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從觀察、模仿到扮演——扮演遊戲的發展歷程
孩子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就能蓄積足夠的能量和豐富的素材,接著他會開始出現模仿行為,並且進一步玩扮演遊戲。透過扮演遊戲,孩子能夠熟悉生活技巧,同時增進了語言與認知的能力。
從寶寶雙目可以聚焦開始,他便開始尋找你的面孔,接著你跟他說話,他也會張開小嘴發出聲音回應,你笑、他也跟著笑,甚至還會揮動小手、踢踢腿。他喜歡你的出現、信任你,你是他最重要的玩伴和模仿對象。
從觀察到模仿
有了上面互信的基礎,再鼓勵寶寶觀察環境、認識人,一切便可以順利開始了。
在這個觀察與模仿的最初階段,爸媽要給寶寶多一些的聲音、多一些的表情、多一些的動作。跟寶寶說話,讓他聽你的聲音、感受你聲音中的起伏和情緒。鼓勵家人常常出現在他面前,說說話、唱唱歌、玩玩手指謠。常常抱著寶寶在家中或附近四處走動,讓他看看小貓、小狗、小孩增長見識。抱著寶寶跟家人、鄰居說話,讓他觀察別人談話的樣子。你會發現,寶寶漸漸開始會主動抓東西、非常想要移動身體、甚至想加入大人的談話,開始說只有他自己才聽得懂的外星話。
此時「模仿」的行為已悄悄開始了,只是不是那麼明顯。這種種的生活經驗讓寶寶蓄積了足夠的能量和豐富的素材,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更多的模仿,並且進一步玩扮演遊戲。
模仿的樂趣
開始學步前後的寶寶(約八個月到一歲半)會發現模仿是一項極大樂趣。一些默默進行中的模仿行為比較像是自愉或是練習,例如:假裝喝水、拿著襪子往腳上套等等;但另外一些模仿是有互動的,或是可以成為遊戲,那就很熱鬧了。譬如學媽媽拿手帕遮臉玩躲貓貓就很好玩,跟大人揮手說再見或是穿著尿褲隨著音樂節奏晃也能吸引很多的目光;甚至一些「不良」的動作,例如:摳鼻子或沒事拿起電視搖控器亂壓一通,也可引起大人一陣笑罵驚呼,你會深刻的感受到孩子在模仿中學習我們,而我們也可從中看到自己平日的生活和行為。
從模仿到扮演
再大一點,孩子就真的從模仿踏入扮演遊戲的階段了,簡單一點可以拿著手機或話筒假裝打電話,或是提著一盒彩色筆假裝是爸爸拿著公事包要去上班,難一點甚至找個一點也不像的東西來代替實物,例如:拿積木當車子、拿繩子當水管、或是用自己的手當電話打。
孩子除了當自己外,有時還會假裝自己是另一個人或小動物,再進一步甚至會創造出你看不見的虛擬角色,例如:一隻大人看不見的狗,或是搖懷中看不見的空氣娃娃。此時孩子遊戲已達到象徵和抽象的層次,不僅止於簡單的模仿而已了。 從扮演遊戲中,孩子用象徵(用一物代替他物)和假裝的方式重現生活所見所聞,除了熟悉生活所需的各項技巧外,孩子的語言和認知能力,也從中得到了滋養。
親子互動祕笈——玩「打電話」的扮演遊戲
發展心理學家幾乎都認同,扮演遊戲是孩子重要的成長機制。扮演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日後的重要活動,如同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雖然哪裡都去不了,但他們仍會持續運動,為將來的動作發展奠定基礎。所以當孩子拿著玩具杯子假裝倒水時,他也正為將來真正倒水的動作做手眼協調練習。
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6112 (2:16)
給爸媽的小叮嚀
孩子雖然可以憑空想像人或物,但隨時可以上場的臨時演員永遠是受歡迎的。 孩子假裝打電話,你可以拿起手來假裝自己是電話那頭的那個人。孩子假裝倒茶時,你也可以叨擾地跟他要一杯;孩子開車車,你可以假裝自己是路上的其他駕駛人。一個人的遊戲雖然不錯,但有了臨時演員,遊戲會更熱鬧。 陪孩子玩扮演遊戲的時間不用多,專注的5∼15分鐘就能夠給孩子相當愉悅的印象和經驗。
延伸閱讀: 從研究中看扮演遊戲的重要特質
孩子透過遊戲、扮演和虛構的情境,逐漸建立起新的行為和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同時也抒發他們的情緒,發揮想像力。
扮演遊戲具備4個重要特質
「扮演」是孩子非常喜愛的遊戲方式之一,從許多研究論點可看出以下4個特質:
●以舊經驗為基礎:玩扮演遊戲必須先有這方面的舊經驗,如:看過媽媽照顧小嬰兒或講電話、曾經跟著爸爸到加油站加油和洗車。
●透過模仿來表現:孩子在遊戲中模仿周遭人們的生活、動作、語言,如:學媽媽採買或炒菜、學醫生看病打針、模仿公車司機開車等。
●把經驗形成心像:孩子會把日常生活中的這些經驗,透過觀察、多次模仿,內化後儲存在他們的腦海中,轉化成為「心像」,然後在某個時刻重現出來,想像或假裝自己在做某件事。
●會出現表徵行為:在扮演遊戲中常使用一些物品象徵其他物品,如:以積木假裝是媽媽的手機、以棍子當成馬來假裝騎馬。
18個月大就會開始玩扮演遊戲
若要定義什麼是扮演遊戲,它涉及了6個面向,包括:1.心理表徵;2.比對真實;3.意圖:刻意做這件事情;4.覺察;5.純粹好玩,沒有目的;6.有行動。
有人問,是不是不玩扮演遊戲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比較嚴肅?其實,大部分幼兒都會玩扮演遊戲,不過,每個孩子是不同的,並沒有研究顯示,喜歡扮演的孩子長大就是開心果,不喜歡玩就比較嚴肅。一般說來,18個月大會開始玩扮演遊戲,但70%不瞭解當別人扮演時是有心理表徵的,他們覺得扮演只是跟其他的動物或人有一樣的行為;直到8歲以後, 才比較能夠理解扮演的本質。研究認為,11歲半以後才停止扮演;有些人甚至長大還會玩,也可能是另一種紓壓方式。
孩子如果早一點玩扮演遊戲,他們在心智理論的測驗上會比較早通過,表現也比較好;比較沒有扮演的孩子,心智理論的發展比較慢。不過,如果從小讓哥哥、姊姊或是爸爸、媽媽跟小小孩多玩扮演遊戲,也許會讓小小孩比較早認識周遭世界。
爸媽是扮演遊戲中的重要角色
在研討會中,Dr. Lillard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很明顯看出媽媽的行為和寶寶的行為會相互影響。實驗室裡,18個月的幼兒和媽媽一起真的吃點心2分鐘,假裝吃2分鐘,然後從聽心音、聽語調、看表情,用以區分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扮演的。媽媽並沒有事先被告知要怎麼做,而是自然表現。從實驗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行為的變化。
媽媽表現 VS. 寶寶表現
扮演的時候,媽媽的表現 |
當媽媽表現更多行為,孩子的表現 |
◎笑得比較多、時間比較長 |
◎比較常微笑: |
從以上的反應中,爸媽想必已經能看到扮演遊戲的價值,領會如何跟自己的孩子玩扮演、學會觀察孩子的反應,同時自己也真心感受互動的樂趣。從現在起,請欣賞孩子的扮演,也多多和他一起遊戲吧!
