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03203此復弟子 - 福智福至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福智福至的部落格
作家:婦好
文章分類
    Top
    p. 03203此復弟子
    2021/10/19 01:51:58
    瀏覽:134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p. 03203此復弟子~

    論之本文——p. 03203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過信為極要之後,繼續要為修行者開示如何修信,因此,接下來要開示弟子應該如何觀想上師, 作為思考重點。今即引《金剛手灌頂續》之經文開示修行者,應該「視師如佛」。若修行者恆常持有此心,則善根會經常增長,必然能夠速成佛道,利益世間一切有情。

     

    研討紀錄——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此外,弟子對上師。

    應如何觀:應該如何觀想呢?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像《金剛手灌頂續》說。金剛手灌頂續,密續名, 直譯「金剛手─灌頂─摩訶─怛特羅」。金剛手,菩薩名,又譯作「金剛力士、金剛手秘密主」。原義「手執金剛杖或金剛杵的菩薩」。灌頂,

    秘密主:即金剛手菩薩。參考上一句之金剛手。

    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弟子對阿闍黎應該如何觀想。

    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就像對佛薄伽梵怎麼觀想,那樣子就對了。

    其心若如是:他的心如果像這樣。

    其善常生長:他的善根就會經常增長。

    彼當速成佛:那麼他一定很快就能成佛。

    利一切世間:利益世間一切有情。

     

    論之本文——p. 03205

    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

    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除了《金剛手灌頂續》之外,宗大師強調,許多大乘經典和《毘奈耶經》當中都有同樣的說法。

    宗大師再次開示視師如佛的道理,並且強調依止上師尤其應該捨棄觀過之心

     

    紀錄——

    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在許多大乘經典當中也說應該對上師觀想作佛。大師,

    《毘奈耶》中亦有是說:《毘奈耶經》當中也同樣有這種說法修觀德之心

    此諸義者:以上各教典教授所傳授的意義是。

    謂若知是佛:就是說,如果知道(某對象)是佛。

    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那麼對佛就不會生起尋求過失的心。

    起思德心:而生起的是憶念功德的心。

    於尊重所:對上師。

    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特別應該捨棄一切尋求過失的心。

    修觀德心:而修習觀察功德的心。

     

    論之本文——p. 03207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諄諄教誡修行者要依照《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的道理去做,應該取著上師的功德而不執著於觀察上師的過失,因為攝取上師的功德才能獲致成就,而執著於上師的種種過失是無法成就的

     

    紀錄——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此外,應該像那部續所說的道理。

    文者按,彼續即前面所引之《金剛手灌頂續》。

    依之而行:依照這個道理去做。

    應取軌範德:應該取著軌範師的功德

    終不應執過:自始至終都不應該執著(軌範師的)過失。

    取德得成就:取著(軌範師的)功德才能夠獲得成就。

    執眾過不成:執著(軌範師的)種種過失則得不到成就。

     

    論之本文——p. 03208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特別就《金剛手灌頂續》所說「應取軌範德…」這段經文再加以闡釋。宗大師教誡修行者,縱使上師的功德再大,如果只執著地觀察他的過失,這樣必定成為自己成就的障礙。相反地,儘管上師的過失多於自己,但是絲毫不去觀察,轉而由上師的功德契入而修習信心,那麼就等於種下自己日後成就的因

     

    紀錄——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也就是說,雖然上師的功德超勝於弟子。

    若僅就其少有過處:如果只針對他的些微過失。

    而觀察者:而(執著地)觀察的話。

    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那麼必定會障礙自己的成就。消文者按,碍為今礙字之異體字。

    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相反地,)雖然上師的過失多於自己,(但是)如果不去觀察他的過失。

    由功德處而修信心:(轉而)從上師的功德契入而修習信心的話。

    於自當為得成就因:這對於弟子自身,就等於是種下了成就的因。

     

    論之本文——p. 03209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基於前面所闡釋的種種道理,宗大師在此結論說,只要是自己的上師,不論他的過失大小,都應該想到觀上師過失會造成的所有過患,因此而經常生起斷除觀過的心,最後就可以把這些過患都滅除。

     

    紀錄——

    是故:因此,所以。

    凡是自之尊重:只要是自己的上師。

    任其過失若大若小:不論他的過失是大是小。

    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都)應該思量觀察上師過失可能造成的所有壞處。

    多起斷心而滅除之:經常生起斷除觀過的心,乃至滅除這些過患。

     

    論之本文——p. 03210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繼續開示修行者,萬一因為放逸煩惱的勢力強大,而導致生起觀過之心,也應該努力懺悔淨除,並且積極防護,避免再犯。能夠照著這樣去做的話,放逸煩惱的勢力便會逐漸微弱

