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學時尚領風潮 1944「張愛玲時代」
2007/09/28 11:38:48瀏覽485|回應0|推薦3
更新日期:2007/09/24 22:50 記者:詹瑋琦

因為李安的「色‧戒」,再度引發「張愛玲熱潮」;這位上個世紀40年代的文壇才女,創造了當時的「張愛玲傳奇」;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張愛玲其實是李鴻章的曾外孫女,而她的祖父張佩綸,也是清末名臣;身世顯赫,而張愛玲引領的風潮,除了文學作品之外,還有就是她「土洋結合」的時尚穿著。

1944年的上海文壇,出現了四大才女,分別是張愛玲、蘇青、潘柳黛、關露;其中最受到矚目的,就是當時才24歲的張愛玲;從小就對文學相當有興趣,張愛玲的寫作之路,受到「新文學」的影響相當深。

細膩中充滿感情,但是又帶點現實衝突的筆觸,讓張愛玲的作品,立刻獲得讀者的共鳴;一齣改編自他的小說「傾城之戀」的話劇,在上海劇院一推出,造成文壇轟動。

張愛玲地圖作者淳子:「真的是非常的熱鬧,包括當時那些著名的文人,比如柯靈、傅雷、陳蝶衣,他們都是在首演的時候,就去看了戲,然後開始寫評論,然後寫完評論還不盡興的,還會再去看第二場、第三場,就可見對張愛玲追捧的程度。」

當時的「張愛玲熱」,不只出現在文學作品上,就連時尚圈,也出現一股「張愛玲風潮」;因為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當時的上海生活,歐化已經越來越明顯;而張愛玲土洋結合的「混搭風」,更是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套一句現在的說法,張愛玲就是當時的「流行教主」。 淳子:「張愛玲已經是他們的偶像了,那種癡迷她的程度,可能就會有些像現在的小孩子,癡迷李宇春啊,什麼的這樣,因為那個時候能請到張愛玲,到誰誰誰家裡面去,很能夠拿得出手去說一說的,就是說很有面子的。」

年輕的張愛玲,與第一任丈夫胡蘭成結婚,3年後就結束短暫的婚姻;1956年在美國,與第二任丈夫結婚,1967年第二任丈夫過世,張愛玲從此就在美國,過著不與外人接觸的獨居生活,一直到1995年病逝;那年張愛玲75歲。

淳子:「張愛玲離開上海,離開她家族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個嬰兒離開了胎盤,她沒有再生性了。」

有人說,張愛玲的一生,充滿各種矛盾;她既是享樂主義者,又具有悲劇性格,她既是名門之後,卻又大聲的說她自己是自食其力的平凡百姓;她雖然在作品中,呈現出與讀者的互動,但在現實生活中,她與外界經常保持距離;那一段1944年的上海,張愛玲的年代,至今仍是文壇上的傳奇故事。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ce203&aid=126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