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4/19 09:44:08瀏覽991|回應3|推薦17 | |
(照片取自 USA Today。是星期二晚上在校園舉行的燭光追悼會。) 十四日星期一,美國維琴尼亞理工州立大學發生槍殺案。二十三歲的四年級生在清早,先在宿舍殺了兩個人,然後回到在另一棟宿舍自己住的寢室,打了一個小包,裏頭有照片、錄影帶、和自白書,走到郵局,把小包寄給 NBC 。然後拿了兩支手槍,到工學院的一棟辦公室及教室大樓,反鎖了大門之後到二樓,從一間教室到另一間教室,一共在三間教室槍殺了三十個人之後,自己引彈自殺。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謀殺案。 星期一我正好一整天開會,這麼大的新聞居然都不知道。一直到傍晚,在紐約念研究所的老大打電話回來,才知道發生了大慘案。聽了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是趕緊找在哥倫布市念書的老二,確定他沒事,才放了顆心,這大概是爲人父母的直覺反應吧。就像看到別人掉了皮包,趕緊摸摸自己身上的皮包,確定了沒丟,才放心。 事發後,新聞報導說,學校當局在早上的槍擊案發生後,並沒有馬上通知老師及學生,也沒有下令停課。一直到兩個小時後,才發電函給全校師生,告知早上在宿舍發生的血案。只是為時已晚,學生們都已經上課的上課,出門的出門。半個鐘頭後,兇手即胸有成竹地進到工學院大樓,殺了三十個師生。 校長解釋說,他和校警討論的結果,認爲早上的槍殺案是個別事件,是學生私人糾紛引起的,而且警察研判兇手已經遠走高飛,再加上當時正好是清晨上班上學的時間,沒有好的辦法能夠向所有的師生預警,因此決定先不發警報。校長還說停課又發了警報後,他擔心有的學生到處亂跑,反而更容易出事。 不滿校長這個決定的人當然很多,但是美國人還是很厚道,在沒有更詳細的資料之前,不願意馬上對校長的做法下判斷。我個人的感覺是這位校長是舊式的權威型的領導者,他不完全信任學生的判斷,擔心給學生太多資訊,反而害了事。爲了學生的好,他寧可拖延隱瞞。不過這位校長已經請州長成立獨立調查團,對校方的處置展開檢討。 這次的兇手,九歲時跟隨著父母親從南韓移民到美國的。一般美國人沒有在兇手是亞裔事上大做文章,焦點大都集中在兇手孤僻的個性上。 我在想,幸好這事沒有發生在台灣,否則不知道會被媒體政客抄作成什麼樣子。我多麼希望台灣老百姓能用自己的腦袋先思考,不要老是被媒體政客牽著鼻子走,動不動就跟著起哄,藍綠帽子四處送。我期望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 台灣會更好之十四 >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