情緒的窗口~孩子的扮演遊戲
安全的表達各種情緒
扮演遊戲在孩子的發展上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可以藉著假扮真實生活中的各個角色,表達他的想法,甚至擴展他的想像力;也經由這種方式,他可以去發現別人不一樣的感覺,瞭解他人的行為,甚至把他對別人的感覺安全的表達出來,並且在可以掌控的情境中,因扮演不同的人物而體會出真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緒,如無助、恐懼、憂慮等,這些都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瞭解,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表達感覺的方式都會被接納,但在扮演遊戲中,他可以很自在的以他的方式把他的感覺表達出來,不必擔心會傷害他人或受到指責,例如,孩子已經知道即使生氣也不可以打人,不過,他卻可以把怒氣發洩在玩具娃娃上,甚至打它,也不會受到大人的責罵,平時不被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此時就可以很自在的發洩出來。
在遊戲中嘗試不同的情緒
他也可以透過扮演遊戲,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表達的另一種情緒,例如,一個小男孩平日可能沒有機會表現他野性之外的另一面,但是他卻可以輕輕撫摸他的玩具小熊來展現他的溫柔面;一個小女孩可以扮演一個仲裁者,責罵兩個她想像中正在吵架的朋友,來代替她真實生活中面臨此情境時的無力感;當孩子在地上推動一個小盒子,假裝是疾馳而過的賽車時,他的認知發展已經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會用一件事來代表另一件事,賦予其象徵意義,這也正是孩子瞭解抽象的數字和文字意義的前奏。
此外,扮演遊戲也可以幫助孩子磨練語言技巧。同樣一隻玩具熊,孩子可以給予它多重身分,有時是父母,有時是朋友,他會變換不同的聲音,發展不同的對話,甚至使用新的字彙或新的表達方式,去豐富他創造出來的奇妙世界,而且,孩子會在一個設計好的情境中,去練習解決問題,例如,當小女孩邀請三個娃娃吃飯,卻發現只有兩張椅子時,她就必須想辦法去解決這個自己製造出來的難題。
進入心靈世界的窗口
扮演遊戲也是進入孩子心靈世界的一扇窗,如果孩子對著娃娃說︰「乖乖坐好,媽媽煮飯給你吃哦﹗」意味著她希望能快長大,就像媽媽一樣。父母此時只要在旁靜觀孩子自己的發展,給他溫暖的支持就夠了。如果孩子邀請你扮演某個角色,那麼,就做他想要你做的,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假如你真的有一些想法想提供給他,也要用詢問的口氣︰「你認為這樣做如何?」或是「你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嗎?」保留他自己思考的空間。
遊戲結束之後,別忘了告訴他︰「我要去煮飯 ﹗」幫助他再重新建立你真實生活中的角色。
欣賞孩子的扮演遊戲
如果你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扮演遊戲,將會發現孩子是依他們的慾望和夢想去建築他們的奇妙世界,在那裡,他不只可以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更可以從中發現他的能力和價值。
【發展小提醒】孩子打人?!瞭解幼兒的攻擊行為
孩子雖然快兩歲了,但仍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喜歡的東西就想立刻拿到,但因為還不知道怎麼表達,就直接拿過來;當不順他的意時,也是用行動表示,就可能出現拉扯、抓人的動作。可見,這個年紀孩子的「攻擊行為」大多是為了表達情緒,並不是惡意攻擊。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爸媽應該迅速阻止,用平靜堅定的口氣告訴他「不可以!」,並暫停他正在做的事。同時,也要試著引導孩子表達真正的想法及情緒,以及教他該如何處理。等孩子再大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更好,攻擊行為就會減少了。
本期特選主題: 解析一歲孩子的攻擊行為及因應方式
傍晚,趁著鄰家阿姨陪著兩個孩子玩耍的空檔,媽媽進廚房準備晚餐,不一會就聽到客廳傳來驚呼聲,「別拉﹗別拉﹗哥哥會痛痛!」媽媽放下手邊工作,趕到客廳一看,果然,又是蕾蕾扯著哥哥的衣服不放。最近,蕾蕾常「犯案」,爸爸的眼鏡、媽媽和三歲哥哥的頭髮,都是她下手的對象;而且愈是阻止她,她愈是拼命拉扯,今天又為了搶回哥哥手中的小熊而出手。
孩子是「小霸王」?
