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字體:
訪客簿  我要留言 共有 35 則留言
☆ 本部落格訪客簿 歡迎會員留言唷!
頁/共 4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19 10:28
研究倫理與IRB (Internal Review Board)

研究方法中要完成與研究倫理與機構內部審查委員會(Internal Review Board, IRB)的課程,這個課程是由The Collaborative Institutional Training Initiative(CITI)所規劃、建置與提供,美國有許多大學或學術機構都與這個機構簽約使用其所提供的課程讓校內的研究人員或研究生了解目前研究倫理或相關法規的要求。這個機構有提供兩大類的基礎課程,一種是針對臨床研究或動物實驗,另一大類是社會科學與行為的相關研究。

醫界對於以人為對象(human subject)的研究倫理的重視應該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紐倫堡大審開始的,因為德國納粹政府在二次大戰期間在集中營利用猶太人囚犯或戰俘進行許多罔顧人道的醫學實驗,引起西方社會的撻伐,在對參與這些殘酷醫學研究的醫師及科學家加以定罪之際,西方醫界並進一步反省研究倫理的準則或界限在哪裡?因此制定出「紐倫堡守則」(Nuremberg Code),重點內容包括:

1. 告知後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必要性
2. 在人體實驗之前必須先進行動物實驗
3. 研究的風險只有當其預期利益夠大時才有正當性
4. 唯有具備一定資格的科學家才能執行研究
5. 研究可能造成的生理與精神的痛楚必須加以避免
6. 若預期到可能會引起死亡或導致失能時,研究便不可進行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08/19 10:37 回覆:

3

除此之外,The Belmont Report還強調研究及學術機構設置審查以人為對象的研究的委員會(IRB),對相關研究進行客觀且獨立審查的機制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對研究者來說,完成研究的誘因或壓力實在太大了,因此若沒有客觀的第三者審查機制存在的話,經常會導致研究者不擇手段去進行研究。這有點像是學術權力的制衡作用,以免讓學術權過度擴張,造成對參與研究者權益的損害。

目前美國對參與研究者的保護主要規範是根據聯邦法規第45條的第46節(Title 45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Part 46, 45 CFR 46),這是由衛生及人群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根據The Belmont Report的內容所制訂的條例並負責執行,一般稱為保護參與研究者的共同條例(Common Rule)。後來在此共同條例之外,還加入三個部分,分別是針對孕婦、滿三個月的胎兒及未滿月的新生兒、受刑人、與未成年兒童訂定更特別的保護規範。

45 CFR 46主要在規範與要求學術及研究機構IRB的設立與運作準則,比如告知同意的過程與文件要求,IRB的委員條件,甚麼樣的研究必須由IRB全體委員審查,甚麼情況可以快速審查,甚麼情況可以免審查,甚麼情況可以不用取得告知同意的文件或記錄等等(當研究對參與人的風險很低,但告知同意文件的存檔有可能會洩漏參與者隱私的情況)。這個通用條例提供美國學術界進行涉及以人為對象的研究審查的基本準則,但各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與考量增加更細的IRB規範或運作條文。像我目前就讀的VCU是相關科系的研究計畫(包括碩博士論文研究)都必須提報到VCU的IRB,IRB會看每個研究計畫的內容決定是免審查、快速(小組)審查或大會審查。以我們醫務管理研究所來說,我們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使用現有的資料(從其他機構取得,且大多是公開的機構資料、或是匿名的個人資料),並不是透過問卷或訪談等與人有直接接觸的方式收集研究資料,照理說已經不屬於以人為對象的研究,但是流程上還是都要提報到IRB,再由IRB決定需不需要審查,而不是由研究者自己判斷決定。

網路上完成的這個課程包括10個單元,除了有研究倫理與法規的發展歷史、內容之外,還有如何評估研究的風險、告知同意的流程與規範、對參與研究者的隱私與祕密的保護措施、涉及受刑人、兒童的研究、在公立小學及國中進行研究的相關規範、以及從事國際研究與網路研究的相關注意事項等。

該網站有提供免費的課程給國際研究者了解的基本課程。有興趣的話可以造訪或加以利用。網址是:https://www.citiprogram.org/announcementview.asp?language=english&announcement=15

這篇文章是根據CITI提供給VCU的社會科學與行為相關研究的IRB基本課程內容所撰寫的。
如果您想進一步參考CITI的內容,可以造訪以下的網址,註冊(應該是不收費的),應該可以看到較詳細的資料。這部分是CITI提供給國外研究者瞭解IRB與研究倫理相關議題的課程,希望有幫助。
https://www.citiprogram.org/announcementview.asp?language=english&announcement=15

