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只關心輸贏,人民要守護道德底線! - 從外雙溪看世界 - udn部落格
從外雙溪看世界
作家:wonghc
文章分類
    Top
    政客只關心輸贏,人民要守護道德底線!
    2022/08/21 21:58:59
    瀏覽:2564
    迴響:1
    推薦:41
    引用0

    數位中介法暫緩公聽會 蘇貞昌:民主成熟運作過程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到台中市永安宮參拜。(記者蘇金鳳攝) 2022/08/20 10:31 

    研究日本殖民地時代臺灣的教育情況,指導教授無論是否台派,無論稱為「日治」或「日據」,無論稱為「終戰」或「光復」,博碩士論文論述的內容本質上沒有很大的差別,因為都共同參考了殖民地時代的確信文獻。

    臺灣總督府與所屬教育官員,都很有策略地推動教育,目標是將臺灣人同化為日本人。小學與初中(當時稱為公學校)的課程中有「修身」一門功課,推動道德教育,不單這一門特別的科目,「漢文科」除了認識漢字,適合當年臺灣「本島人」日常需要外,其中融入不少屬於道德教育的內容。有策略是指將臺灣人原有的儒學道德傳統融入,當然其最終的結果是導向認同日本的傳統文化與道德。部分接受過日本殖民地教育的國人,仍然感念當年的教育,認為日本教師是誠實、盡責、努力、有禮貌的文明人,雖然自始至終,當年臺灣人依然是日本帝國的二等國民。

    「修身科」分為五大項目:國民道德、社會道德、家庭道德、學校道德、個人道德。社會道德是指個人與社會整體與社會各成員之間的義務,這社會倫理源自西方的公德觀,要誠實、守法、互相幫忙、遵守社會規範等。家庭道德同於儒家的五倫,家庭與家族之間的德行。個人道德指一切道德教育的出發點,強調修身、克己,講究誠實與信用

    臺灣自從實施九年一貫的國民教育後,「道德」已經不再單獨設科,將內容分散於「生活」、「社會」、「綜合活動」中。過去有關的學生道德教育,往往被批判為黨國教育,連「禮義廉恥」就只因為是老蔣總統所題,就被丟棄,演變為強調知識,怯於道德情意基本的誠實、信用、孝悌、公德,不只是忠信日本天皇子民所需要,也是我們所共同需要的德行,所有臺灣的父母親都同樣希望子弟在學校裡、在生活上,能薰陶、能堅守這些基本的道德。

    可惜,臺灣人們日夜都淹沒在政治與媒體的訊息裡,政客只講輸贏,特別是網路時代,政媒結合,祭起網路雲,使人們籠罩在烏煙瘴氣裡,無法、無能正本清源,漸漸人民也都燻成只能看到輸贏,分不清道德的底線。

    請參考

    李佩瑄,2011,《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祝若穎,2005,《台灣日治時期公學校修身科之德育與同化的取向研究》,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學術界,你能不憤怒嗎? 

    只有共產黨才敢充公農田水利會!

    討論陳時中真無聊 

    太殘忍!抗疫還玩政治鬥爭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愛唱 八色鶇
    2022/08/22 08:00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