其實,一歲十個月的蕾蕾,並非是個小霸王,她只是試著表達自己罷了——拉哥哥頭髮,也許是因為想拿回玩具;而向爸媽下手,則可能是希望爸媽注意她,陪她玩﹗
像蕾蕾這個年紀的孩子經常會出現抓、捏或拉扯別人頭髮的舉動,一般來說,是因為他們仍十分自我中心,無法瞭解他人的感受,基於好奇、探索的心理,就去戳戳人家或拉拉頭髮,並無惡意;而有限的口語能力,也常使他們因無法清楚表達意念而受挫,只有靠肢體動作傳達意思;另外,為尋求關注與注意力,有時也會使他們做出不受歡迎的舉動。
教導孩子不再「拉拉扯扯」﹗
為了確保孩子因探索環境、尋求關注,或因自我中心而引發的無惡意的攻擊性行為,不會演變成具敵意的踰矩行為,並早點兒學習怎樣的行為是不被接受的,父母必須有效地做到以下幾點︰
迅速地制止孩子拉扯頭髮:當孩子有拉扯頭髮的行為時,不要置之不理,應迅速地加以阻止,先安慰受害者,然後平靜而堅定地斥誡孩子︰「不要拉扯頭髮﹗」然後儘快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忙於其他活動。暫時隔離也能使孩子平靜下來。
讓孩子瞭解他所造成的傷害:一歲多的幼兒並不太瞭解其他小孩的感受,所以,雖然知道頭髮被拉扯時自己的痛感,卻無法瞭解同樣的行為也會傷害別人。因此,用拉扯幼兒頭髮的方式來讓他瞭解被拉扯的感受,並不是有效的制止方法,甚至會讓他誤以為這種行為是可被接受的而去模仿。當他下次又抓了別人頭髮時,告訴他︰「你拉哥哥的頭髮時,他會頭痛、很難過的。」但在他真正瞭解之前,需要重複告訴他。
幫助孩子表達真正的想法:當孩子在表達心裡的意念上有困難時,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將近二歲的孩子大都已可說許多短句,若你猜想他是因希望別的孩子還他玩具才拉扯對方的頭髮,教導他說︰「請把玩具還我。」若他的口語能力仍有限,就替他說明他的意願,如︰「蕾蕾想要拿回她的小熊。」當你察覺他對別人發脾氣時,教導他如何將他的生氣以口語表達出來,如︰「我很生氣﹗」
不要讓他為引人注意而打架:幼兒有時會因想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而繼續令人討厭的行為,尤其有很多兄弟姊妹時,爭取成為注意焦點的競爭更劇。當孩子的行為良好時,給予他一些額外的注意,可以預防他以搗蛋來獲取關懷;而在他以正向行為尋求關心時,一定要有所反應,以免他因得不到回應,而以負面行為引人注意。
幫助孩子與人分享:這個階段幾乎是不可理喻的自我中心期,孩子要的東西,就是「現在要」,他只理會自己的需求,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所以經常出手「搶」別人手上的東西,父母可以提供一些能與人互動的遊戲和玩具,教導孩子如何與人分享。
本期特選主題: 滾、搓、丟、撈~小手更靈活的小球遊戲
空心的小塑膠球,色彩鮮豔的外觀,加上具有滾動彈跳的特性,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及興趣。然而,由於球離開手之後很不容易掌控,因此對於1歲多的孩子,需要先讓他由「球不離手」的動作先開始練習,漸漸學習如何用手適當的去控制小球。
一起來玩小球的遊戲吧!讓孩子能將球在身體上滾動著;將球投入籃子之中;將球由籃子中撈起,並放入另一個空的籃子裡。這些都是讓孩子練習控制手部肌肉很好的方式。
小球滾呀滾
◎一邊滾動小球時,一邊預告球要滾到哪一個身體部分,像是「滾呀滾!滾到~膝蓋。」會讓孩子很興奮,期待地想知道接下來球又要滾到哪裡去。
◎還可以問問孩子:「你想要小球滾到哪裡呢?」有機會決定球的滾動位置,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
◎透過遊戲,讓小小孩更加認識自己的身體;還可以改變滾動時的力道輕與重,豐富孩子的感官經驗。
小球搓呀搓
◎搓小球時的轉圈圈滾動,對小小孩來說,會比較難。一開始,和孩子一起搓,可以轉圈圈滾動,也可以前後滾動,讓孩子感受當手掌施力的方向改變,就能讓球往不同的方向滾動。
◎接下來,讓孩子自己來滾球,對孩子說:「小球滾呀滾,滾到肚子(肩膀)!」鼓勵孩子嘗試將球滾到爸媽身體的不同部位。這樣的遊戲,對孩子未來的控球能力,會很有幫助。
小球跳進鍋
◎準備兩個籃子,一個裝球,另一個空籃子讓孩子瞄準投擲。數量眾多的小球,能提供孩子更多瞄準的練習機會,就算沒投中,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挫折感。
◎當孩子的球沒投中籃子時,建議孩子:「先繼續丟籃子裡的球,最後再撿球。」透過連續的投擲,孩子可以慢慢調整丟球的力道與角度,獲得瞄準成功的自信心。
◎等孩子更掌握瞄準的技巧後,還可以問問說:「現在鍋子要移得遠一點,你還能投進嗎?」鼓勵孩子拉長投球的距離,挑戰自己的瞄準能力。
小球撈呀撈
◎請孩子用湯勺撈起小球。對小小孩來說,透過湯勺撈圓圓的球,其實有一點難度,準備較大、弧度較深的湯勺,會有很大的幫助。
◎還可以說:「我要一顆黃色的球、一顆紅色的球。」指定孩子舀出特定的小球。更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揮想像力,把小球當作是湯圓,將五顏六色的球想像成各種口味的湯圓,就能撈出不同的樂趣。
※適時增加難度,增加孩子挑戰動機與遊戲樂趣
親子玩小球的過程中,當孩子玩出興趣之後,不妨適時地增加一些難度,比如:丟小球時,改變籃子的大小、放置的高度跟距離,來增加瞄準的難度;撈小球時,特別指定撈起小球的顏色以及數量,這樣可以讓孩子玩得開心,又能得到更多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學習的機會喔!
