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19 00:59:59瀏覽37|回應0|推薦0 | |
心臟相當是人體的〝幫浦〞亦或者是〝引擎〞,將血液中的營養
及飽含氧氣從左心室送至身體各組織器官並接受代謝後缺氧的血液流到右心房,並從右心室送至肺臟行氧氣交換,再回到左心房而至左心室,形成一個循環如此不停的流動,全靠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 工商時報【廖振宇(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雖然老化是 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關鍵之一,卻不代表年輕人就不會有患上心血管疾病,臨床上已出現青少年的血管相當於高齡者的老化程度案 >保單貸款利率 例早已屢見不鮮,再加上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長期處於情緒緊張或抑鬱的狀態,飲食上又經常大吃大喝,卻無法定時規律運動,甚至下班後還需要應酬,免不了抽菸、喝酒、熬夜等,導致身體出現「三高」的警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更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3,183位病人中有52.3%屬於ST升高心肌梗塞(ST段上升型:表示冠狀動脈有完全阻塞血管的病灶,大多是原先已存在的動脈硬化斑塊在血管內產生破裂,繼而引發急性血栓),33.9%為非ST升高心肌梗塞(非ST段上升型:冠狀動脈尚未完全阻塞,但是已有嚴重的狹窄),12.2%為不穩定心絞痛,1.6%屬於其他相關心臟疾患診斷。史丹佛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亦指出,冠狀動脈症候群造成的死亡在男性中占總心血管疾病死亡數的80%,在女性也占了75%。大多數的心血管疾病好發於年紀較長的成年人。超過7,100百萬的美國人有著心血管問題。有心肌梗塞的病人中,有83%的白種美國人曾有胸痛症狀,但只有30%的亞裔美國人曾發生胸痛。國人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對心臟病做早期檢測與管理。 隨著經濟進步、西風東漸之生活飲食習慣、人口老化、工作壓力增加及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諸多代謝性疾患的盛行等種種因素,心臟血管疾病已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 心臟病發作時,雖然不見得每次都是生死關頭,但心臟只要缺氧每多一分鐘皆可能造成永久且無法回復的傷害。臨床表徵可從無症狀缺氧(silent ischemia),穩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 gina),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臟衰竭和猝死(sudden death)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頭號死因,將是繼癌症之後最容易危及性命疾病。從我國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我們由39家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共同收錄了3,183位急性冠心症病人,這些病人均齡為63.1±13.6歲,男性占78%,有高血壓病史病人占64%,39%具血脂異常病史,36%有糖尿 病病史,42%的病人有抽煙情況,10%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17%病人以前接受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冠狀動脈症候群(或稱冠心症)由於血管粥狀硬化,使原本平滑的血管表面長出「斑塊」造成血管阻塞,當斑塊逐漸累積變大,血流就因而變慢造成心肌缺氧,也就是狹心症。當血管嚴重阻塞超過70%或是管腔小於3.2 mm2時,就必須接受心導管手術治療。有些斑塊在累積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形成「不穩定型斑塊」,也比較容易發生「斑塊破裂」,所以一旦發生斑塊破裂,就容易在血管內形成血塊堵塞血流,也就是心肌梗塞。 因此,心臟對於生命的維持占有很重要的角色。而心臟肌肉本身的氧氣及養份供應,則是由環繞在其外側的三條主要冠狀動脈來供應,分別是左前降支,左側旋支及右冠狀動脈。 經皮冠狀動脈攝影術萌芽於十九世紀初期,於1950年由Zimmerman 和Limon Lason兩位醫師施行第一例心導管術。藉由經皮膚穿刺進入血管,使用特殊導管順著導線,在X光機的透視導引下,到達心臟或血管進行檢查的手術,稱為心導管攝影術。於西元1977年,Andreas Gruentzig醫師在瑞士施行全世界第一例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1986年,法國醫師Puel及瑞士的Sigwart率先在冠狀動脈進行支架植入。台灣於1981年進行國內首例介入治療,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技術已成為心肌梗塞、急性冠心症、及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治療方式。 冠狀動脈的介入性治療,臨床上常使用的方法包括:血栓吸除術、氣球擴張術、刀片氣球切割擴張術、血管內支架置放術、動脈斑塊切除術、壓力型導線、血管內超音波、光學同調電腦斷層掃描儀、冠狀動脈鑽石刀研磨器械與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等。簡單的說,氣球擴張術或是支架置放術就是當公路坍方時,努力將原公路修復的方法;而相較於外科的血管繞道手術呢,就是當公路坍方時,重新建造另一條公路的方式。回顧近年國內心臟內科介入治療每有長足的進展,心導管的技術更是一日千里,每年約有25,000位病患接受施術,成功率高達97%以上,且搭配新型塗藥支架,治療成績更是顯著改善。然而仍有15%的冠狀動脈疾病屬於慢性完全閉塞,依照臨床文獻報告,這類病患如果不能開通血流,5年後存活率將明顯低於已成功手術之患者。在治療複雜性心導管與慢性完全閉塞病患時,由於操作的複雜性與難度,過去多半以外科方式治療,如心臟繞道手術,但是近年來隨著心導管手術器材的進步,加上新的技術不斷演進發展,使得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治療可以藉由介入性治療成功醫治。 最後,小小的叮嚀,冠心症治療的目的在於改善生活品質、減少併發症與增進國人健康,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血管成型術與支架置放術)及外科繞道手術。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病情及冠狀動脈攝影等結果,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法。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性 治療後,必須要遵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用藥物。並且要注意飲食、戒菸、多運動,控制血脂肪、血壓及血糖等危險因子之調控,以期讓您過得輕鬆愉快不再為疾患所苦亦是至親家人殷殷期盼之所在!
F639CEAB5B4F7C4B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