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民國80幾年我30幾歲時,某天一個久未謀面的國中同學打電話給我,說是敘敘舊,在那個還沒有網路社群和LINE的年代,這也挺正常的,兩人相談甚歡,他用了一點「技巧」讓我同意跟他喝咖啡。
結果如你我他所料:他是做直銷的,我並沒有排斥或拒絕,也去了宣傳大會,真的喝了一杯咖啡,但話不投機。在他所謂:「你要跟上時代腳步啊!」的勸告下,我只能「謝謝!再聯絡!」告別他!
跟上時代腳步是什麼?我想過很久,見世面?拓展人脈?賺更多錢?究竟要把人生充填什麼東西,才算是跟上時代?經過很多年後,我在閱讀中慢慢找到一些答案:不假外求的,答案在知識內化的行動和精神層次。
來講兩個親身遭遇的例子佐證一下,也是擺明要針對那些所謂很跟得上時代腳步、內心很自滿的、我常聽到號稱在社會大學打滾中榮獲博士學位的人,卻是如何讓我錯愕和嘆氣不已:
1.前陣子跑台中馬,看到兩個應該是跑團好友的大叔邊跑邊聊天,突然後面追上一位也是他們跑團的女生,大喊一句:「×××你也太快了吧!」,那位大叔立即大聲回她:「妳不知道我們男人最討厭被人家講[太快了]三個字嗎?!」還echo三次......。
2.幾年前在一個家長會幹部和學校校長主任的餐會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天,聊到某校主任的太太是另一所學校的主任,突然某會長接話:「哇!他白天×主任,晚上也×主任」現場佔一半的是女性......。
蛤,原來你還停在那裡啊!
這樣的人自我感覺良好;他們所處的時空,跟我們不太一樣;他們以為的幽默好笑,有時候不入流到令人無言;通常他們也不知道性別意識已是普通常識了。可是,怎麼辦?這樣的對話、意識、促狹,到處都是!
為什麼許多人要把「自我」餵食到如此誇大和虛胖呢?踩到別人的界線也不在意呢?
尼采在《瞧,這個人》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總是傾聽他人的自我,才是真正的閱讀。」也就是說,並不是閱讀有什麼了不起,而是心懷謙卑願意傾聽的人,才配得上「跟上時代進步」是吧!
很喜歡史丹佛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所稱的「定型心態」:只相信天賦和物競天擇的人,框架了自己的視野和心態,自滿地看待自己和別人,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的進化著!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寫過一段話很棒:「卓越的人有一種特殊才能,就是他能辨識自己的長處與弱點」,「成長心態」的人較能坦然面對自己,即使挫折或失敗,也是虛心接受和學習。
貶抑他人並不會因此讓你更優秀,所謂跟上時代腳步,當然就是要「與時俱進」。損人的黃色笑話絕不是幽默,自滿的人其實常常是自卑的偽裝;過度的自滿,只會變得更加憤世嫉俗,一點也不快樂。
前兩天跑步聽podcast,關於讀書的用處,有一段話很有意思:「讀書越少越容易對環境不滿,讀書越多越容易對自己不滿,與其抱怨,不如讀書」,你是不是常抱怨?看別人都不順眼?那很大的原因是:你太少讀書了!
那麼多年過去了,不知道我的那位老同學還有沒有在經營直銷?當年他用「情勒」騙我去聽直銷宣傳大會,也算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嗎?如果我現在遇到他,只想跟他說的還是那句話:
「蛤,原來你還停在那裡啊!」
註:圖片是AI文字生圖,強調學習和成長的「成長心態」對人生的指引意義。
#阿得的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