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樂自在(4)
2007/03/31 12:25:53瀏覽102|回應0|推薦0

德慧行程是?如何長守富貴? 或躍在淵是?

一. 前言:

生命的奮進每次一小條,應該有打氣的作用,玄珠說重複了,便砍掉一些. 孝悌篇談到諸侯之孝,如何高而不危?如何滿而不溢?如何長守富與貴?  靜坐欄也太長了,回應玄珠.南宮易,也簡縮一些. 論語篇則講到孔子生命的德慧成長過程,每一次都是生命的大改變,值得大家參考.  乾卦九四爻講什麼呢? 個人的解述也希望對大家有助益. (傳統文化可以造就各方位的達人)  
                                         


二. 生命的奮進: (1)君子如行善,禍亂便止斷。(2)放棄擔當,必被淘汰。(5)裹傷且養且再戰,風雪朝陽萬重山。(9)總要感受沒有依托假藉,人生方不退落。(11)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12)續則成聖, 不續則凡。(14)平靜的英武(不怒 . 寡欲 . 靜默祈禱__涵養如聖雄甘地)(15)志,天人之樞紐。志未立定,那有功夫。(18)硜硜自守,雖無敗行,何補人群。(21)生命心靈常流注於未來,不宿過去, 不住現在.(22)一切大本大源之所在,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國人.(23)沒有確定的人生觀,遇到挫折危險,意志便會動搖.(24)君子人善補過.(25)有向上之心,幾乎任何學問皆可自學.


三.孝經卿. 大夫章第四(孝悌篇26):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此卿大夫之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譯):不是先王(國家)所規定的禮服不敢亂穿, 不是先王所規定的禮法言論不敢亂說, 不是先王的德行, 不敢去做. 因此, 不是禮法不說, 沒有道理不行. 嘴巴不自作聰明發表意見, 身體也沒有自以為是採取行動. 所以,言論傳遍天下沒有差錯, 行為傳遍天下沒有怨恨討厭. 這服.言.行三樣齊備,然後祿位可保,可以祭祀宗廟,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詩篇說,早晚勤奮不敢鬆懈,來盡事君王一人(國家).   (解):卿 . 大夫是爵位, 次於諸侯. 天子有卿大夫,諸侯也有卿大夫,他們是輔佐大臣,相當於現在的部會首長,而上大夫為卿. 這服.言.行,都是遵照先王先聖的禮節.制度.德行,所以沒有差錯.怨惡,而天下.國家也安定平穩了.

 

   
四 . 靜默:(一) 習閒:...安閒自在。 (二).從容入坐:...沒有做什麼.有雜念不管它 .自然. 習慣。(三)啟覺:... 自然.習慣.自然有覺,覺在靜坐. (四)渙:...自然鬆渙。  (五)道心:(1)(每次先複習之前,眼睛未閉)再合眼做: a:被覺意識有覺知 b:向鬆渙的方向走(2)心不住相,如如不動:(對境無心--讓覺獨立出來,覺.被覺很清楚分出來,習慣後面的覺,覺在靜坐,到無所謂覺.不覺.)(3)環境意識: a:眼睛閉起,週遭環境可以在意識裏面(小學時上學途中常數電線干,眼睛閉著走路,默數幾步,可以走到) b:腦裏有此意識,週遭環境可以出現,愈來愈大,往外自然鬆渙散開(意識鬆渙,離意念中心更遠).(4)天空意識:天空有意識,一直向上向外,自然和外在結合在一起,不是腦裏做什麼,也不是空空,是一個方向,一個習慣.(5)道心靜坐: a:環境與天空立體上去,周遭和天空有意識. b:前囟(後囟是頭髮螺旋分叉處,有凹陷,前囟在前,凸的)一直上去天空(似探照燈),不知有多遠有一個意識,讓它習慣,更明顯,更熟習. c:能獨立出來. d:是更長遠的靜坐基礎,更穩定. (6)獨立出來的意識在靜坐,習慣.明顯.自然.什麼都沒有做,更是丟開沒有管,沒有干擾,直接向道心方向走.(每大段坐八到十二週時間,每小段兩週時間,依序(勿跳過)由第一段習閒二週,從容入坐八到十二週,啟覺八到十二週…) 



五.論語為政篇(21):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譯):孟懿子問孝道,孔子回答說:不要違背.  樊遲替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問孝道,我回答說,不要違背.  樊遲說:怎麼說呢?  孔子說,父母在世以禮事奉,過世以禮埋葬,以禮祭祀.(解):孟懿子是魯國三家掌權的大夫之一.孔子回答無違,而孟懿子便沒有繼續問下去,看起來這回答他滿意了, 但孔子只回答一半而已,另外一半則要樊遲轉告,基本上不違逆父母是對的,但若父母的做為不合禮,做子女就不能挺到底了,反而要規勸了.孔子講這個禮字,似乎凸顯孟懿子有行不合禮的地方,貴族而不知禮,影響層面就很大了.         

  

六.乾卦(16)九四爻小象(一):或躍在淵,進無咎也.(二)或躍在淵,自試也.(三)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譯一):或躍在淵,就是前進沒有問題.(譯二):或躍在淵,就是自己的嘗試.(譯三):或躍在淵,就是乾道開創纔能改革.  (解):進無咎,還要參考九三反復道,既反復道矣,還要前進沒有問題,這前行是不輕進的,這不只是一個人的意志而已,還要考慮環境.形勢.天理.人心.德行.經驗.時機諸多問題. 這自試是生命的悠遊空間,要培養成進可受命,退不失己的涵養.  而乾道乃革(時),我們要參考進無咎(合道).自試也(行事).以及九三小象辭與時偕行(時).  既然已合道進無咎,又能積極的行事自試,可受命可退守的生命悠遊,還要配合時機,與時偕行,而乾道的大開創纔可以逐漸改變.  (想學易經傳,每週日九點到十點半,北市社教館,二樓電化教室,免費教授) 附1:每天用電腦4-6小時,三年後得到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多26﹪. 勿食垃圾食品 請吃有機蔬果食品 勿製造污染 勿晚睡 多散步 多問候(很雞婆)

********************************************************

一.習閑五步(如前),是每天隨時要做的,意識可以很深,健康可以改善,是大鎮定.大學養 之基礎.先做幾天再講靜默方法.

二.很多人不知改善自己狀況,內心掙扎,折磨自己,直到老死,一生莫明所以. 是否,內心有一股衝動,一定要改善自己.   多向人請教,多讀古聖經典,向良心.向大自然學習,抱著每天.或時時進步一點,將可以達到從容坦蕩安適之境地,我們內心是否有一股衝勁要突破呢?我相信,立志要進步,就能進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