     

    紀錄——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假設由於放逸煩惱的勢力增盛之緣故。放逸煩惱,為二十種煩惱緣之一。

    發起尋覓過失之時:導致觀過之心生起的時候。

    亦應勵力悔除防護:也應該努力懺悔淨除並加防護(,以免再犯)。

    若如是行:如果照著這樣去做的話。

    力漸微劣:放逸煩惱的勢力就會逐漸微弱。

     

    論之本文——p. 03211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闡釋除了努力悔除對上師的觀過之心外,還要對上師所具足的種種清淨戒律、多聞、信心等方面的功德,令自己生起取著之心,常時思惟師長功德

     

    紀錄——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此外,)還要對上師具足的種種清淨戒律。

    或具多聞:或者是具足多聞。

    或信等德:或者是(具足)信心等等的功德。

    令心執取:要使自己的心生起取著。

    思惟功德:思惟(上師的)這些功德。

     

    論之本文——p. 03212

    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鼓勵修行者要令心執取功德,因為以這種態度修習的話,即使見到了上師的些許過失,也不會成為修習信心的障礙

     

    紀錄——

    如是修習:照(以上所說的)這種態度修習(的話)。

    設見若有少許過失:(你)就算看見(上師)有些許過失。

    由心執取功德品故:因為(你的)心取著於(上師的)功德方面的緣故。

    亦不能為信心障難:也就不會成為(修習)信心的障礙。

     

    論之本文——p. 03213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最後再舉一個比喻來開示修行者要捨棄觀過之心而勤修觀德之心。大師的比喻極為生活化,希望大家依同理心來思惟。比喻說,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儘管知道它有許多好處,但是因為不喜歡而使得觀過之心猛利,結果遮蔽了觀德心。反過來說,明知道自己有許多過失,但是只要見到自己有一種長處,心力會變得非常猛利,於是遮蔽了觀察自己過失的心。

     

    紀錄——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譬如自己對於所不喜歡的事物。

    雖見具有眾多功德:雖然知道它有許多好處。

    然由見過心勢猛故:然而由於(自己)觀其過失的心力猛利的緣故。

    而能映蔽見德之心:結果遮蔽了觀其功德的心。

    又如於自雖見眾過:又譬如對於自己本身,明知道有許多過失。

    若見自身一種功德:但是只要見到自己有某一種長處。

    心勢猛利:那時候的心力變得非常猛利。

    此亦能蔽見過之心:這樣一來也能夠遮蔽觀察自己過失的心。

     

    論之本文——p. 03302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在前段以譬如自於所不樂品…及又如自雖見眾過…比喻由功德處修信心的重要之後,再以實際例子為修行者開示。宗大師以阿底峽尊者與金洲大師為例,從見的觀點來論,雖然阿底峽尊者優於上師金洲大師,但是尊者能起思德心,不起尋求過心,感恩因為依止了金洲大師才得以生起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所以在尊者的心目中,金洲大師是無人能比得上的

     

    紀錄——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茲再舉例說明,譬如阿底峽尊者是中觀見。中觀見,非有非空之見。中觀:「(術語)……法相宗以觀遍計所執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

    文者按《唯識三十頌》之第二十頌至第二十四頌云:由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金洲大師則是唯識宗的實相分見。唯識宗實相分,指實相唯識派。

    又有一學說主張「所緣」應具備兩條件:一、所緣(境)必須有實體,並且必須能夠引起能緣(心)攀緣而生;二、在能緣之識生起後的分別中,要有行相。此即實相唯識之概念,亦稱有相唯識。其後繼者有護法、法稱、玄奘等。其相對之宗派為虛相唯識或無相唯識,由彌勒、無著、世親、安慧等菩薩所立。

    文者按,此句舊版作……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

    又唯識宗之法派另有其他分法,例如隨瑜伽行唯識、隨經部行唯識等。

    由見門中雖有勝劣:從見這一方面來說,雖然可以分出勝(阿底峽尊者)劣(金洲大師)。

    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然而(阿底峽尊者的)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

    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是因為依止金洲大師才得以生起的

    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所以在所有上師當中,金洲大師是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的。

     

    p. 03401下至唯從聞一偈頌 ~ p. 03512易其善財而誦自名。

    論之本文——p. 03401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雖然這段本文是收錄在卷二首,然實乃延續卷一末「莫觀過失,由功德處修信心」之旨趣。宗大師用此一極端比喻強調,大師開示修行者,就算只從上師座前聽聞過一個偈頌而已,思惟功德的心是毫無差別的。即便是這位上師有犯戒之類的過失,也不應該觀察上師的過失,而應該就其功德去思惟

     