本期特選主題: 世界不再是平的!——開始萌芽的空間概念
對大人來說,分辨左右或估算空間大小就像本能一樣簡單,對孩子來說,空間卻像是個謎。您的孩子會試著穿上洋娃娃的鞋子?會想把大積木套在小積木上?請爸媽不要驚慌,空間概念必須要靠自己去嘗試、去體驗,才能慢慢確認並修正認知。
移動身體,體驗空間特質
美國研究曾經顯示,2歲以下的孩子會鑽進比他們還小的玩具車。人的視覺神經看到物體後,主導肢體反應的大腦會下達指令做動作,但是孩子大腦前額葉皮層還沒成熟,視覺和肢體溝通還在發展階段,所以沒有下達禁止嘗試的指令,才會造成比例估算錯誤的情況。
幼兒的空間概念是從平面進展至立體,1~3歲寶寶的腦部視覺區已經慢慢地發展純熟,開始能辨識簡單的形狀,產生「立體」概念,不過視覺神經突觸仍需要更緊密的連結,以建立深度的視覺空間能力。這時身體動作的發展極具關鍵,爬行、走路等身體移動讓寶寶了解自己所處位置,並判斷自己和物體間的距離。從寶寶看來,空間開始有遠近、深淺、中空、實心等分別,經由不斷地接觸和操作,漸漸了解空間的不同性質。
空間認知,隨年齡成熟精準
孩子是否試著將積木、玩具放進杯子裡?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都是空間概念發展的表現。每隔幾週,他認識的空間詞彙就多了一些。
■1歲半孩子如果問他「媽媽在哪裡?」他會用眼神望過去,或用手指向媽媽的方向。到1歲9個月時就會說出「來」「不在」「沒有了」等語詞;他也知道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該到哪兒去找。
■2歲孩子會使用「那裡」「那邊」「好高」「走開」「掉下來」和「裡面」「外面」等字詞,也會回答類似「爸爸在哪兒」的問題。「上下」「左右」已經有概念,但是還分不太清楚,要他把玩具放在桌子「下面」或「旁邊」還做不好。
■2歲半是空間概念進步最快的階段。會使用許多新的空間詞彙,精準度也比以前高,如:後面、角角、上面、旁邊、頂端、樓下、外面、那裡等。而且常常有莫名的堅持,東西一定要放在他認為該放的地方。這時已會結合兩個空間詞彙的使用,可以更明確地說出位置。出去玩的時候,他心裡會有一個目的地,因此很注意走什麼路抵達,每次都要走一樣的路線。
5tips,玩遊戲更有空間概念
說給孩子聽,把空間當遊戲
孩子一起參與做家事,也是學習空間詞彙的好方法,請他將圖畫書放進「櫃子裡面」、報紙放在「桌上」。帶孩子玩溜滑梯,告訴他,到溜滑梯「後面」爬「上去」溜「下來」。「比較」遊戲也很好玩:比比看,爸爸和媽媽誰高誰矮?爸爸和寶寶的手誰大誰小?
讓孩子帶路玩尋寶
帶孩子到公園玩時,先走一條固定路線,等孩子較熟悉路線後,在叉路稍停一下,問問他:接下來該往那邊走?孩子完全記得路線後,再換個路線走,但是在出發前先告訴他要玩一個尋寶遊戲,否則他會覺得這不是他的「目的地」而拒絕。逛街時,也可以先約好一個地點,媽媽帶孩子一起走他決定的路線,爸爸繞另一條路線,走走看,最後會不會遇到?
音樂刺激,增強腦細胞發展
美國研究顯示,幼兒在參加音樂課程後,發現在走迷宮、畫幾何圖形及模仿堆積木等方面,都有較佳的表現。這可能是因為主管理解力的腦神經細胞和主管音樂的腦神經細胞非常靠近,當幼兒藉由音樂刺激了音樂區的腦神經細胞時,也同時增強了鄰近的腦神經細胞,因而提昇了孩子的空間概念。現在就養成聽音樂的習慣吧!
塗鴉玩積木,方位立體有自信
隨意塗鴉,體會不同的線條和顏色,可以建立大小和形狀的概念。報紙或書籍裡的圖畫也是現成的空間圖象,和孩子一起找出畫裡相同相異的形狀:圓形、三角形、方形、不規則形……,孩子不必記住形狀的名稱,只要認出相同相異就好了。利用孩子玩積木的興趣,再加入空間概念的指導,等到立體方位概念形成後,玩積木的創意空間會更大,孩子會更有成就感喔!
探索空間,碰觸才能認知
探索機會愈多,對空間距離就愈能產生正確的認知。爸媽要讓孩子自由走動不受侷限,以探索各種空間和物體間的距離,只要做好安全的防護,讓孩子不因跌倒、碰撞而受傷就好。
本期特選主題: 孩子總是自己玩、不肯打招呼,怎麼辦?
Q1:為什麼兩歲大的孩子總是各玩各的呢?
孩子快要兩歲了,爸媽都很期待他會和同年齡的孩子玩在一起,可是這時期孩子正處於「平行遊戲(parallel play)」的階段,也就是說,一群兩歲左右的孩子在一起,通常是各玩各的,很少會有互動。如果有一個孩子接近另一個孩子時,通常是想拿對方的玩具。
這時,小小孩雖然交集不多,但仔細觀察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們也會互相觀察,並模仿對方的玩法和說的話,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玩的方式和說的話會越來越相似。所以,這樣看似沒有互動的平行遊戲,卻是孩子慢慢累積友伴相處經驗的必經過程,並從中逐漸學到如何從遊戲中建立友伴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Q2:孩子總是自己玩,遇見其他小朋友會退縮,怎麼辦?
每個孩子遇見陌生孩子的反應不太一樣,通常是因為天生氣質和社交經驗不同的關係,有些孩子比較熱情大方,有些孩子則比較害羞怕生。不過,這個年紀的孩子都還是處於自我中心與平行遊戲的階段,即使有機會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大多時候他還是自己玩,並不會跟其他人有所互動。
如果想讓孩子知道怎麼跟其他孩子互動,可以讓他和年紀稍大的哥哥姊姊一起玩,或是有固定、較長相處的友伴,無形之中他會累積比較多的社交經驗和技巧,就會表現得比較友善;你也可以主動提醒並示範怎麼跟其他孩子玩,或是透過共讀一些友伴相處的圖畫書,孩子就會對怎麼跟友伴相處更有概念。
一般而言,大約在兩歲半之後,孩子就會開始想要「交朋友」,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了。
Q3:孩子在家很愛說話,但出門就是不肯開口打招呼,怎麼辦?
對孩子來說,他不願意或不敢跟人打招呼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他平時比較少外出,面對陌生環境或陌生人會比較沒有安全感;也可能是因為個性的關係,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害羞怕生,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暖身。不論是何種原因,當他不願意和人打招呼時,請尊重他的意願、不要強迫他,以免造成情緒的反彈。
建議爸媽可以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或是和他一起玩扮演遊戲,讓他有更多的練習機會,或許過一陣子他就願意開口打招呼了。此外,雖然不必強迫孩子打招呼,但爸媽仍然必須跟孩子說明打招呼的意義,並且示範怎麼和人打招呼,因為你的身教,孩子會感受到並內化在心裡,有一天他也會以這樣的態度對待他人,成為有禮貌、受歡迎的孩子。
延伸閱讀: 到哪裡幫孩子找朋友呢?
