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汽車巨人艾科卡自傳「反敗為勝」
2010/01/10 21:21:29瀏覽1244|回應0|推薦0
其實很久以前就有人跟我介紹這本書了,只是沒有機會去讀那本書。前二天,我看到圖書館剛好有這本書,於是我就借回來看了。
艾科卡
義大利移民後裔,生於一九二四年,美國理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普林斯頓大學碩士。畢業後,即進入福特汽車公司任職,1970年陞任福特總裁,風光一時;不料八年後,竟被亨利福特二世開革。不久,他便以一元美金的年薪,擔任當時瀕於破產邊緣的克蕾斯勒汽車公司總裁,經過他大刀闊斧的改革,終於使克蕾斯勒起死回生,重拾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的雄風。

這本書很有意思,艾科卡自碩士畢業,就一直服務於福特汽車公司,以他的能力,他推出了好幾種成功的車型,替公司賺了不少錢,也成就了他在福特公司的地位。
但是董事長為「亨利福特二世」,也就是福特公司的創辦人「亨利福特」之孫,他看到艾科卡在社會上愈來愈受敬重,公司的權利愈來愈大,他深怕自己死後,公司會被艾科卡把持,而非自己兒子所接掌,於是到處打擊艾科卡,最後還請他走路。
艾科卡為公司奮鬥三十多年,竟被一腳踢開,心灰意冷之際,克蕾斯勒的董事們,請他來整頓克蕾斯勒,於是他就接任了克蕾斯勒,想辦法請克蕾斯勒起死回生。
其中他遇到了許多的阻力和打擊,他的妻子也在那段時間因為糖尿病而死亡,大家也等著在看他的笑話。
不過他以堅軔的毅力,終於克服了難關,使克蕾斯勒在短短六年內浴火重生。其中幾個車款在美國境內,更是讓福特抬不起頭來,只能望塵莫及。真正做到「反敗為勝」的境界﹗
本書的最後,多年前的艾科卡對美國政府提出了建言,這個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當時美國的情形就如現今的台灣一樣。或許許多官員都該去看這本書,這應該比他們每天大吼大叫來的有意義多了﹗
其中節錄部份文章如下:


高科技對我們的經濟前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雖然如此,高科技工業卻無法像基礎工業般僱用許多人員。從紡織業沒落的故事裏我們應該學到教訓了。一九五七年和一
九七五年之間,新英格蘭地區有六十七萬四千名紡織工人被解僱,雖然這個地區有許蓬勃發展的高科技公司,但是僅有一萬八千名工人─佔全部僱工人的三%─在電腦業裏找到新工作。
這些工人中幾乎有一五%都到只領低薪的零售業或其它服務業去了。......(略)。你沒辦法讓一個來自底特律、匹茲堡或是紐華克的四十歲裝管工人穿上白外套,期待他到矽谷去寫程式
所以答案不是犧牲基礎工業去昇高科技的水準,答案是應該讓二者同時發揚光大。
......(略)。跟某些討論產業政策的人不同是,我並不主張政府有權來決定那些行業該存在或是被淘汰。多次的經驗證明,政府本身不夠明智去做這個決定
......(略)。就我所瞭解,產業政策意謂著重組和重振陷入困境的夕陽工業。政府應該更積極參與協助美國業者來應付國外的競爭和變化多端的世界。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bility&aid=36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