引自  http://thchou.blogspot.com/2008/04/irb-internal-review-board.html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08/19 10:33 回覆:

2

紐倫堡守則對象僅涉及對非(臨床)治療類的人體研究(即純粹的醫學研究),並且沒有法律約束效力。像美國的學界認為該守則主要是用來譴責並對納粹的醫師及科學家定罪,而且認為這些原則早就是美國學界公認及接受的信條,所以紐倫堡守則並未發揮太大的作用。

後來世界醫師公會在1964年根據紐倫堡守則制訂一份研究倫理守則,即「赫爾辛基宣言」(Declaration of Helsinki),這份宣言重要之處在於要求醫學期刊必須審查研究論文是否有符合宣言的內容,而且設定了設立機構內部審查委員會(IRB)的步驟。

1966年由Henry Beecher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上的一篇文章,舉出22個由知名的研究者所進行,並發表在重要的期刊上,卻有嚴重倫理爭議的研究實例,點醒了美國學界這個問題的存在事實與嚴重性。在這之前,美國學界普遍有一個迷思認為違反倫理的研究只會發生在納粹政權上面。

但真正引發美國採取法規去規範研究的導火線,是在1932年到1971年間,美國公共衛生服務所進行的一項梅毒病人的追蹤研究計畫,本來該計畫的目的是希望讓美國黑人能獲得有效的梅毒治療方法,可是後來治療研發經費被刪除之後,該計畫變成追蹤梅毒病人病史的研究。為了讓這些黑人個案繼續接受追蹤,研究人員可說用盡威脅利誘,不僅沒有告知同意的過程,甚至與個案當地的醫師聯合欺騙個案,且不提供必要的診療給個案,導致28位個案死亡,100名個案失能,以及19名個案感染梅毒。

不只有醫療或公衛的研究發生問題,許多社會科學的研究也有違反倫理的事件發生。1953年有研究人員為了研究陪審團的互動與討論,竟偷偷進行錄音。1963年有一個研究找志願者來擔任老師,並由研究人員冒充學生。研究人員欺騙這些志願參與研究的人說這份研究是要探討學生的學習與記憶,若學生學習不佳,他們就要用電椅處罰學生,當然這些由研究人員冒充的學生就故意表現得很不好,老師便用電椅處罰(事實上電椅上沒有通電,學生的痛苦也是裝出來的),結果竟然有大半的老師竟將電量增加到超過致命的電力程度。當研究結束這些老師被告知真相時,有多位老師開始覺得既氣憤又自責,引發情緒上的問題。1970年有一份探討同性戀者行為的研究,研究人員設法取得同性戀者的信任,並表示願意為他們把風,藉此偷偷觀察並記錄他們在公共場所進行的性行為。研究者還偷偷追蹤這些同性戀者,最後在個案所住的社區發問卷調查,收集這些社區的「社會健康」資料。1973年一項研究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一部分參與學生擔任犯人,另外的學生擔任監獄守衛,由守衛對犯人進行身體與精神的虐待,結果當有學生出現不適、情況開始不對勁時,研究主持人卻未馬上喊停,任情況愈演愈烈,經過6天才結束。

由於這些案例的發生,美國在1974年制訂國家研究法案"National Research Act of 1974",設立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 of Biomedical and Behavior Research(生醫與行為研究的參與人保護委員會);並且要求有接受美國衛生、教育及福利部門研究計畫補助,從事以人為對象的研究的機構必須設立IRB。

雖然如此,一直到1990年代末期,在美國都還是有一些違反倫理並造成參與研究的個案嚴重傷害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因此美國社會及政府在21世紀一開始便更加要求學術機構必須落實IRB的運作,並要求機構對所有研究人員提供相關的課程,並將此列為重要的評鑑項目。

前面提到的「生醫與行為研究的參與人保護委員會」在1979年完成一份以人為對象的生醫與行為的研究倫理報告,稱為The Belmont Report。這份報告提到涉及到以人為對象的研究必須考慮到三個倫理的面向:

