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22 22:15:00瀏覽1431|回應0|推薦17 | |
同修問答佈施與離四相 問:對於時間的意思,是否可視為打破時空之界線? 應當時時清靜自覺! 最近還在網路上看見兩篇文章,想跟老師討論。 這兩篇分別探討了佈施,跟之前與老師討論的金剛經中的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問:因為之前在書上看見~無相佈施,依自己的理解將認知為偏向並非 物質,可能是類似法的佈施...等,所以上網查了資料。 結果搜尋此篇開壇佈施,也因為陳老師之前都開壇助師兄師姐, 因此看了此篇文章。 答:所謂『無相佈施』,即是入『三輪體空』之意而行佈施。 佈施的三輪體空,即是無施者,受者,與施受者想。 問:所以佈施也可以說~~從去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來佈施,進而自覺覺他嗎? 答:『佈施、持戒、禪定、般若、忍辱、精進』 六度萬行的每一單點,皆可擴充至六度,也可由自覺而覺他。 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否為開發智慧的方法? 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具有雙向意義。 何也?一者『應無所住』是自覺,二者『而生其心』是覺他。 一者:應無所住即是離四相,此為自覺。 二者:因成菩薩後,或行菩薩行之行者, 所發之心皆為覺他行,皆為慈悲。 問:是否加上師父常說的持恭敬心 清淨心 慈悲心!! 答:是的。恭敬心、清淨心、慈悲心三者即是菩提心, 此菩提心甚為切要。 網誌文章之『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觀世音菩薩於觀世音佛前,發的願即是。 問:金剛經中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解也? 答:金剛經中所說的『我人眾生受者四相』說的是時空相, 前三者『我人眾生相』指的是空間相,『壽者相』指是時間相。問:四相是同一屬性和層次嗎? 答:時間相和空間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屬性,非是一體之層次。 問:如何入時空相呢? 答:入於『我人眾生壽者相』的情境非是單方的想能入, 而是細密證量的共振態相互對流,而達人我兩忘, 即是無有分別相之執取, 如此才能進入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情境。 問:所以重在無人我分別之心? 答:是的,進而擴充至眾生相,此進階即是點線面之空間相。 問:感覺空間相應當也蘊藏無數種層次,已非我們認知的宇宙而已!! 那請教師父~三粗細證量與唸佛號的時候, 也對應粗中細唸佛號的方式? 另外,是否也會對應至大明咒階,無上咒階,無等等咒階的證量?答:『空間相』是名詞,而動詞即是共振,共鳴,相契 三種粗細之證量。 而證量的自我覺受氣功態,即是我相,即是大神咒階之凡夫。 而證量的共振態約略為人相,即是大明咒階之二乘。 而證量的共鳴態約略為眾生相,即是無上咒階之菩薩。 而證量的相契態約略為法界,即是無等等咒階之佛。 而『時間相』是穿越空間相的一種證量。即是『諸法是空』。 依證量的高低,穿越不同次元之空間層次。 以上所言為實修之體悟。 問:上題所問,但因毎個人的實修之體悟不同而證量也有所不同? 答:三者皆是方便法,可單行亦可並修。 問:所以經文還是閱讀原文再跟師父討論! 答:每人的知見與實修皆有相對落差,除非依金剛經義, 從捨、離、空、的進階階段深入經藏。 但依此次第的時間很長,更何況若未找到方法進階更遙遙無期。問:嗯!嗯!即使能到達捨、離、空的階段,也還需要持之保任。 答:是的。若依金剛經義的見解,我人眾生之空間相是個立體架構。 即是普八杵之三角錐形, 而每一面皆是圓滿平整之相,此為體相;而杵之內凹是為用相。 進而金剛杵,再進而大衛星,再進而捨有入空, 以淨信入佛知見,從而學習,然後應用在行菩薩道上... 問:這好像有對應鬆身法的站功。因為之前有看過鬆身法的由來的 文章。 答:是的。 問:因為每個階段再重新看文章的體驗會比較深刻一點, 所以往往喜歡有空就再多次閱讀! 問:那對流的意義在哪? 答:我提到的對流,即是『離四相』的具體做法。 問:那怎麼知道是否有產生對流?若是人的感通, 有時候比較容易察覺。 答:會感同身受,(大護法師正在體會進階中)至於如何判斷? 得等到色身的覺知敏銳後,依相應現象的歸屬處, 再作善分別。 醫學上的五臟五志魂、神、意、魄、精, 即是貪、嗔、痴、慢、疑情境之所歸。 『覺知觀照』在行持者的角度,會有粗、中、細、微及出入之別。 四寶說:提供之網路文中說法尚在主客觀中,有強烈的『五毒相』。 故閱讀中,左耳會相應不適,原因是見解上有所偏差故, 因而陷入貪嗔痴慢疑情境中, 又講演者在文中提到的理解,還在思想上的突破, 而色身的轉換尚未入手。 瑩潔說:剛剛師父提到左耳不舒服,瑩潔也有感受到, 瑩潔說:首先,真的要~淨信。 因為週遭許多朋友有時會去求神問卜, 但卻不願相信自己念佛號的功德力! 四寶說:是個人福報問題。 瑩潔說:原來如此。 2007/07/22 MSN對話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