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書籍的閱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累積、視野的開闊,而有很不一樣的體悟,像我今年重讀的「活出意義來」、「自卑與超越」和「流浪者之歌」,特別有這樣的體會,這也符合我前陣子讀書會對後中年的倡議:
讓更厲害的你出來打怪!
更厲害,是指更能釐清某些人生意義的精確,不再迷迷糊糊醉生夢死,這並非自命清高,也不是曲高和寡;事實上,該遇到的人生困境,大家都閃不掉的,而中年後人生要能突破障礙,要活得快樂和自在,最需要的就是多這麼點透澈。
要如何厲害?如何找到意義?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看看前人的智慧,走過什麼樣的軌跡、找到什麼樣的意義;「流浪者之歌」完全印證此一觀點,我大學時讀得一知半解,如今有了點人生歷練,我才體悟:原來中年要跨過一些坎,不能沒有前人厲害的東西加持啊!
一.不要太順利,誰都需要一些逆境
主角悉達多是貴族婆羅門之子,即使從小聰明伶俐、成長環境優美、父母疼愛、好學有禮、大家愛戴、有好友的陪伴,尤其是好友果文達的貼心追隨,但,他就是不快樂。
他想尋找心中獨一無二的真理:阿特曼,那才是內心真正的歸宿,所以,當他決意去森林當沙門時,父親也不得不獻上祝福。悉達多相信:屏氣自我、沉潛禪定、扼殺感官、泯滅記憶,可化自我為成千上萬陌生的形象。但,經過了三年:
「我們找到了安慰,獲得了麻醉,學會了種種自我迷惑的技巧。但重要的是那條路中之路(涅槃),我們沒法找到。」(p.51)
「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中年的種種壓力和迷惘,往往如同莊子說的,要衡量你有多少能耐去承載和解決?趁著還有餘力,多蓄積些精神儲糧吧!
二.你的人生導師在哪裡?
好友果文達聽了佛陀喬達摩講經,就決意追隨,但悉達多卻決定繼續去雲遊,因為他心中仍然迷惘,也質疑佛陀說世界一體中的「缺口」:「這小小裂口,就是您關於超越塵世、獲得解脫的教誨......整個破壞和瓦解的永恆和一體的世界法則」。
年輕氣盛的少年,敢於對質,果然很需要有人生導師的指引。
悉達多尊敬佛陀尊者,他沒有否定他的學說,他只是不想成為尊者的影子。雲遊是為了生命的探索,他想要擺脫自我,在迷霧中慢慢覺醒。原來,對自己的不了解,是源自於懼怕自己、逃避自己。
這也是中年之路的寫照,我們找不到「自己」,我們早已化作世俗中千千萬萬個影子,一樣的影子,卻不知道這樣的迷失,就是人生的迷路;所以,我們需要人生導師的點醒,讓中年翻轉,讓人生叛逆,最後一次,重新找回自己。
三.誰是你一生等待的人?
名妓珈瑪拉,是悉達多追逐的愛情;我們一輩子,也在找尋找愛情、學習愛情,在欲念的表皮下,更多是心靈的寄託和靈魂的安定。悉達多說要跟著她學情愛,願意用一首詩換一個吻,「光和影映入了他的眼睛,星星和月亮映入了他的心田」。
但,欲望就是欲望,常常會有失控和衝擊。遇見挑逗的女人,悉達多沒有碰過女人,他想真心跟珈瑪拉學習,雖然他只有「思考、等待、齋戒」的能耐,沒有名妓所要的「錢、衣服、鞋子」。
中年之路回首望去,可以明瞭一件事:走入俗世,並不一定庸俗,情感與欲望都是學習;只要,我們從來沒有失去自我即可,我們澄清地知道去處,保有主體,不隨波逐流,導引自己,人生下半場一定會更安穩和幸福。
四.生命中的現實面:為什麼要努力賺錢?