    研討紀錄——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就算從上師那兒只是聽聞了一個偈頌而已。

    雖犯戒等:雖然這位上師有犯戒之類的過失。

    亦應就其功德思惟:也應該就上師的功德去思惟。

    莫觀過失:不要觀察上師的過失。

    悉無差別:完全沒有差別。

     

    論之本文——p. 03401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引證《寶雲經》為修行者闡釋如果知道所依止的上師可以增長善法(即白法),損減不善法(黑法),那麼不論親教師的素質如何,都應該於師起如佛想。

     

    紀錄——

    《寶雲經》云:《寶雲經》說。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如果知道經由依止上師。

    文者按,由於不知道《寶雲經》此段經文之前所述之內容,故未能確知文中「由其」之確切意思。

    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可以使得)種種的善法增長,而種種的不善法損減。

    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那麼親教師不論他的見聞廣博或者寡少。

    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有智慧有定解,或者沒有智慧沒有定解。

    或具尸羅或犯尸羅:有持戒清淨,或者有違犯戒律。

    皆應發起大師之想:都應該(對所依止的上師)生起如佛想。大師,

     

     論之本文——p. 03403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思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這就好比說,我們對佛是有信敬愛樂之心,那麼,對親教師就應該同樣有信敬愛樂之心。對軌範師也應該生起恭敬承事的心。因為能夠對上師信敬愛樂,恭敬承事,就能獲得圓滿的菩提資糧,能夠斷除煩惱。照這樣思惟之後,就能高興而積極的隨順一切善法行持,並且不隨順一切不善法

     

    紀錄——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就好像我們對佛有信心、有恭敬心、有好樂心和歡喜心。

    於親教師亦應信樂:那麼,我們對親教師也同樣應該有信心、有恭敬心、有好樂心和歡喜心。

    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對於軌範師也都應當生起恭敬承事的心。

    由此因緣:由於這個原因。因緣,指因為能夠於師信敬愛樂,恭敬承事。

    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成就菩提的資糧還未圓滿的人。

    悉能圓滿:都能夠獲得圓滿。

    煩惱未斷悉能斷除:煩惱還未斷除的人都能獲得斷除。

    如是思已:照這樣思惟之後。 如是觀察等等。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就能夠很高興很積極。

    於諸善法應隨順行:對於一切善法應該隨順行持。

    於不善法應不順行:對於一切不善法應該不隨順行持。

     

    論之本文——p. 03405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供諸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宗大師再以《猛利問經》為修信為根本作一小結。在《猛利問經》中,釋迦世尊回答勇猛長者說,凡是發心入佛道的人,如果要求修學佛法和朗讀背誦經文,假設他從 某一阿闍黎聽聞受持不論是與六度相應或與福智資糧相應的四句偈頌,就應該以對應於阿闍黎開示這四句偈頌所用的字句章節數之劫數,以光明磊落的心和所有種類 的利養恭敬與資具,承事這位阿闍黎。然而,儘管這些恭敬承事都做到了,也還不能算是圓滿究竟。何況往往是沒有如法地恭敬承事阿闍黎。

     

    紀錄——

    《猛利問經》亦云:《猛利問經》也說。猛利問經,即《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第十九〉(曹魏三藏法師康僧鎧譯),此會又名《郁伽長者所問經》。文者按,在本論各卷中,另有其他譯名。

    長者: 一般則通稱富豪或年高德劭者。」文者按,基於本經經名(直譯)為《勇猛長者請問經》,故 認為這是釋迦世尊回答勇猛長者 時對他的稱呼語。

    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如果有些菩薩要求修學佛法,文中之菩薩應依菩提薩埵理解之,也就是指有大心入佛道者。

    及求讀誦:以及要求朗讀與背誦經文。 「對著文字唸叫做讀,背文字叫做誦。」

    若從誰所聽聞受持:如果從某一個人那邊聽聞受持。

    施戒忍進定慧相應: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等六度相應(的)。

    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或者是與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的)。

    一四句偈:一個四句偈頌。

    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就應該如理如法的恭敬尊重這位阿闍黎。

    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根據(這位阿闍黎)開示偈頌時使用了多少字句章節。

    假使即於爾所劫中:換算作你所要經歷的劫數。

    以無諂心:以光明磊落的心。諂,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

    以一切種:以所有種類的。

    利養恭敬及供諸具:利養恭敬和資具。

    承事供養此阿闍黎:承事供養這位阿闍黎。

    於阿闍黎:對阿闍黎。

    作應敬重阿闍黎事:做應該敬重阿闍黎的事。

    猶未圓滿:還不能算是圓滿究竟。

    況非以法而為敬事:何況恭敬承事的時候沒有如法去做。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