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鍋──注意,不是甩鍋。最有名的就是項羽,因為他「破釜沉舟」。鍋是鐵做的,要一個個敲破,哪來那麼多閒功夫,想來還是用摔的直接。
摔碗──這個儀式通常都是告別式的最後一動……
摔瓶──最會摔的是白居易,想來因為練習次數多,所以才能在《琵琶行》裡,用「銀瓶乍破水漿迸」形容美妙的琵琶聲。
摔缽──《毗奈耶雜事》談到出家人行路隨身掛於肩上的「缽袋」的由來。原來以前有比丘走路時以手持缽,不慎摔破;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久了又摔破。最後佛陀便教信眾縫制缽袋放置。
摔盆──《笑傲江湖》第六回《洗手》裡,談到高手劉正風想「金盆洗手」,卻橫遭阻逆的情節:
他一回身,雙手又向金盆伸去,眼見這一次再也無人能加阻止,突然銀光閃動,一件細微的暗器破空而至。劉正風退後兩步,只聽得叮的一聲輕響,那暗器打在金盆邊緣。金盆傾側,掉下地來,嗆啷啷一聲響,盆子翻轉,盆底向天,滿盆清水都潑在地下。
同時黃影幌動,屋頂上躍下一人,右足一起,往金盆底踹落,一隻金盆登時變成平平的一片。這人四十來歲,中等身材,瘦削異常,上唇留了兩撇鼠鬚,拱手說道:「劉師兄,奉盟主號令,不許你金盆洗手。」(引文終)
摔杯──「擲杯為號」這是古典章回小說裡最喜歡的情節。《三國演義─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裡,赤壁戰前,周瑜想趁劉備來訪,一舉暗殺了他以絕後患:
(魯) 肅問瑜曰:「公欲見玄德,有何計議?」瑜曰:「玄德世之梟雄,不可不除。吾今乘機誘至殺之,實為國家除一後患。」魯肅再三勸諫,瑜只不聽,遂傳密令:「如玄德至,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於壁衣中,看我擲杯為號,便出下手。」(引文終)
還有摔「甑」的故事。《后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甑是一種瓦製炊器,落地即破。但一般人還是會低頭看看,惋惜咒詛。
只要大智慧的人能理解現實,不再看它。
版主說的都是摔好東西,沒提到「破罐破摔」
反正已經是破罐,就給他破摔
先有大破才有大立,台灣豈有頭戴黨徽軍帽的流亡政府軍隊苟存之餘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