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得一失
2012/07/04 23:48:43瀏覽118|回應0|推薦1
聖嚴法師
一得一失
僧眾參問法眼文益,法眼以手指指著門簾卻不說話,有兩僧在旁,同時去捲門簾,法眼說:「一得一失。」
法眼文益坐在房間裡,對著僧眾手指門簾,意思是他想出去呢?還是因為房內太暗,希望透點光進來?不得而知。有兩僧看到法眼的動作,就一同去把門簾捲起,法眼為何要說「一得一失」。
這可有兩層涵意:一是從常識的立場判斷,這兩人的想法不同,所以一僧懂得,一僧不懂。假設法眼真正的意思是想出門,其中一人猜中法眼心思,另一人則誤以為法眼要通風或透光,一人與法眼的心思相印,另一人沒有相印;因此,動作雖同,心意不同,故說一得一失。
另一層涵意是從禪機的立場分析,其中一僧得到禪機,另一僧則失去禪機。此二僧本來要向法眼請法的,現在有一僧認為不必再問了,他已知道和尚手指門簾的意思。事實上有什麼法好請的?老師要出門就去捲門簾,天色暗了也去捲門簾,這就是法。還有哪一樣事物不是現成的悟門?如果體會到法法都是佛法、法法都是禪法,那就體驗到,法法都是無我的智慧所見的實相世界了。
另一個弟子未得悟境,既然法眼和尚指門簾他就捲門簾,然後還等著向法眼和尚請求跟他們說法,其實法眼已在無聲之中說過法了,他卻失去了聽法開悟的良機。
至於法眼當時說這話的用意是什麼?既然是禪機,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其實我們對禪師提出類似的禪語,做任何判斷分析解釋,都是上了圈套的愚人。當時法眼只是用一句聽來有意義,實際無意義的話,來引發弟子們的智慧,對於未悟者會起疑情、成疑團,破執開悟;對於已悟者可能會給他一句反擊:「這個老和尚又在發瘋作怪了。」
🌾🌾🌾文《公案100》🙏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kia2100&aid=660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