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兒熱性痙攣
2008/02/24 22:04:48瀏覽969|回應0|推薦0
980228~ 更新

在急診室,常常遇到焦急的家屬,一邊哭一邊抱著小朋友,急忙地衝進來。小孩兩眼往上吊,意識不清,四肢抽搐,偶爾伴隨有唇色發紫,口吐白沫。這種景象,就連初次看到的醫生也會感到恐怖與震撼。

大約一半以上的病人在給予抗抽搐的藥物之前就會自動停止。在抽搐控制下來以後,醫生會先排除是否有腦炎、腦膜炎的可能。如果小朋友這一兩天開始發燒,加上父母親小時候曾有過熱性痙攣,則很可能就是熱性痙攣的發作。

如果診斷是熱性痙攣,而且抽血驗尿的報告正常,不需要住院治療的話,小朋友會在在急診觀察6小時,沒有再次發作的話,才可以回家繼續觀察。回家以後要注意發燒的控制。

根據統計,100個小朋友裡約有3個小朋友在5歲之前曾經有過熱性痙攣,常有家族史。有80%是在初發燒的24小時內發生,這一點跟腦炎或腦膜炎引起的痙攣剛好相反。

單純性熱性痙攣 要符合下列三項條件

  1. 全身性的發作
  2. 只有發作一次
  3. 發作的時間小於15分鐘
不符合單純性熱性痙攣條件則稱為複雜性熱性痙攣

到醫院前的處理:

  • 退燒 如果是發燒引起的痙攣,到醫院前可以先使用退燒塞劑,有助於縮短痙攣發作的時間。
  • 會咬到舌頭嗎? 常見到家屬為了怕小朋友咬到舌頭,而把湯匙、筷子、甚至自己的手置入小朋友的嘴中試圖把緊閉的牙關打開。其實咬到舌頭的機率很低(依個人的經驗從未看過),反而常常因為試圖撐開牙關而造成病人或家屬受傷、血跡斑斑。因此除非確定咬到舌頭,否則不必硬要撐開牙關。

後續的追蹤:
  • 第一次單純的熱性痙攣通常不需要作腦波的檢查,第二次則建議要作腦波檢查。如果需要作腦波檢查則要安排在發作7到10天之後,因為這段時間以內的異常腦波較不具意義。
  • 曾有熱性痙攣的小朋友當中,約有1/3以後生病發燒時會再發生熱性痙攣,有2%以後可能有癲癇。有些因素會增加以後癲癇的可能性,例如第一次發作屬於複雜性熱性痙攣,併有神經發育的異常,或家裡有人有癲癇的病史等等。
  • 有些病人醫生會開給間歇性抗抽搐的藥,通常建議在發燒超過38.5度時給予。是否需要長期持續給予抗抽搐的藥物則需要由小兒神經科醫師評估。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tdoctor&aid=164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