隨著人口出生率的年年下降,傳統大家庭逐漸被小家庭取代,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孩子與孩子互動的機會,比起爸媽小時候自然減少了許多。但是,只要爸媽替孩子牽線找朋友,孩子還是有機會嘗試和不同的孩子互動。以下,就為你介紹幾種最常見「幫孩子找朋友」的方式。
前往孩子群聚的地方
要讓孩子認識新朋友,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帶著孩子到臨近的公園、遊樂場去玩。這些孩子們群聚的地方,不僅能讓孩子盡情地跑跳遊戲,更能讓孩子有機會遇到不同的孩子。
以公園的遊樂場為例,由於許多孩子需要一起玩溜滑梯、搖搖馬、或秋千遊具,自然就必須學會輪流玩和排隊。而在這樣的空間中,難免會有一些身體的擦撞發生,這時候,如果孩子痛得哭起來,爸爸媽媽可以安慰他說:「你一定很痛,幫你『秀秀』,那被你撞到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會很痛呢?我們也幫他「秀秀」。讓孩子有機會可以同理別人的感受。
這樣隨機的相遇,雖然無法讓孩子建立長期的友伴關係,卻是認識朋友很好的開端,讓孩子有機會和不同個性的孩子相處,觀察其他孩子的行為,學習和不同的孩子和平共處於同樣的空間,也練習輪流和分享;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互動,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像是他對陌生事物的反應,想跟別的孩子玩時,能不能表達清楚。
結識一起上課的同學
坊間有一些針對小小孩設計的親子課程,也是替孩子找朋友的好方法。以信誼基金會的親子課程為例,除了親子互動的技巧、各式親子遊戲之外,也隱含人際互動的層面。比方說,每堂課一開始,老師會邀請親子用各種有趣的方式打招呼;課程進行中,親子圍坐成一個圈圈來活動,方便彼此的觀察和互動;刻意設計的點名式,讓每個孩子逐一成為目光的焦點,秀一秀自己,也學會欣賞別人;最後的道別儀式,也許是勾勾手或擊個掌,讓孩子練習開心的和朋友說再見。
在老師的引導和爸爸媽媽的陪伴之下,小小孩可以在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中,有機會去觀察其他孩子,和其他孩子互動,踏出交朋友的第一步。如果能從中找到投契的親子(也許是兩家的孩子很投緣可以玩得很好,或許兩家的爸爸媽媽有著相近的背景或教養理念),就能在課後繼續相約互訪,建立起更長久的關係。這樣子一來,不但孩子間可以有更多互動機會,也由於彼此孩子的年齡相近,爸爸媽媽還可以彼此討論教養上的難題、分享育兒的快樂。
和親友的小孩共同成長
一位獨生子的爸爸,在提到為孩子找朋友的理由時,有一項是「共同的童年回憶」,當孩子長大後想要回首話當年時,如果沒有童年玩伴可以一起拼湊兒時的糗事,那該有多麼寂寞。
想要為孩子尋找長期穩定的友伴關係,先從有年齡相近孩子的親朋好友著手,是多數人會採取的方法。而且因為大人間已有深厚的情誼,就能相約到某個家庭去玩或是一起出遊,這類家庭性質的聚會自然能夠融洽而和諧。
在這樣的聚會中,不同家庭的爸爸媽媽可以發揮各自的專長,協力教養孩子,比方說,有藝術天分的媽媽,就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畫畫;喜歡戶外活動的爸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探險,接觸大自然,讓孩子有更豐富的生活體驗。
而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聚會裡,從點點滴滴的互動中,更了解彼此的個性,也發現最好的共玩方式,逐步建立起屬於彼此的情誼。另外,如果孩子因為某個玩具吵起來,大人在介入處理時,因為彼此間足夠的信任關係,就不用擔心因為孩子的爭執造成雙方的心結,可以更從容地處理孩子的狀況,陪著孩子釐清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讓孩子了解「有爭執,沒有關係!只要解決了,大家還是好朋友。」
這種方式有助於友誼長期穩定的發展,是很寶貴的體驗。孩子們能夠從共玩、衝突、受挫、調整再出發……累積和同儕相處的經驗和自信心,更是孩子未來人際關係的基礎。
親子網路社團 牽線找朋友
近年來,由於社群網站的盛行,透過網路來替孩子找朋友,也是一種新興的方式。以網路社團為例,一旦有爸爸媽媽丟出任何育兒的話題,都能引發熱烈討論,網路社團的爸爸媽媽們不僅盡力提供自己的經驗談,更提供溫暖的情感支持。在網路空間的溫暖互動,久而久之,自然也會延續到真實的生活中,這些爸爸媽媽會相約定期見面,也讓年齡相近的孩子們,可以有彼此互動的機會。
透過網路的連繫,讓一群原本素不相識的媽媽們,有機會能夠認識彼此,更容易相互分享當地的教養訊息、二手資源的流通,還能定期聚會,可能是每季或是每月一聚,靠著便捷的網路,為孩子找到一種新型態的交友模式。
本期特選主題: 協助孩子改掉吸手指、咬人和吃奶嘴的習慣
孩子快要兩歲了,或多或少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只要爸媽瞭解這些行為的背後成因,再加上一些輔導的小技巧,就能對症下藥,解決孩子這些讓人困擾的行為。
Q1:孩子愛吸手指,有關係嗎?
0~2歲孩子還處在口腔期,吸吮可以讓他感到安心、放鬆情緒之外,也是他們認識世界、滿足好奇心的方式。
在小寶寶的階段,孩子吸吮手指時,爸媽並沒有及時用安撫奶嘴來取代,很快的孩子就會養成吸手指的習慣。於1歲多的孩子而言,吸手指會影響學說話的動機,也會讓手指皮膚容易潰爛,但是要在這時期戒除孩子吸手指的習慣非常不容易,爸媽必須要更有耐心、有技巧來處理。
原則上,爸媽要用「減少」的策略,來降低孩子吸手指的頻率,進而降低他對吸手指的興趣。當爸媽發現孩子吸手指時,請將孩子的手指移開嘴巴,並說明「手髒髒的,肚子會痛」,然後再帶孩子去做ㄧ些需要手部操作的活動,例如:用玩具或其他事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只要孩子的手「很忙」,就沒有時間吸手指,進而改善吸手指的問題。
但如果孩子是突然出現吸手指的行為,爸媽則要多觀察,找出孩子吸手指的原因,或許是:孩子可能覺得無聊、對新的人事物感到緊張,或是家裡多了弟弟或妹妹等,讓孩子內心產生憂慮,才產生吸手指的行為。總之,多觀察、多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及意義,並解決根本的問題,才能幫助孩子改正吸手指的習慣。
Q2:孩子會故意咬人,怎麼辦?
