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9/05 02:12:18瀏覽437|回應0|推薦1 | |
八月底一則七十三歲胡姓美國華僑返臺,搭乘新竹市公車時促請坐在博愛座上的清華大學鄭姓學生讓座,竟遭辱罵反嗆、揮拳毆打的新聞,在媒體、網路的推波助瀾和加油添醋下,話題居然能延燒一整個禮拜?這不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嗎?如果連這樣是非單純的狀況都被炒作得如此複雜,那末難怪臺灣老是處在交互謾罵、彼此批評、爭相指責的推諉、逃避、仇視之中,讓人既無力又煩躁! 非老、弱、殘、疾者霸佔博愛座就是不對!但跟清華大學的身分何干?學識越高,自我要求應相對變高;權力越大,擔負責任亦相對增大。這樣的標準其實沒有錯,不過媒體也太刻意強調清華大學了吧?彷彿如果是真理大學或長榮大學的學生不讓座就是常態、見怪不怪似的,這種拿名校開刀,間接也侮辱排名較差學校的心態令人感到不舒服!而且,新聞出來後,一堆人出來暢談教育失敗、年輕人無禮等也很荒謬。難道三、四十歲乃至於五十幾歲的壯年人不必讓座嗎?更何況既是讓座,即帶有禮讓之意,您要別人把座位禮讓出來,自己不是更應該展現出禮讓的態度嗎?不過,這一切壓根沒啥好爭論的,因為鄭姓學生非老、弱、殘、疾,即便短暫借坐博愛座,遇老、弱、殘、疾者卻不讓座已理虧在先了! 自從考取機車、汽車駕照後,我就很少搭公車了!但記得當年還在師大攻讀研究所的時候,有一次結束假期,我從臺中揹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趕搭火車,車票還是當時的女友特地早起,搶清晨六點開放預訂的時段幫我購買的,結果上車後卻看見我的座位被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婦佔坐了!當下我很猶豫,不知道該不該亮出票根請他們起身?又擔心雖理直氣壯地把他們趕起,萬一老夫婦真沒位子坐該怎麼辦?正當我躊躇之際,忽然看見老夫婦緊緊牽著雙手的情景,頓時我便把女友辛苦訂來的票塞進口袋,打算一路從臺中站回臺北。不久,有位年輕漂亮的女子走到我身邊,她看看票根,又看看老夫婦,猶豫的神態讓我立刻猜知她應是我座位旁邊的乘客,只見女子沒有遲疑太久,明快地將票根收進皮包當中,我確信,她下了跟我同樣的決定!而那對老夫婦也沒有倚老賣老,一付理所當然的模樣,相反地,每抵達一站,老太太就緊張地頻頻引領張望,坐不心安,老先生此刻便會更緊牽她的手,用眼神、輕聲安慰她,這反倒讓我很自責沒告訴他們這位子是我讓出來的,請他們可以安心休息! 有了女兒後,幾次抱女兒遇到搭車狀況,即使我仍算是個健壯男人,通常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立刻起身讓座,可惜這眾多善良的場景,媒體往往沒興趣!《論語.子張》曾描述「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與人交遊須有尊賢、容眾之心,雖嘉勉善行,但對別人無法做到的部份也要能同情體諒。這讓座風波真正令我感到憂憤的是車上其他人在幹嘛?博愛座豈是僵化的特定標示位子?難道不該是所有的座位都是博愛座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