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年半載的歷史路上走來,
發現很多課程都被縮減。
原因在於教育部的評鑑,
用意在於希望學生能因應當代的發展所需,而去多學習。
簡言之,就是歷史沒辦法成飯吃,
於是,
希望歷史人能夠去多學點其他謀生的技能。
那麼歷史系所留下的殘垣,只剩下做報告、統整資料、思想答辯的能力。
對我而言,這些都是附屬品。
沒錯,這是一種重要的技能,但好似忘記了史學的本質。
大學四年連一部《史記》都未曾蒙面的歷史系,何談24史,何談歷史系。
這個教授開的課為《當代史學的問題》
其中談到,台灣的史學已經面臨一種窘境。
台灣真正史學的思潮是來自於大陸學者的來臨,
他們帶來當時中國最為風潮的研究及學說,
面對當時較之封閉的中國,
可以在台灣這個土地,
憑藉“暗渡”過來的文物,進行開放的思想學說。
第二代的學者則是大陸學者所教導下來的學生
承襲老一輩的傳統,將台灣的漢學研究,
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
但到了第三代,面對中國的開放,
地大物博人才多。
台灣的史學面臨的窘境也隨之而來。
曾幾何時,因為對岸學者的興起,台灣史學只能承認這種現實,
漸漸沒落。
何其悲。
最悲的莫過於承認這種現實,歷史學系在大學,
成了基礎教育的感覺。
而不是作為一種專業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