1.對人的尊重(respect for persons),這是指不可以把人當成達成研究目的的工具,而必須尊重人的自主性與決定權。具體的原則包括參與者須有了解研究的過程與結果的能力,並且是完全自願性的參與,而且有絕對的自由能夠隨時退出研究,絕不可受到外力(利害關係或脅迫)的影響。在這些原則下,告知同意的過程與文件記錄就很重要,同時對參與研究者的隱私的保護,以及對於行為能力受限的人(如兒童、青少年、服刑人),都必須要有特別的保護措施。
2.出於善待原則(beneficence):在此原則之下,研究者必須盡可能降低研究參與者受到傷害的風險,並使得研究能夠產生的利益盡量達到最大。這裡所說的傷害不僅包括身體上的,也包括任何可能導致研究參與者心理的、精神的、社會的或經濟上的傷害;利益則包括對研究參與者、其他人或整個社會所帶來的利益。根據這個原則,如果研究者可以從其他非研究的活動取得所需要的資料,則應優先考慮;研究所帶來的風險必須合理地小於所可能產生對研究參與者與增進知識的重要性的利益;研究人員必須嚴守替參與研究者保密的承諾,後續的資料保存必須非常嚴密;以及若研究可能對具有對參與者造成一定程度傷害的風險,研究人員必須在研究過程中採取確保參與者安全的措施。
3.正義原則(justice):對參與研究者必須公平,不能為了貪圖方便,而去利用特定的弱勢對象(如受刑犯、病人、社經地位較低的人等);如果研究會對參與者帶來可預期的利益,那選擇參與個案時也不能有特定的偏好,必須在研究者可以接觸的範圍內,讓所有相關的個案都有相同的參與機會。比如如果某種新藥實驗極有可能成功治療某種罕見疾病,那研究者不應該只開放給他所喜歡的病人參與實驗。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08/19 12:01 回覆:
http://www2.cch.org.tw/IRB/Table_01.aspx?ImgType=1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03 21:17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08/03 21:19 回覆:

廚師供餐作業流程注意事項(Ghp2)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題目 : 廚師供餐作業 注意事項 ( GHP 二 ) 檔案整理 : 陳 淼主任
  2. 課程內容 (食品製造業 )
    • 製程及品質管制標準作業程序書
    • 採購驗收 標準作業程序書
    • 廠商合約審查 標準作業程序書
    • 食品添加物管理
    • 食品製造流程規劃 標準作業程序書
    • 防止交叉污染 標準作業程序書
    • 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侵入預防 標準作業程序書
    • 成品半成品之檢驗 標準作業程序書
    • 留存樣品試驗
  3. 課程內容 (餐飲服務業)
    • 製程及品質管制標準作業程序書
    • 採購驗收標準作業程序書
    • 廠商合約審查標準作業程序書
    • 前處理
    • 製備
    • 供膳
    • 食品製造流程規劃標準作業程序書
    • 防止交叉污染標準作業程序書
    • 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侵入預防標準作業程序書
    • 成品之確認標準作業程序書
  4. 採購驗收 標準作業
    • 重點
    • 建立廠商資料
    • 限定廠商資格
    • 建立原物料採購驗收標準
  5. 採購驗收 標準作業
    • 目的
    • 確保採購的原物料符合衛生安全及品質要求,進而確保成品的品質良好及衛生安全
  6. 採購驗收 標準作業
    • 規範
    • 限定廠商合法資格
    • 制定廠商資料
    • 確認原物料來源安全
    • 供應商評鑑
    • 制定採購驗收標準
  7. 驗收標準 驗收區實景 蔬果專用 禽畜肉專用
  8. 冷藏食材驗收
  9. 冷凍食材驗收
  10. 產地證明
  11. 驗收紀錄
  12.  
  13. 廠商合約審查
    • 重點
    • 訂定合約保證品質安全無虞
  14. 廠商合約審查
    • 目的
    • 確保廠商供應原物料的準時性、品質與衛生安全符合要求。
  15. 廠商合約審查
    • 規範
    • 合約內容重點 配送時間、品質與衛生、
    • 罰責
  16.  
  17. 食品添加物管理
    • 重點
    • 避免化學性危害
  18. 食品添加物管理
    • 目的
    • 避免食品添加物濫用、誤用,或使用非法添加物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19. 食品添加物管理
    • 規範
    • 造冊管理
    • 庫管原則 先進先出
    • 使用規範
  20. 前處理
    • 重點
    • 前處理各項作業規範
  21. 前處理
    • 目的
    • 各項食材切割、分類與再次檢視品質符合衛生標準
  22. 前處理
    • 規範
    • 清洗 分槽 or 分時
    • 解凍 冷藏 ( 溫度、覆蓋、標示 ) 、流水
    • ( 水質、覆蓋 ) 、常溫 ( 時間、覆蓋 )
    • 分割 刀具、砧版
    • 醃製 溫度、有效期限
  23. 有效期限 有效期限
  24. 有效期限
  25.  
  26.  
  27. 製備
    • 重點
    • 雙 T 掌握
  28. 製備
    • 目的
    • 掌控食物製備時的溫度和時間,以確保食物安全衛生
  29. 製備
    • 規範
    • 烹調 溫度、試味、試溫、分批、覆蓋
    • 冷卻 時間、溫度
    • 貯存 溫度、有效期限
    • 復熱 溫度、次數
    • 作業工具
  30.  
  31. 供膳
    • 重點
    • 找出可能污染食物者並防範之
  32. 供膳
    • 目的
    • 防止製備後的食物遭受污染
  33. 供膳
    • 規範
    • 供膳人員 服裝儀容、端菜動作
    • 餐具 裂縫、破損
    • 配膳區
    • 顧客 寵物、服裝、外食
  34.  
  35.  
  36.  
  37.  
  38. 食品製造流程規劃
    • 重點
    • 有效區隔不同清潔要求的工作區域,規範人流與物流動線,降低因人造成的污染。
  39. 食品製造流程規劃
    • 目的
    • 使食品製造流程符合法規,避免在製造中遭受污染
  40. 食品製造流程規劃
    • 規範
    • 依清潔程度分區
    • 明確規範製造流程
    • 規範各流程作業要求
  41.  
  42. 防止交叉污染
    • 重點
    • 防止不同製程的食物間相互污染以及作業人員對食物的污染
  43. 防止交叉污染
    • 目的
    • 規範作業衛生條件,防止食物間交互污染
  44. 防止交叉污染
    • 規範
    • 工具 ( 容器、刀具、砧板、抹布 ) 分色分區管理
    • 人員作業規範 傷口、病症、噴嚏
    • 、口罩、廚衣帽鞋
  45.  
  46.  
  47.  
  48.  
  49.  
  50.  
  51. 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侵入預防
    • 重點
    • 防止化學性、物理性危害侵入食品
    • 目的
    • 規範廠區內所有作業保持良好衛生條件,防止化學性、物理性危害侵入。
    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侵入預防
  52. 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侵入預防
    • 規範
    • 使用工具
    • 存放位置
    • 清潔藥劑專人專櫃管理
  53. 領用回收紀錄表 量杯
  54.  
  55. 成品半成品之檢驗
    • 重點
    • 入、出廠前的最後檢視
  56. 成品半成品之檢驗
    • 目的
    • 了解廠內所採購之半成品及所生產成品的衛生狀況,以作為選擇廠家、更正製程或決定重要管制點之參考
  57. 成品半成品之檢驗
    • 規範
    • 檢驗標準
    • 檢驗時機
    • 異常處理程序
  58. 留樣保存試驗
    • 重點
    • 留存樣品釐清責任
  59. 留樣保存試驗
    • 目的
    • 留存提供餐飲發生疑似食品中毒案件時的檢驗求證樣品,以釐清責任歸屬。
  60. 留樣保存試驗
    • 規範
    • 保存時限
    • 製放地點
    • 異常處理
  61. 感謝您的參與!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6/03 11:43

樣本數規劃初探~林星帆顧問整理 (Sample size & power analysis)

從事統計顧問的這幾年來,常常與各種統計程度不一的客戶諮詢,有的是剛接觸統計的學生、有的是已頗有底子的研究人員、甚至有些是研究資歷豐富的大學教授,但令我頗驚訝的是,他們常常會有一個迷思:「樣本數是不是越大越好?」,大家普遍會這樣子認為是因為「樣本數越大越容易有顯著的結果!」。

其實這真的是一個極度錯誤的觀念,但要對於這件事情要作釐清還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任務,困難之處是在於它不是瞭解一個名詞後就能通盤理解的概念,它必須先瞭解一系列的專有名詞並且逐一解析其中的關聯。因此在我這篇文章之中將只是嘗試把這幾個專有名詞作解釋,並且盡量把它們與樣本數的關係作一個清楚的交代,要徹底瞭解還是必須尋找專書來研讀,至於樣本數的專書其實有不少本,在本文最後將會介紹其中的經典之作。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06/03 11:43 回覆:
影響樣本數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顯著性」、「統計檢定力/或統計考驗力」、「效果量」、「統計方法」,其中最後一個統計方法在本文則只是舉最簡單的「獨立樣本T檢定」為例,因為採用不同統計方法時(例如迴歸、變異數分析)的程序都很類似,只是不同統計方法的「效果量」都不同,像T檢定是用Cohen’s d,迴歸是用大家熟悉的解釋力(或稱決定係數)R2,以下就針對各專有名詞作一個介紹。