一般來說,孩子並不會無故「找麻煩」,他們喜歡玩耍、探索環境勝過於攻擊他人。但如果孩子第一次咬人時並沒有被制止,之後可能就會把咬人當作表達情緒或尋求他人注意的方式。
因此,當孩子出現咬人的行為時,爸媽在第一時間將咬者與被咬者分開之外,還應該立即用堅定且冷靜的態度,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行為。不過,2歲孩子還沒有辦法完全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爸媽只需簡單解釋「為何不能咬人」之後,再將他抱離現場,讓他不能再繼續進行原本的活動(如玩玩具)即可。
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年紀孩子的模仿力很強,如果爸媽常用強烈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時,孩子就會用「暴力」的方式,去打人、咬人。
此外,也建議爸媽多觀察孩子咬人的時間點,這樣也可以預防孩子咬人的問題。比如說,孩子是因為無聊才咬人,那麼爸媽可以為孩子多安排一些活動,或是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運動,讓他消耗過多的精力,以避免他隨時處於興奮的狀態而咬人。
Q3:孩子是不是該戒奶嘴了?
在1歲之後,孩子對奶嘴的吸吮需求會慢慢減少。不過,如果在孩子哭鬧或睡覺時,爸媽習慣給予奶嘴安撫,戒除奶嘴的時間會拉長。
但孩子兩歲之後,若還是仍依賴著奶嘴,爸媽就有必要幫他戒除,以免影響乳齒生長,也會妨礙語言發展和對其他活動的興趣。以下兩個原則可以幫助孩子戒除奶嘴:
1.先給孩子安全感和滿足感
當孩子不安或哭鬧時,不要急著塞奶嘴安撫,請先找出原因,也可以用玩具或其他有趣的遊戲吸引他的注意力,讓孩子學會用其他方式解除情緒上的不舒服,而不是停留在用吸吮來獲取安全感和滿足。
也有的孩子是因為太無聊或處在焦慮的狀況下會想要吸奶嘴,因此,爸媽平常應增加和孩子互動的時間,多陪伴他講故事,並且常抱抱他、摟摟他,給予肢體上的親密和溫暖,讓他充分得到滿足感。
2.唱歌說話,讓嘴巴動一動
孩子戒奶嘴,可以先設定目標,從白天開始做起,只有在睡前才提供,漸漸地,睡前的奶嘴也逐漸戒除。
在作法上,白天爸媽可多帶著孩子學唱歌、學說話,讓他的小嘴巴不時地動一動,他就不會一直想到要吸奶嘴了。睡覺時,剛開始可以讓他含著入睡,不過如果半夜奶嘴掉落,請不要再將奶嘴放回孩子的嘴裡,應利用輕音樂或拍撫、按摩等替代方式,幫助他入睡,這樣才能將夜間吸安撫奶嘴的習慣也戒掉。
本期特選主題:「這是我的!」——如何鼓勵孩子分享?
每當親友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只要其中有 2歲左右的孩子,就不難聽到孩子大聲說出:「這是我的!」這種對話。大人們可別急著想勸說孩子不要那麼小氣或霸道,你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這樣的階段。
在小小孩的心裡,通通是我的
即時孩子口語能力還不夠流暢,他們在 1、 2歲這個年紀,已經會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表達出「這是我的!」概念,他們會用自己的雙手環抱著想玩的玩具,甚至將東西藏到背後,在公園裡也可能盯著別人快要坐上去的搖馬,企圖把一隻腳踏上去,或用手扶著來「宣示主權」。
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自我中心,又缺乏「所有權」的概念,他們會從自我有限的觀點來看事情,因而無法整體考量他人的需求或意圖,除了什麼都認為是自己的,看到別人玩的玩具,想玩玩看時,也會自然地拿過來玩。尤其當口語能力已經發展到會用代名詞「我、你」等字眼時,孩子最喜歡說的就是「這是我的」。
提供孩子充滿分享的生活情境
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很多玩具與用品都是孩子獨自擁有,缺乏與人分享的和體驗的機會。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與他人互動展現出合宜的「分享」行為,爸媽平時就該提供孩子一個充滿分享經驗的生活情境,讓孩子隨著年齡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學會符合一般所期望的「分享」行為。鼓勵、引導比批評、責備,更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行為,因此,爸媽千萬不要在他不願意分享時,責備他:「你是小氣鬼!小霸王」。
分享的能力,隨年齡和認知增強而進步!
其實孩子在 1歲左右,就會用手指著東西,想要與人分享感興趣的事情,也會主動拿玩具和食物給人;1歲半的孩子會想要幫忙做家事,甚至會主動將玩具拿給沒有玩具的同伴;而1歲半~3歲的孩子則會和年齡相近的孩子相互學習和模仿。這顯示出:孩子從小是有能力「分享」的,只是他們需要大人的引導。
把握時機,提供生活化學習情境
想讓孩子樂於分享,爸媽要做的就是把握時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情境,然後在孩子出現分享行為時肯定他。以下兩項建議,供爸媽參考:
1.從遊戲中學會一起玩或交換玩
約幾個有小小孩的家庭一起玩,多準備一些玩具,或是準備大家可以同時玩的玩具,像是畫畫工具、積木或球池等等,再把遊戲空間做區隔,減少孩子們搶玩具的爭執。而當孩子想要玩別人手上的玩具時,你可以和孩子說:「你想玩他的小汽車嗎?那要不要用你的熊寶寶和他交換呢?」如果孩子願意交換,記得鼓勵他,他會瞭解分享是好的行為,而且分享並不是失去,反而可以玩更多。
2.示範分享,但尊重孩子的選擇與決定
大人要尊重孩子自己決定如何分享玩具。當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要與他人分享時,爸媽可以先「示範」,例如,請鄰居們吃好吃的點心、朋友之間交換好看的書。你也可以在聚會中說故事或玩遊戲,引導孩子學習邀請其他人加入,鼓勵他表現出友善,唯有他自己決定要如何分享時,才會更樂於分享;同時,孩子漸漸會感受到,「分享」不僅可以是東西的共用,也可以是一起聽個好聽的故事,快樂地在一起呢!
