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5 10:26:19瀏覽287|回應0|推薦31 | |
台江國家公園之旅(二)—黑面琵鷺保護區 認識黑面琵鷺 為什麼叫 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在亞洲各個渡冬區, (小羅附記:這些年來,台灣對黑皮的保育已經有了張傲人的成績單, 也讓台灣洗涮了保育殺手的污名。許多物種在人類的濫捕濫殺之下, 已經瀕臨絕種,還好這些年來保育的意識抬頭,像黑皮、八色鳥這些 瀕臨絕種的生物能夠規劃保護區,讓牠們能自在的生存、延續, 讓我們的下一代還能看到牠們的蹤跡!)
每年三月開始,
黑面琵鷺-英名Black-faced Spoonbill,此名稱乃是根據其黑色面部近乎湯匙或琵琶型的嘴和類似鷺科鳥類體型而來。其他依據外型所命名的俗名還有黑琵鷺、黑面勺嘴、小琵鷺,摻雜左右掃食的覓食行為還有掃鵝、飯匙鵝、橈杯、七股地區漁民另有扁嘴、黑面仔(台語)的暱稱。 黑面琵鷺在型態分類上屬於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的中型水鳥。琵鷺亞科族群全世界共有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六種琵鷺中只有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在東亞和台灣野外有發現的紀錄。
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兩者在外型上的差異以黑面琵鷺體型稍小,此外黑面琵鷺黑色裸出的眼先和顏色較深的喙最為明顯。 黑面琵鷺外形體長約74~82公分,腳長、黑色、脛以下裸出。額、喉、臉和眼先皮膚黑色,和嘴基黑色相連。嘴長且平直,末端擴大成匙狀,成鳥時期顏色為黑
黑面琵鷺成鳥羽毛白色,一月底至三月底期間,由頭枕及頸部後方會長出淡黃色髮絲狀飾羽延伸至頸基前方。亞成鳥羽色和成鳥最大差異在亞成鳥初級飛羽的末端外緣為黑色,此黑色部分隨年齡增長至成熟慢慢換羽消失,而成熟前逐漸產生黃色飾羽。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