介紹之前,在這邊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告訴大家,既然要作推論統計,就代表我們無法取得整個母群體的資料,因此我們才要抽樣並且嘗試推論結果到母群,因此「母群體的結果永遠不得而知」,假使我們的研究假設是「男生的女生的分數顯著不同」,因此如果只要你沒有作普查就永遠無法100%確定研究假設,因此近代統計學家所謂的假設考驗就是會設定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研究假設是錯的」,意思就是男生跟女生的分數是無顯著差異的,第二個條件是「研究假設是對的」,意思就是男生跟女生的分數是有顯著差異的,因此我們立刻須馬上再回顧一件事實:真正母群體的結果我們是無法得知的(除非作普查)。

一般我們最常看見的「顯著性」(singificance or p value) 就是第一個條件為真之下,也就是男生女生無差異的情形之下,我們收集回來的樣本資料卻顯示p值小於0.05,因此我們就推論並且宣佈男生女生是有差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是錯誤推論結果,這叫做型一錯誤(Type I error);顯著性(p值)相信大家可在每一篇量化研究上看到作者報告,但另外一種「錯誤」也非常的重要,但目前為止還沒有被所有期刊文章列為必須報告的數值,它就是「統計檢定力或統計考驗力」(power),它是第二個條件為真之下,也就是男生女生有差異的情形之下,我們收集回來的樣本資料也正確顯示p值小於0.05,因此我們就推論並且宣佈男生女生是有差異的,這個時候我們是正確推論結果,這叫做統計檢定力,但如果我們收集回來的資料顯示是p值大於0.05因此我們宣佈男生女生是無差異的,這就叫做型二錯誤(Type II error)。

因此數十年以來,量化研究都太過於強調型一錯誤,不過近十年來心理學領域的期刊已經開始規定必須報告型二錯誤或統計檢定力,一般說來大家都根據Cohen(1988)的建議,將型一錯誤容忍值定為5%且型二錯誤容忍值定為2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得到的樣本資料所推論的p值小於0.05且power高於80%時,通常這樣的結果都是能夠被接受的,因為兩個類型錯誤發生機率都蠻低的就代表不管母群體結果為何,推論的結果的犯錯機率都是低的,因此我們會對這個結果非常的有信心!

再來則是介紹「效果量」(effect size、簡單ES),先以統計術語介紹:「樣本資料所得到的差異是幾個標準差」,再來以T檢定舉例以幫助大家理解,假使我們要比較男生與女生分數的差異,結果抽樣回來的結果顯示男生平均數55分且女生平均數為50分,非常剛好地男生與女生的標準差都是10分,此時根據效果量定義為「樣本資料所得到的差異(男生減掉女生為5分)是幾個標準差(標準差為)10分」,因此答案為5分除以10分 = 0.5,但是因為我們已經除以標準差,就代表我們已經將變項「去掉單位」,大家可注意到一個訊息:「效果量跟樣本數完全沒有關係」,大家可注意到剛剛d = 0.5的計算完全沒有考慮樣本數,因此即使兩個研究,前者樣本數1000人且d = 0.2,後者樣本數100人且d = 0.5,此時若宣稱後者的效果大於前者的效果,這句話是成立的。

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型一錯誤5%、power=80%),若事先估計的效果量越大(例如d = 0.8,則所需的樣本數越少,因此此時可知「顯著性」、「統計檢定力」、「效果量」與「樣本數」此4者之間的關係是互補的,當我們確定其中3個項目時,就能決定第4個。如果我們跟之前別人類似的研究而預估d = 0.5,且我們希望型一錯誤5%、power=80%,那麼我們就能決定需要樣本數為多少人,而且通常這是在作研究之前就計算的,這叫做「planning sample size a priori」;也很常見的一種情形是,我們已經做完研究了,但我想知道我達到多少統計檢定力,例如我所得到的d = 0.2,實際的p值=0.01,事實上我收的樣本資料為100個人,那麼此時我們就能計算統計檢定力是否達到80%的門檻,這叫做「compute achieved power as a post hoc」,而且如果是實驗性研究,假設只得到70%的power,那麼我們還可以知道還要多少樣本才能達到80%的門檻,甚至實驗可以繼續收集樣本!

