可擴散悲智能量,與體外能量結合。) 第八節、膝部運動: 1、『併膝左右轉』(手心按膝蓋,眼視足大拇指)。 第九節、踝部運動: 1、『單提腿轉踝』,(可去除腳踝的負能量) 由左腳先做,再做右腳, (1)由內往外旋轉腳踝,再由外往內旋轉腳踝。 (2)前後提按。 (3)左右搖擺。 2、『單提腿—轉膝』(鬆開膝關節,有助於氣的鬆沉。) 3、單提腿—蹴、蹬、踢、踹。 (四腿法為太極拳中腿法之總成) 太極樁: 太極式(鬆腰胯), 調息(鼻吸口呼三次,鼻吸鼻呼九次)。 動作要領: 太極式(1)、放掌於兩大腿側,左腳站開與肩同寬, 兩腳平行。(取其陰陽氣血平衡) 調息(1)鼻吸口呼取其八分滿,以排泄濁氣。 (2)鼻吸鼻呼亦取其八分滿,以補正氣,長功勁。 二、 奇經八脈篇: 第一式、『俯仰吐納』 (學習龜吐納,鶴引頸,可疏通任督二脈氣鬱。) 第二式、『俯身拍穴』 (彎身抬頭平視,引身上下,可強化腰馬勁) (通手三陽經) 第三式、『手足通氣』 (通陰蹻、陽蹻、陰維、陽維脈。) 第四式、『左右側彎』 (疏通肝膽經之氣脈,以平反情緒。) 第五式、『天旋地轉』 (功法中唯獨此式先逆轉再順轉,取其回氣之功, 如易經之「未濟卦」生生不息) (可舒緩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蹻脈、陽蹻脈、 陰維脈、陽維脈之奇經八脈障礙。) 無極樁:
合掌(稱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調息(鼻吸口呼三次,鼻吸鼻呼九次)。 動作要領:
合掌(1)、兩腳合併站立, (2)、兩掌上提於喉輪前合掌,再往下降至心輪 (取其氣輕鬆)。 調息(1)鼻吸口呼取其八分滿,以排泄濁氣。 (2)鼻吸鼻呼亦取其八分滿,以補正氣,長功勁。 第六式、『百步收功』 (練功不溜腿、終是冒失鬼。此動作能內斂內氣循皮、脈、肉、筋、骨而強化骨質及增強內力。) 對流:合掌,相互頂禮,互道謝謝。(取其同修間之橫向法性對流) 三、 五式調息篇。 預備式、 第一式、平推勢。 第二式、托天勢。 第三式、展翅勢。 第四式、十字勢。 第五式、還原勢。 一至三式為兩次呼吸,四、五、及預備式為一次呼吸。 ※以上為動功【形、氣二階】之功法,須勤練。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