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鹽埔人共同的生命印象….老醫師歐桐先生
2007/10/03 11:39:12瀏覽5705|回應1|推薦6

                                       資料提供:歐明炘   文:林素梅

       

    在鹽埔鄉,一提到『歐先生』相信每一個人都和我有相同的感動,因為他是光復後的五十多年來鹽埔人共同的生命記憶,每一個孩子都曾得到他真誠無私的醫療呵護。談起『歐先生』一定要用台語稱呼,才能深刻體會老醫師與鄉民間那份跨越半世紀的生命情懷。

      『歐先生』生於民國前一年的彰化縣,自小生活清苦,兄弟眾多,六歲喪父,十六歲時就擔負起成年人的責任,出外賺錢維持家計,少年的歐桐曾經放過牛、做過車掌、郵局送報員、大夫(醫生)司機等工作,飽嚐各種生活歷練。

青年時的歐桐,在台中博愛醫院擔任院長的司機工作,院長觀察當時的歐桐待人謙和有禮,天資聰穎,特別教授相關的醫術。經常年認真的學習,和苦讀鑽研,終習得救世濟人的醫術,考取在日本時代相當難得的西醫醫師執照,從此展開他往後五十多年的行醫生涯。

民國三十五年醫師來到屏東,發現鹽埔鄉缺乏醫生,決心定居於鹽埔鄉新圍村,成為鹽埔鄉民無人不知,無人不

識的曉的『歐先生』(註 本地方言「先生」一詞含有老師、醫生、有學意涵)。

『歐先生』熱心公益,經常參與「義診」,遇到行動不便的病人,他會毫不考慮地到病患家中「往診」,若有家境困苦的病患,他免費診斷、施藥,歐先生在吃飯時,若有病人來,他會立刻放下碗筷為病人看診,本地有一句俗語『一頓晚餐吃到關門』就是形容歐先生常常廢寢忘食為病人看診的景況。

若有病人三更半夜病痛來敲門,歐先生會馬上離開溫暖的被窩開門看診,絲毫不會顯現出倦容和不耐,他常說「為病人看病,本來就是醫生的職責,病人一定是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或求助無門,才會三更半夜找上門來,此時我若是不幫他們,病人該怎麼辦?」

歐先生還說:「半夜起床的難過是無法和病患的痛苦相比的」正是體現他醫者父母心的慈悲胸懷。

還記得小時後我父親重病在床,凌晨二、三點了,我家的門仍未閂,夜寒露重裡,歐先生風塵僕僕的提著他的醫藥箱到我家為父親看診,看完病,包好藥,藥箱一提就出門,從不開口收取醫藥費,家人從後追來,詢問費用,他看著我家徒四壁,只說:「等以後有了再給…..

在歐醫師的診所裡有一具造型十分特別的洗眼睛器具,特別令人懷念,本地曾經流行砂眼傳染病,歐先生為了替鄉民解除砂眼傳染,特地自行設計此特殊的醫療器具,免費為全鄉民洗眼睛,以防止傳染病流傳。

有趣的是:歐先生的服務不僅止於醫療,他是村民心目中的知識寶庫,許多生活上的問題都會來請教他,甚至五、六0年代出生的許多嬰兒也請他命名,我們家六個小孩都是歐先生命名的喔!  有時「往診」到了病人住所,病人卻不在,歐先生看天氣似乎要下雨了,還會自動的幫病人收拾曬在廣場上的穀物和衣服哩。

歐先生相當樸實、儉約、淡薄名利,不喜歡拍照,遇有拍照的場合總是排到最後一排,在我們蒐集的許多珍貴史料照片裡,都可以發現謙卑的歐先生的身影,總是在人群的最後一排,關照著大家。

歐先生熱心公益事業,經常贊助捐款於公共建設、救濟貧弱,例如新圍慈天宮媽祖神像就是歐先生捐獻,在村裡還流傳著一個傳說:民國五十幾年歐先生允諾捐獻媽祖神像後數日,一天清晨五點多,歐先生在診所前打掃門庭,忽有一個運木材的卡車司機問路,對方表明:有一個婦人獨自到深山裡訂了一塊刻神像的木料,並交代在某日某時到新圍十字路口尋找歐先生,此木料是歐先生購買。由於當年婦女民風保守,村人一直猜不透此婦人是誰?這件事情流傳開來,村民咸認為是媽祖娘娘顯靈,成就了與歐先生的善念奇緣。

晚年歐先生熱中於「道」的推廣,將家裡的房子空出來,作為傳道的場所,他總是苦口婆心的對人說:「身體的病痛要找醫生醫療,但精神的病痛就要靠宗教信仰和修行才能解脫阿!

先生一直維持著很抖擻的精神,到八九十歲時還照常看診,如此數十年如一日,他總是站在病人的立場著想,不求回報,因而受到鄉民的推崇和尊敬,一生行醫五十多年,也因「好人好事」被李登輝總統召見。而「真誠」「奉獻」「服務」更是歐先生一生的行醫哲學,也是『歐先生』這個專有名詞內化其中的精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6159&aid=1272856

 回應文章

住在鹽埔的小居民
謝謝歐先生
2008/01/26 23:44
看到這篇文章時,讓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小時候也曾給歐先生看過病,記得給他看病時他雖然已年老但是精神真是抖擻,現在想想還滿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