由以上幾段的介紹可知,樣本數計算方式的確頗為繁複,但只要瞭解這幾個專有名詞,然後拜讀Cohen(1988)的經典著作,該書沒有什麼困難技術性細節,每一個概念都有很多個實例計算作示範,非常值得閱讀,詳細書目如下:Jacob Cohen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second e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希望各位讀者之後閱覽量化研究文章時,除了注意顯著性是否小於0.05,我們同時也要注意到作者是否有報告「一開始他的樣本數是如何決定的」 、「作者得到的統計檢定力有無達到80%」、「效果量大還是小」等等其他重要的指標,以免我們得到顯著但無檢定力且效果小的結果還不自知。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4/29 10:54

最「費解」的偷情

有一個海邊的村落,村裡大部分男人時常出海很久不在家。村裡的女人幾乎每個人都有偷情,但在偷情後又會去找神父告解。

過了一陣子後,神父建議那些女人:
「以後我們把偷情這兩個字叫做跌倒,只要說[跌倒]我就知道了!」

後來,老神父退休了,他走之前特別交代村長要把[跌倒]這兩個字的意思轉告新神父,但新的神父上任後,村長卻忘了告訴新神父這件事。

女人們還是一樣去找神父做告解,每天都有人跟神父說我今天跌倒了。因為跌倒的人實在太多了,於是神父去找村長,他建議村長要加強道路建設,免得太多人常常跌倒。

沒想到,村長聽了卻哈哈大笑。神父不明所以,看村長笑得那麼開心,就很生氣地說:
「你笑什麼!村長夫人這個星期已經跌倒3次了!」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4/28 15:26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04/28 15:26 回覆:

My best friend gave me the best advice
我最好的朋友給了我一句金玉良言

He said each day's a gift and not a given right
他說每個日子都是上天的青睞,並非任你採摘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leave your fears behind
切勿馬虎以待,放下你的恐懼

And try to take the path less traveled by
並在人煙罕至的道路上,向前邁開腳步

That first step you take is the longest stride
這跨出的第一步就是最大的進展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Tomorrow was too late
明天就太遲了

Could you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
你能否跟昨日告別?

Would you live each moment like your last?
是否分秒不留遺憾?

Leave old pictures in the past
不再看氾黃的照片

Donate every dime you have?
捐出所有你有的財產?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Against the grain should be a way of life
逆流而上本該是生活姿態

what's worth the prize is always worth the fight
那些值得擁有的,值得你為它奮鬥

Every second counts 'cause there's no second try
分秒必爭,因為沒有所謂的重來

So live like you'll never live it twice
所以要活得燦爛精彩

don't take the free ride in your own life
別在自己的人生裡旁觀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Tomorrow was too late
明天就太遲

Could you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
你能否跟昨日告別?

Would you live each moment like your last?
是否分秒不留遺憾?

Leave old pictures in the past
不再看氾黃的照片

Donate every dime you have?
捐出所有你有的財產?

Would you call old friends you never see?
打電話給失聯的親友?

Reminisce old memories
追憶當年

Would you forgive your enemies?
你是否願意原諒你的死敵?

Would you find that one you're dreamin' of?
你是否會去找心中所想的那個人?

Swear up and down to God above
做出承諾,敢做敢當

That you finally fall in love
承認你終於愛上了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Would you make your mark by mending a broken heart?
你可願為修補一顆受傷的心,藉以這一世的留念

You know it's never too late to shoot for the stars
你知道,完成目標永遠不嫌晚

Regardless of who you are
無論你是誰

So do whatever it takes
放手一搏吧

'Cause you can't rewind a moment in this life
因為生命的片段不能夠倒帶

Let nothin' stand in your way
忽視一切障礙

Cause the hands of time are never on your side
因為時間從不會為你停擺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Tomorrow was too late
明天就太遲

Could you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
你能否跟昨日告別?

Would you live each moment like your last?
是否分秒不留遺憾?

Leave old pictures in the past
不再看氾黃的照片

Donate every dime you have?
捐出所有你有的財產?

Would you call old friends you never see?
打電話給失聯的親友?

Reminisce old memories
追憶當年

Would you forgive your enemies?
你是否願意原諒你的死敵?

Would you find that one you're dreamin' of?
你是否會去找心中所想的那個人?

Swear up and down to God above
做出承諾,敢做敢當

That you finally fall in love
承認你終於愛上了

If today was your last day
假使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

頁/共 4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