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05.追憶慈母徐太夫人百年冥誕記念文 43 唐 璉~~2018年9月號48期
2018/08/24 19:06:59瀏覽318|回應0|推薦0

追憶慈母徐太夫人百年冥誕記念文

                               43 唐 璉

也想不相思,以免相思苦;幾度細思量,情願相思苦。

我就是這般情節牽纏,盡管時光飛逝,

但永遠不能沖淡我心中對母親的孺慕之情。

每一思量,母親的一顰一笑,

每一回首,母親那模糊的身影及其神態,

以及她的一舉一動,經常出現在我的夢幻中,

現在憶起,時而溫馨滿懷,時而淚盈滿腮。

在1950年,我14歲那年,

隨父親遠離故鄉渡海流浪到了台灣,

從此,我與母親及三位可愛的妹妹斷絕往來音訊。

母徐氏,

慈祥賢淑,純屬標準型的中國傳統婦女,

個子不很高,不胖亦不瘦,屬於中等身材,

其個性非常隨和,不喜歡浮華,外出時從不打扮,

對自己的儀容,亦不重視和加以修飾。

就是因為這種個性,使她養成了刻苦勤儉持家的習性。

在子女當中對我寵愛甚深,期望尤切。

小時候外婆時常跟我們提起,

你(妳)們的媽媽忠厚老實,凡事不與人爭吵,悶在心裡,

在未嫁做姑娘時,就學會拿手的女紅。

在我小時候最喜歡吃媽媽做的菜,

只要是經過她親手做的菜餚,都是香噴噴的,色香味俱全。

但,很遺憾的是如今再也無法嚐到她老人家親手做的菜餚了。

違慈母及三個妹妹竟達四十寒暑,

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從未忘記生長的地方,

也無時無刻不在懷念家中的親人,

唉!隔著大海,不知家鄉變成什麼樣子了?

緬懷故土,夢晤親人,然終成容。

年事日增,思鄉之情,倍加殷切,但不知家鄉的親友們可好?

朝思暮想,希望能知道故鄉的消息及近況。

原以為此生無望,但由於潮流所趨,

兩岸的政府,本著人道立場,終於開放兩岸人民互相探親,

夢終於成真,不勝雀躍,時乃是政府一大德政。

故此因離太久之故,對家鄉狀況茫然,

而此時返鄉人潮洶湧奔放,

年齡稍高者,大有不見故土親人誓不休之感,

而我此時的心情亦不例外,對思念故鄉的親人更加迫切。

經海外友人到處打聽,

蒼天總算不負苦心人,

於1982年,終於有了親人們訊息,

當時我的心情及情緒的激動,是難以筆墨所能形容的。

當我趕赴台北陽明山從舅舅

徐建功老先生

手中接過妹妹們從上海轉來那封信時,

真是不敢想像,

淚水就如同黃河決了堤一樣泉湧而出。

看完信後,始知母親為思念兒子,

再加上窮困所致,

竟做出不敢想像之事,

以自殺來了斷此生。

在此我非常感謝大妹,

她竟然保留了一張母親唯一的一張照片(身分證撕下來的),

我將它放大掛在家中,使我每天都能瞻仰她老人家的遺容。

分離了四十載,好不容易兩岸政府開禁,

讓流落異鄉的遊子,得以與親友們相見。

未料,我非常遺憾,連母親最後一面都未能見到,

真所謂:「樹欲靜而風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更悲慘的是母親死後,

其骨灰竟蕩然無存,不知去向,這是何等的悲慘啊!

老天爺竟這樣的對待我,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今年是慈母百壽冥誕,特撰寫此紀念文。

每當聽到有關母親的歌詞,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由於思念情切,

在日裡,在夜裡,在恍惚的夢幻裡,

不時浮現在我左右,又忽覺在他鄉。

我時常面對故鄉的方向,大聲喊道:

「母親啊!母親,您現在在哪裡!」

撫今追昔,豈僅是感激就能報答母親恩情於萬一,

對母親的永眠,數十年來我日夜牽繫,依舊黯然神傷。

念及母親,情深似海,總希望奇蹟出現,

能找到母親的骨灰,覓一處好的環境,頤養天年是吾最大之心願也。

母親您走了,

卻留給我們兄妹無限的哀思,

午夜夢迴,憶起母親的點點滴滴,

恩情似海,千呼萬喚不再回,寸心難報三春暉,

我實在有太多的不捨,

母親!母親!

您可曾聽到不孝兒的呼喚。

親愛的母親,請您安息吧!

我和妹妹們都已長大成人,

並已成家立業,子孫們也已長大成人,

可以說均是三代同堂了,

每個家庭都過著幸福的日子,

而我們再也不是無知而長不大的孩子了,

請不要為我們操心吧,我們會把自己照顧好的。

筆墨走此,

已忍不住眼濕鼻酸。

母親啊!母親啊!

希望您在天之靈,好好地安息吧!

我們會永遠,永遠懷念您的。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motherschool&aid=11442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