悉達多遇到商人迦馬斯瓦彌是現實面的提攜和學習,不然怎會有錢去見他的心上人珈瑪拉?初始學著做生意的悉達多,學習付出,學習交朋友,他把做生意當作遊戲,和人交心才是真實的獲利。
但,為什麼付出才有獲得?我們要拿什麼去換?賺錢只有自私?愛財的人為何對人冷漠?賺大錢的人就會生活糜爛?錢容易讓人迷失?也許,這就是現實:俗世生活是修煉道場,有時候不得不面對,有時候又難以自拔。
回到一開始商人迦瓦斯瓦彌問悉達多會什麼?他說:「我會思考。我會等待。我會齋戒」,然後寫給商人的智慧箴言是:「書寫有益,思考尤佳。明達有益,忍耐尤佳。」,這是一種預言和警語,呼應後面:當人一旦被庸俗化,又是如何地諷刺啊!
中年後人生還很長,面對老之將至,絕對是好好省思的良機:我們是不是都被生產線制約了?不得不既奮力生產又過度消費?投入金錢遊戲的價錢卻無感內心在意的價值?是不是過度努力了?
五.我們都曾迷失過,迷失怎麼辦?
順遂的人,總是至少要迷失一次才會清醒。
商人迦馬斯瓦彌是悉達多的現實面,隨著俗世的遊戲玩久了,玩精了,他墜入滾滾紅塵,變有錢了,也過起了物慾橫流的奢靡生活,吃喝嫖賭樣樣來也就不足為奇;偶而清醒時,他也會問自己:他和這些追逐名利的人有什麼不一樣?
「他羨慕一件他自己缺乏而那幫人卻擁有的東西,這就是他們賦予自己生活的那份重要性,這就是他們對歡樂與恐懼的認真熱情,這就是讓他們不安卻又甜蜜地永遠迷戀的幸福。這幫人永遠迷戀自已,迷戀女人,迷戀他們的孩子,迷戀名或利,迷戀種種規劃或者希望。......他向他們學到的,恰恰是他討厭的,是他蔑視的東西。」(p.124)
一贏千金,一擲千金地賭,悉達多的迷失越陷越深,唯一的慰藉是珈瑪拉,在情慾中還能感受到自己,雖然,「淫欲和死亡乃是近親啊!」,但他無法解脫,在俗世輪迴中開始噁心自己,噁心香氣撲鼻的頭髮、嘴的酒氣、皮膚的鬆弛......。
當珈瑪拉懷上他的孩子時,悉達多重新踏上了流浪之路;迷惘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出走。這也正是中年的寫照,中年人面對恐懼時的反應,不再是年輕時的「戰或逃」,而是出走,是身心隔離,重新找回自己吧!
六.感恩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重新出走,悉達多為了逃避一切,來到河邊,準備跳河一次了斷,「砸爛這個他憎惡的形體」,投入水裡時,在水中心底卻浮現出「唵」~功德圓滿嗎?完美無瑕嗎?沒有!一聲悠長而專注的「唵」,讓他重新活過來!也遇見多年未見的果文達。
誰不需要貴人?這都是上帝(或你的神)巧妙的手法,是命中註定的因緣,貴人不是過客,是生命中最珍貴和巧妙的禮物。擺渡人、船夫:瓦蘇達瓦,正好扮演了悉達多最重要的貴人。
船夫瓦蘇代瓦說:「是河水教會我傾聽」,傾聽大自然,開啟智慧的大門,人的來去和壽命,都是短暫的,但河水一直都很包容、很恆定、充滿智慧,「沒有什麼過去,沒有什麼將來;一切都是現實,一切都有本質和當下存在。」(p.160)
面對俗世的起起伏伏,河流,是最好的包容,它是我們的母親;而擺渡人,則扮演了母親的代言人。中年的你我也該問自己:如同母親一般無限包容的河流還在你的心中嗎?你珍惜心中那個河流上接引智慧的擺渡人嗎?
