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圖二、信心銘 - 臨江觀月 - udn部落格
臨江觀月
作家:若登
文章分類
    Top
    藏寶圖二、信心銘
    2019/02/27 13:09:38
    瀏覽:1106
    迴響:0
    推薦:13
    引用0

    末法時期的特徵就是妙法隨處可得。相較於法顯大師和玄奘大師辛辛苦苦萬里取經參學,現代人真的是幸福許多,足以讓大師們恨不得生於現代。例如:在網路上搜尋片刻即可得見不同版本的《信心銘》,其文意直指明心見性之境。信心不二,同指一處,知信實體,一亦不住。

    信心;不是只憑單純的相信,更不是迷信!而是修心路上的自信。

    禪宗三祖 僧璨大師《信心銘》時代:北魏~隋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却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兩,齊含萬像。不見精麁,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心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沈惛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疎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妄自斟酌。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却。
    眼若不眠,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啟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然,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妄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心密宗二祖 王驤陸居士 《信心銘》時代:民國 

    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是不見,不是不聞,

    了了覺之,不著見聞,蕩然無住,是名無心。

    心若無住,妄依何立,妄既不立,夙障自除。

    問心何來,因境而起,境亦不有,同屬妄影,

    妙用恒沙,盡是緣心,緣心息處,頓證無心。

    無生實相,非可眼見,杳杳冥冥,其中有情,

    證悟之者,名曰見性。是故無求,心自寧一,

    無心可惑,既是大定。得大定者,無動無靜,

    無得無失,無喜無嗔,本位不移,起應萬機,

    不變隨緣,既無生死,成佛要訣,如是而已。

     -照片來源:峨眉報國寺https://www.chuefeng.org.tw/article/izjWdJi8PAvFXGr9e郭祐孟先生作:峨嵋山朝聖與四川石窟寺巡禮手記系列:峨嵋山報國寺2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