延伸閱讀: 不是問題,還需要學習~談友伴關係的衝突
帶孩子到朋友家或是在外頭玩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希望小小孩能夠熱絡地玩在一起,或是成為好朋友。但大部分的時候,小小孩都是各玩各的,甚至經常會因為搶玩具而吵了起來。為什麼孩子們就是沒辦法好好的一起玩?
當孩子們一起玩的時候,孩子對待友伴的方式與態度,常常令爸爸媽媽有些傷腦筋,想不出平時很乖的孩子,為什麼就是沒辦法好好的一起玩?由於孩子處理友伴關係的能力還不夠,也缺乏與人相處、溝通、合作等經驗,所以這階段的孩子很難和其他孩子們一起和諧的遊戲。
有時候,爸爸媽媽不瞭解這是孩子能力發展上的限制,誤以為孩子不聽話,而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所以我們特別舉出幾個例子,讓爸爸媽媽更瞭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友伴關係與遊戲發展特質。
小氣又自私,是問題嗎?
媽媽常會覺得自己兩、三歲的孩子佔有慾很強,只要是他的東西,就不願意分給其他小朋友或弟弟妹妹玩。如果偷偷拿給別人玩,被他發現後,他會生氣地怪別人為什麼拿他的東西。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自我中心,最喜歡說「這是我的」,他不是自私也不是小氣,他只是不瞭解為什麼需要分享玩具,自然不喜歡有人去動他的東西。
不要急著要求孩子跟別人分享或是輪流,你可以轉個彎試著用「交換」的方式和孩子說明,至少他會覺得不用等待那麼久;如果孩子願意交換,記得給他鼓勵,他會瞭解分享是好的行為,是令人快樂的;當然你的身教也很重要,平時你對孩子就可以表現出分享的行為,他漸漸地就會瞭解,分享並不是失去,反而可以獲得更多。
搶奪玩具,是問題嗎?
有些孩子平時很聽話,但和年紀相仿的孩子一起玩時,總是會很粗魯,甚至出現抓人、咬人、推人的行為,媽媽不瞭解為什麼孩子會一反常態,常覺得很傷腦筋。
一到三歲的孩子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和所有權概念,當他發現其他人在侵犯自己的「利益」時,由於他的口語表達尚未成熟,就很可能採取攻擊的行為,用「行動」來表示自己不開心的感受。
因此,小小孩在一起玩時,爸爸媽媽最好在附近陪伴,當孩子出現粗魯或打人動作時,爸爸媽媽就立即介入,把孩子拉開,並且馬上轉移他的注意力。當然你還是要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也要幫助他瞭解對方的意圖,教導他怎麼解決搶玩具難題。有適當的引導,加上孩子不斷累積和友伴相處的經驗,動手打人的問題自然會越來越少。
喜歡和大孩子玩,是問題嗎?
雖然有時孩子不喜歡同年齡的玩伴,但是對於比他大的小哥哥、小姊姊,會很感興趣,很想和他們一起玩,而這也讓爸爸媽媽覺得疑惑。
其實,小小孩喜歡小哥哥或小姐姐,會想要模仿他們,是很正常的。因為他覺得大孩子好棒,什麼都會做,就會很崇拜他們。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只是你要注意的是,有時大孩子會因為不喜歡小小孩當跟屁蟲,而出現惡言相向的情況,這時候你就要適時當起兩者的橋樑,傳達彼此的感覺(例如:跟大孩子說,妹妹覺得你好棒,所以才想跟你一起玩),以免兩個孩子都覺得受傷了。
本期特選主題: 哪些天生氣質影響孩子交友?
不同個性的孩子,在面對交朋友的情境,反應會很不一樣。有些孩子很容易就能跟別的孩子玩在一起,有些孩子卻需要多一點的時間調適,也許他會在旁邊先觀察別人怎麼玩,等他覺得安全了,才慢慢地試著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影響交友的氣質向度
孩子交友的差異,可以由先天氣質的角度來說明︰「氣質」指的是每一個人天生下來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以交朋友來說,氣質中的「趨進性」、「活動量」、及「堅持度」三個向度,和孩子的社會能力比較有關係。
「趨進性」指的是:孩子對一個陌生人、一個新的地方或從未接觸過的事,會出現的反應。趨進性高孩子,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會顯得比較外向大方,很容易就和別的孩子玩在一起;趨進性低的孩子,遇到新朋友的時候,會顯得比較害羞內向,但只要多給孩子一點適應的時間,一樣可以交到好朋友。
「活動量」指的是:孩子一天中動作的快慢和活動量的多寡。一般來說,活動量大的孩子,喜歡跑跑跳跳,交朋友時比較主動,會直接採取行動,不過由於行動力先於語言,比較容易和其他孩子發生爭執;活動小的孩子喜歡靜態活動和遊戲,因為總是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所以比較不容易和別人起衝突。
「堅持度」指的是:孩子正在做或想做某件事時,如果遇到挫折,能不能堅持下去。堅持度高的孩子,挫折忍受度比較大,想跟別人玩時,被拒絕時比較勇於繼續嘗試;堅持度低的孩子,妥協性會比較高,和友伴相處的時候,會比較隨和,不容易和別人起衝突,可以和諧地一起玩,容易交到新朋友。
而氣質沒有好壞的差別,只有會「適配度」的不同(父母和孩子之間或孩子和孩子之間)。以交朋友為例,即使是一到三歲的小小孩,爸爸媽媽也能觀察到,某個孩子和某個孩子好像天生就比較合得來。像是:文靜的孩子和另一個文靜的孩子,因為氣質相似,不容易爭吵就比較能玩在一起;好動的孩子和文靜的孩子在一起就容易有紛爭。當然,這除了因為孩子們的氣質不同,也和小小孩的交友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關係。
成為孩子交友的後盾
對小小孩來說,由於他們剛開始交朋友,友伴的經驗較不足,爸爸媽媽可以做一些安排,幫助孩子發展交朋友的社交技巧,豐富孩子的友伴相處經驗。
為孩子安排定期的聚會
爸爸媽媽可以和幾個住在附近且相熟的親朋好友,為孩子定期安排一些聚會,讓孩子們可以經常玩在一起。這種和固定孩子的定期相處,也有助於友伴關係的發展。
在聚會中,爸爸媽媽可以挪出家中的空間,規畫出靜態區與動態區。動態區可以準備一些玩具車、球、樂器等玩具,讓孩子跑一跑、跳一跳;靜態區可以準備一些畫畫用的材料或是圖畫書,讓孩子們可以一起畫畫或是看書。
孩子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自己玩、也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如此,相處在同一空間裡,孩子們慢慢地自然能產生一些良性的互動。不過要提醒你,記得多準備一些的玩具,就能減少孩子因為搶玩具而起的爭執。
另外,聚會不一定要在室內,有時也可以帶孩子們一起到鄰近的公園或遊戲場去玩,當孩子接觸到不一樣的活動,能看到每個孩子不一樣的優點,也很不錯喔!
