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劄記
2007/09/28 23:01:46瀏覽546|回應0|推薦1

     孔子,古之聖人也,時孔子所處之世,周室衰微,諸侯群起,有五伯並世而立,雖共舉周王而同尊之,然皇權旁落已為不爭事實,改朝換代命運終不可免,天下紊亂紛擾庶幾降臨,孔子以一介沒落貴族,欲挽天下頹勢,回歸周初周公所治之盛世,因以德政之治遊說列國,時諸國皆各懷野心,孔子必因諸國不得利而終不見用於列國,才無所施,憂患之餘,一反王學教育系統,首創私學授受,以其身、其言、其行教化弟子,政治無所展之抱負,轉而培養品德、行為、言語相符之人才,以為政治之所用。

        故,論語一書首章為學而篇,論為學之道,言人必須學也,能學始能聞道,聞道而後精進,終可安處隨境無所不立,且樂在其中忘卻他事。學而優則仕,學固有知,必以政事為最終目標,孔子畢生職志在以禮樂之治重反周初盛世,故雖己不得用,而猶以天下共治為追求之理想,左傳曰:學而後入政。孔子所言聖賢君子者,皆為政之人也,故次篇為政,有與首篇相呼應之意。而為政之善,莫善於禮樂,禮以節人,樂以和民,安上治下莫非禮,移風易俗莫非樂,故為政之後論禮樂制度,八佾一篇又次之。能體禮樂,必備仁心,是以里仁往後多篇言君子之仁德,次於其後,仁者,大善之名也,善之終成者也,孔子由此開發君子聖賢之全德,有此仁心方可成全道德之圓滿,成德有漸,孔子先肯定人皆具仁之普遍性,以為行仁之希望及可然性,繼而以己之志向、先聖先賢之往行稱美君子之風範,鄙薄小人之拙劣,以德之名行德之實,仁德既有普遍性,則君子聖賢必為諸人皆可企及之境界,鄉黨以後,頗記孔子言行,及周遊列國之軼事,以此作為規範門人弟子之生活教材,並記與門人弟子間,時有問答詰難之對語,更有討論深入之意涵蘊其中,雜以孔子對於時人之評價,往追三王二霸之跡,現斷諸侯大夫之行,處處可見其寓道德於政治中之欣嚮。終以堯曰一篇作結,以上古二帝三王之治,明天命政化之美,揭示聖人之道,此可垂訓後世,或為神往、或為警示,皆能從而得之,故次諸篇而置於全書之末。

        論者,語也;語者,議也。論語一書凡二十卷,為孔子應答時人、弟子之語,及門人相與言而接聞於孔子之所得也,個人相聞所記各異,及孔子卒後,頗有異說,故門人弟子相與輯而論纂,又採時賢古聖之語,合成一法,定為一書,名之為《論語》,答述曰語,所論為理,理含萬理,理不可易,可以經綸事務,圓轉無窮,故理又為綸,亦即為論,《論語》一書因之得名。

        又,有古論語、齊論語、魯論語三家之異,非僅所載文字有秦篆、漢隸之區別,即如篇章多寡亦不與同,文字、篇章既各有異,傳授亦當有所出入而各具得失,魏朝何晏為之集解,宋代邢昺為之疏,皆採前注諸家之善,有不安處頗為改易,因以為今十三經注疏本之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而孔子之言、君子之德、聖人之治具在其中矣。

———原載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廿五日 中華經典研究學會的部落格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1974&aid=126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