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品】馬水龍的梆笛協奏曲 - Here & Now - udn部落格
Here & Now
作家:mushiner
文章分類
    Top
    【古典小品】馬水龍的梆笛協奏曲
    2023/09/02 00:06:00
    瀏覽:323
    迴響:1
    推薦:15
    引用0
    (音樂: 馬水龍 - 梆笛協奏曲)

    《梆笛協奏曲》是馬水龍應中國廣播公司委託創作的協奏曲,
    完成於1981年,以梆笛主奏、管弦樂團協奏。
    首演於1981年11月29日中廣主辦的「第一屆中國現代樂展」,
    由陳中申獨奏、張大勝指揮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協奏。

    此曲採用連樂章形式,共分為兩個樂章:
    第1樂章以管弦樂以第1主題為導奏;
    梆笛主奏輕快活潑,
    由第1主題縮影、變化而成的2主題
    作為第1樂章的主軸。
    第2樂章是優雅的慢板;
    終曲與尾聲為
    第1樂章略加變化的第1、2主題的再現,
    作為樂曲的高潮。

    馬水龍認為,梆笛的音質
    清麗、優雅、細緻、活潑而明亮,
    能確切表達輕快的詩情與及博大壯碩的氣勢,
    兩者同為構想此曲的主要方向。
    陳中申回憶此曲首演,
    「我吹這首曲子時,
    從樂器演奏者角度思考,
    自己加上一點花舌和裝飾音。
    這些小細節,讓我有發揮的空間。」

    馬水龍在1939年出生於基隆市,
    1959年入學國立藝術學校音樂科(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主修理論作曲,副修鋼琴與大提琴,
    受教於蕭而化、許常惠、盧炎等。
    1964年自音樂科作曲組畢業。
    1967年,因為受到許常惠的製樂小集影響,
    馬水龍和五位友人共同組成「向日葵樂會」,
    1972年獲西德雷根斯堡音樂學院獎學金,
    赴德留學三年,向席格蒙(Dr. O Sigmand)學習作曲。
    從西德返回臺灣後,擔任教職於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1982年擔任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及創系主任,
    1986年獲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學術獎,
    1991年8月,任國立藝術學院院長。
    三年後辭去院長一職,仍任音樂系教授,
    並曾兼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音樂委員會委員。
    2015年5月2日,因病逝世,享壽75歲。
    (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古典小品】倒數計時第13篇

    回應
    迴響(1) :
    1樓. Angel佳佳
    2023/09/02 17:20

    平安

    好懷念馬Uncle和他的音樂

    梆笛協奏是其代表作喔

    還記得在國家音樂廳音樂會前記者會時

    馬Uncle還特地來跟我說  

    他不只是我小時鄰居 是我爸好友

    更是我安樂國小學長

    我每年代表學校校慶要領唱的校歌是他最早的作品

    超可愛他

    我說難乖

    從小到高中

    我在基隆的學校

    校長老師最常提的偉大音樂家就是馬水龍

    原來

    是基隆人

    我卻不知他就是鄰居那位常來向爸比問安的uncle哈

    Ps.去年協助年輕人製作廣播節目 正想找有關基隆的歌謠與音樂創作

    才拿到音樂廳給我的馬水龍與港速寫

    其中拾貝殼女孩

    很可愛

    就拿來當雨港饗宴序曲

    結果其他鋼琴家也重錄這套

    入圍今年傳藝金曲

    期待台灣最有影響力音樂家之一馬uncle音樂能代代傳承下去喔

    謝謝Angel佳佳分享寶貴的回憶。也恭喜你在傳承本土音樂上的成就和貢獻。 mushiner2023/09/07 21:42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