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19 13:47:45瀏覽599|回應0|推薦7 | |
最近看了一部有關 “多重人格分裂症” 的電影,片名叫 “致命ID” (Identity)。看完後,心中有無限的感慨,認為孩子那幼小脆弱的心靈,真的需要大人的愛與關懷,否則其純真的世界會因無法分辨現實中遭逢的事件,而逐漸扭曲其人格。 本片雖然有點血腥暴力,不適合兒童和青少年觀賞,但喜歡看驚悚片的成人們,能從片中完整的劇情呈現,醒覺到 “兒童受虐或有精神性創傷的行為” 將導致其具有毀滅性的悲劇人格。我想,對成人來說,此片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可以藉此了解不試圖理解孩子的心,而敎導方法失當,是會造成駭人的結果。(也許孩子外表看起來十分安靜柔順,內心卻是情緒翻湧,無法排解壓力)。 片中殺人犯的精神科醫師認為他是一位患有 “多重人格分裂症” 的病人,因為童年時期他那小小心靈無法承受生活上不願面對的壓力,所以為了與負面的情緒抗衡,他自身產生十種不同的人格,有女明星、一對新婚夫妻、一家三口 (爸爸+媽媽+小男孩) 、金髮犯人、假警察、過氣警探和想回老家種果樹的女人)。所以人不是現實世界的他殺的,而是其中一個殘暴的人格下手的。 現實中的精神科醫師,以及虛幻世界裡具正義感的警探想要共同努力,讓那位善良純真的女人成為患者唯一的人格,但結局卻事與願違,且令人錯愕。因為剩下的人格就是那超暴力殘忍的人格—看似天真卻滿懷鬼胎的小男孩。 雖然 “多重人格分裂症” 的患者並不多,但美國曾有一位因患此病而犯罪被捕的案例,即《24個比利》此書的主角。總而言之,每一個兒童的內心抗壓程度都不同,各自也會有其形形色色的脆弱層面。如想真正保護協助他們成長,就必需多和他們談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溝通事情,避免以成人的眼光給意見,否則尚未成熟的心靈,是容易因無法被至親了解而導致想法偏激,與家人漸行漸遠。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