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008.蓬丹專欄~讀《猶太人與世界》有感 50 蓬丹~~2017年9月號36期
2017/09/12 21:31:51瀏覽129|回應0|推薦0

1231

讀《猶太人與世界》有感    50 蓬丹

蓬丹專欄003

徐永泰在世界日報舉辦《猶太人與世界》的新書發布會,不少書迷現場買書簽售。

日前參加世界日報主辦的徐永泰新書發布會。

近數月來,洛城僑社掀起了一個「徐永泰旋風」,

好些社團爭相邀請徐博士擔綱作為活動主講人。

其實這旋風應當說從他得到牛津博士學位開始形成,

因為他是在2006年放下公司業務,再赴牛津攻讀,

當他在2010年獲經濟史博士學位已年過六十。

如此勵志的榜樣為人津津樂道,

一時之間所有已屆知命之年的叔伯阿姨們,

似乎都有了重新築夢、再度逐夢的勇氣!

徐博士最讓人服氣的還不止此。

他在事業、學業有成之後,甚至迎接了另一項挑戰-執筆寫作,

選擇探討和書寫的,

更是一般人有著諸多疑問卻又未能深究的、

具有高度前瞻性與教育性的主題。

這次發布的新書《猶太人與世界》是徐博士的第三部著作。

這個主題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沉重、嚴肅、甚至望而生畏的。

然而,

當我讀畢全書六個章節,

立論嚴謹的內文,敘事分明的段落,言之在理,讀之順暢,

非但不曾生畏,更無需辯駁,

許多關於猶太人的困惑與議題,都在書中找到了合情合理的說明與解讀,

閱罷但覺心思敞亮、豁然開朗。

從小我們就熟知了「猶太人」這個名詞,

正如永泰在自序中所言,

當我們批評某人吝嗇,總是以揶揄的口吻說這傢伙好猶太,

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明白這是個不怎麼光彩的形容詞。

筆者記得在大學時代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

書中那位以放高利貸致富、

且因仇家還不了債、強要割取他身上一磅肉的狠角色也正是猶太人。

以這樣近乎指控的內容描寫猶太人,莎翁對他們似乎也無好感。

其後,

二次大戰時被希特勒有計畫屠殺的猶太人,

雖博取了舉世同情,

但是為何他們會成為一個要被趕盡殺絕的族群?

這個人種真的如此罪孽深重嗎?

戰後生長的我們多半未經動亂,來自東方的我們多半未讀聖經,

對於猶太人的認知,

只片面而淺薄的以為他們是一個苦難、令人費解卻又備受爭議的民族,

至於前因後果,則不明其詳。

到星條旗的國度,

閱讀了諸多有關美國的歷史和新聞時,就不能不感受到猶太人的力量了。

富甲一方的猶太族裔活躍於政壇與商場,

許多科技界佼佼者亦是猶太後裔,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猶太人深切影響的環境中。

他們似乎具備著非凡的智力、耐力與行動力。

亡國兩千多年,卻並未被其他民族同化;

儘管受盡欺壓與凌辱,仍然屹立在世界的巔峰!

關於這些問題,

這部新書都做了抽絲剝繭的詳實解析,

讓我們對這個民族兩千多年來的生死存亡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猶太人終於在1948年建國以色列,

然而至今仍戰亂不斷,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成為舉世難題,

有人形容「歷史也為之流淚」,

猶太族群錯綜複雜的生存體驗固然令人浩歎,

如今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人一樣值得同情。

這部書帙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身處的世界以及其他民族的痛史,

值得置於案頭,反覆精讀,閱後也必會因著感同身受的惻隱之心,

更加禱願並期待和平的到來,

畢竟在現代的地球村,不同族裔的命運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所謂的「大和解」是人類無可迴避的責任與目標,

相信這也是作者殫思竭慮意欲表述的真理!

蓬丹專欄002

成功企業家徐永泰,58歲重新出發,62歲獲牛津經濟史哲學博士學位,

和他能幹賢淑妻子,可愛雙胞胎女兒。

感謝榮耀之聲上傳分享Jesus Loves Me 耶穌愛我 ...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motherschool&aid=10856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