安排合宜的共玩時間
小小孩在餓的時候、累的時候,就容易鬧情緒,也容易和其他孩子起紛爭。所以安排聚會或出去找朋友玩的時候,盡量把時間約在孩子精神最好的時段,讓他可以精神飽滿地和其他孩子互動。
另外,爸爸媽媽不要期待小小孩可以一起玩一個小時、或一個下午。留意孩子的遊戲情緒,如果狀況不對,不要勉強孩子,不妨提前讓小小玩伴們分開,將結尾留在快樂一起玩的氣氛中,能讓孩子期待下一回的聚會。
提供孩子心理的支援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和別人玩在一起,爸爸媽媽只要能多提供和年齡相近玩伴相處的機會,他就能自然地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不需要太介入孩子的遊戲當中。
不過,有些孩子比較害羞內向,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來適應新的事物,爸爸媽媽不要強迫他一定要跟別的孩子一起玩,不妨先陪著他,當他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橋梁,等到他更熟悉新的朋友以後,再慢慢地退出,漸漸地孩子就可以和其他朋友玩在一起。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像是別的孩子不想跟他玩、不借他玩具,爸爸媽媽要當他的後盾,安慰他說:「沒關係!哥哥只是現在不想玩,我們先去找別人玩。」「這輛車子也很好玩,你要不要玩玩看?」……等孩子心情平復以後,鼓勵他再試一試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結交不同氣質的朋友
爸爸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孩子天生就有氣質的合與不合,那要不要在孩子比較小、社交技巧比較不好的時候,替孩子把關,選擇合得來的朋友一起玩,避免發生紛爭?」
爸爸媽媽可千萬不要怕麻煩,就刻意只讓孩子跟合得來的孩子相處。替孩子找合得來的朋友,讓孩子順利的玩在一起,也許能暫時累積成功的友伴經驗,看似對孩子很有幫助;但是,讓孩子自由、不受限的和不同氣質的孩子交往,雖然過程中難免會有紛爭,反而會讓孩子依照自己已有的友伴經驗和社交技巧,學習怎麼和不同的人相處。
畢竟,在我們的社會中,本來就有各形各色的人。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保有天生的開放心胸,學習和不同的人交朋友,尊重每個朋友的不同氣質,從中獲得成功交朋友的經驗。等孩子長大之後,這樣的經驗和能力,自然能替孩子建立堅實的人際關係的基礎,未來無論在什麼工作領域,都能有貴「友」相助、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 不能一起玩的玩伴~談孩子的「平行遊戲」
要一、二歲的孩子高高興興的一起玩,不吵不打,是很不容易的,不是他們不合群,而是他們在發展上還無法做到喔。來了解1.2歲孩子的遊戲行為,就知道孩子處在此平行遊戲的階段中,他們的遊戲行為並不是如我們所認知的「熱熱鬧鬧的一起玩」喔。
媽媽帶著一歲八個月的小穎去拜訪老同學,一進門,阿姨便介紹兩歲半的小姊姊和小穎認識,並叫小姊姊拿出新買的娃娃和小貓熊跟小穎一起玩。兩個小朋友馬上就玩了起來。
兩位媽媽才開始敘舊沒多久,卻傳來小姊姊的尖叫聲,原來兩個人為了爭玩具而拉扯起來,小穎把小姊姊抱娃娃的那隻手背咬出好幾個清清楚楚的齒痕。媽媽一面代女兒道歉,一面心裡納悶:小穎在家都很聽話,怎麼今天這麼暴力?
平行的遊戲,缺少互動
週歲以後,孩子開始喜歡社交,對家人、娃娃、寵物表示出喜愛,並喜歡有人陪他玩或跟他說話。大約一歲半以後,幼兒開始對別的小朋友產生興趣,帶他出門或去公園玩時,他會觀察別的小朋友在做什麼,甚至想模仿或加入他們。
不過,由於缺乏與人相處、溝通、合作等經驗,這階段的幼兒跟其他孩子很難和諧的一起玩耍,即使表面看來是相安無事的玩在一起,實際上兩人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很少有真正的互動,這就是所謂的「平行遊戲」(parallel play)。
另外,此時期的孩子尚無「所有權」的概念,看到別人玩的玩具,他也想玩玩看,但在缺乏社交技巧,又不懂得與人分享的情形之下,就很容易因爭奪玩具而產生爭吵。如果大人沒有即時阻止,孩子間爭奪玩具的拉扯,很快就變成打人、捏人,甚至咬人的行為,或以哭鬧、發脾氣來尋求大人的幫助。
孩子的遊戲,需要大人適切的協助
如果您的寶寶尚處於「平行遊戲」的階段,當他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起玩時,建議您多提供幾樣玩具,讓他們各有各的玩具可玩,您則從旁協助,利用機會幫助他瞭解「分享」的意義,學習如何「輪流」玩,並教導孩子社交基本技巧及禮貌,以及尊重他人的所有權。
當然,大人也應盡量避免讓一、二歲幼兒們自行遊戲,而一旦有爭執或攻擊行為發生時,也不要期望孩子們會自己解決,為了安全,大人應即時介入。
不宜因噎廢食
事實上,孩子開始學習與人相處,爭執總是難免的,大人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爭吵,就避免他與別的孩子一起玩的機會。相反的,應盡量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別的玩伴。當孩子表現「願意與人分享」的行為,或表現出「不自私」的行為時,別忘了讚美他,因為這表示他與別的孩子的友誼已開始建立了。
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sXvlgBuGM (15:07)
(20240323~0406 Vito, Vic, Celine, Emily, Kyle and Sandrine having lots of fun together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