七.父與子,代代相傳的輪迴
多年後,珈瑪拉帶著悉達多11歲的兒子,打算去見垂危的佛陀喬達摩,卻在渡船頭前的森林被毒蛇咬,而死在悉達多的面前。這樣託孤的安排,註定帶來輪迴般的苦痛。
什麼是輪迴?因為一個嬌生慣養的兒子,準備來給父親一個衝擊、一種翻轉、一頓教訓,一如當年悉達多自己離家出走帶給家人的苦痛;所以,老船夫提醒悉達多:
「你真的相信,你做了蠢事就能避免兒子做蠢事嗎?你能保護兒子免受免受輪迴之苦嗎?」
父與子的戲碼、的困境,古今中外都在演。
母親過世、過慣了富裕生活、桀驁不馴的兒子,兩位老人一再忍耐和等待,老船夫瓦蘇代瓦勸悉達多:送去城裡給別人教吧!悉達多卻仍堅持等待:
「......悉達多也完全變成素人一個,他為愛一個人受苦,為愛一個人癡迷,由於愛竟變成了傻瓜。」(p.178)
最後,孩子還是逃回城裡了!尋子未獲的悉達多無助而迷惘,老船夫默默地來帶他回渡口。難道,這就是「父與子」的宿命?當然不,至少當今的教育和思想不再如此惡性循環,尊重關係和主體價值,父與子,終於可以不再走入輪迴了!
八.悟道的河:也是中年覺醒之的河
看到悉達多面對父與子的困境,看到那種父親在意兒子,兒子卻可以放棄父親的輪迴,才能理解,宿命中,生養小孩的必要,是生命中起、承、轉、合的「轉」:轉機,翻轉中年的人生。
正如俗世間的欲望、愛情、功名利祿......,總要在轉眼成空後,才能理解那不過是水面上的幻影!自己知識再多也是沒用的,要經過慾望主導的生活,才知道自己原來需要的是什麼。
「他們無所欠缺,博學者和思想家完全不比他們高明,只是除了一件小事,唯一一件區區小事,就是:意識,就是對所有生命均為一體的清楚認識。」(p.187)
一般人,如何有這種清明的意識?生命之河給了我們答案:
「一切一切全結合了起來,一切聲音、一切目標、一切欲念、一切痛苦、一切喜樂、一切的善與一切的惡,全結合到了一起,這就是塵世。一切結合在一起就成了這事件之河,就成了生命的交響曲。」(p.194)
九.突破框架、不受拘束地攝取生命養份吧!
當老了的果文達向老了的悉達多求教關於學說~宗教、信仰或人生哲學的知識時,悉達多的回答,有好幾段話發人深省,足以做為中年後自我惕勵的方針:
「知識可以傳達,智慧卻不能。人可以發現智慧,可以體驗智慧,可以享有智慧,可以憑智慧創造奇跡,卻不能講述和傳授智慧。」
「我以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體會到,我非常需要罪孽,需要肉欲,需要追求財富,需要虛榮,需要最可恥的絕望,以學會放棄抗爭,以學會這個世界,不再拿它與某個我希望的、我臆造的世界相比較,與一種我憑空想像的完美比較,而是聽其自然,而是愛它,樂意從屬於它。」
然後他推崇佛陀:
「他的行為和生平比他的言論更重要,他的手勢比他的見解更重要。他的偉大,我認為不在於言論,不在於思想,而在於行動,只在於生活。」
原來悟道成佛是來於生活,也許是一條河:日月精華的象徵,映射出你的情愛、家庭、貴人、因緣、輪迴.......所有的頓悟,化作最美的人生詩句,璀璨你的一生!
一條河,回到孕育自己的發源地,是初心,是本性,是家庭,是忠於自我,所以,「一條河形塑一個人生」、「不惹塵埃何以離塵」,突然我想到描寫中年心境最傳神的蘇軾「定風波」: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或是「金剛經」的類似呼應: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中年的你,看到惹塵埃的自己嗎?是該去河裡洗一洗了!順便打打人生的怪吧!
#感謝我的有感天團讀書會三次導讀流浪者之歌很深入淺出受益良多
#阿得的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