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老和尚講座 ~ 四講 學佛的心態 學佛應具何等心態? - 福智福至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福智福至的部落格
作家:婦好
文章分類
    Top
    日常老和尚講座 ~ 四講 學佛的心態 學佛應具何等心態?
    2021/03/24 14:16:41
    瀏覽:18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第四講 學佛的心態
    學佛應具何等心態?

    學佛次第講座
    下 常法師主講

    3 人生無限的選擇當中, 為什麼要學佛             第五講 學佛應具何條件?


    上一堂我們講,在人生無限的選擇中學佛,當然有很多理由很多理由,這個理論是主要的一個根本原因,這是絕端重要的識智,識就是人,所有的有情,共同的認識事情的本能。拿佛法來說,心是有生命的。我們現在叫有情,以科學來說,植物也有生命,但是它們沒有情緒。知道喜怒哀樂,可以表達,可以反應,互相可以溝通。拿我們現在看得見的,人跟畜生,畜生應該說是動物,這樣比較更廣泛一點,有情除了這個以外,還有看不見的地方,上界還有天跟修羅。天、修羅、人,屬於善的,我們稱它為善道,下面的畜生,以及餓鬼,地獄。餓鬼就是鬼道,這是惡道。所有這些有情,有一個共同的本能,就是能夠認識事情,判斷事情,以及根據這種本能,去感受一切的苦樂問題,不管這是理智也好,情緒也好,這是它最主要的。平常我們世間說物質,心靈或者是精神,這兩個彼此之間,互相相緣而產生作用的,這個是所有的有情共同的,單單從這上面,我們用世間的種種方法,你可以變得很聰明,了解的事情比別人廣,可是說來說去,有情本身它一定受一個局限,就像衡準一切事情的尺度一樣,這個尺度本身就是一個牛皮筋,這是我們世間所有學佛的人,學問無法徹底改變的,

    現在是科學時代,它主要的衡準的根本,是用儀器,古代不是,有一些在深入的心靈方面,不管是西方,東方,或者是我們稱它為宗教,或者稱它為哲學,譬如儒家,也很難說它是一個宗教,像印度的這些,他懂得怎麼樣把心識,平常這種彈性能夠降低到最低限度,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靜坐,或者說meditation,靜坐這個方法,一般人常以為靜坐是佛法所專有,其實不是,佛法是在學的過程當中,需要靜坐,但是並不是佛法專有。世間有很多宗教,乃至於哲學也用得上,以佛法來說,佛陀出世之前,印度已經有這個法門,佛法裏很明白的說明,靜坐主要的目的是幹什麼呢?就是使得我們這個心,認識的這個認識的心,能夠相對的,把它這個不安的部份,漸漸的使它平穩,平穩,但它平穩有一個極限,它沒辦法超越這個極限,因此在相對的狀態當中,他心識的平穩的狀態,超越了常人,但是它不可能克服它的根本困難,所以智不會不動,不會絕對的能夠產生,一個絕對的標準,所以相對的標準他有絕對的標準,他不能,他也不知道。這是佛法最珍貴的地方,現在我們既然學了以後呢?

    下面說為什麼談第四講學佛心態,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個拿世間的標準去衡量;一個拿佛法的標準衡量。世間的標衡跟佛法的標準,並不是截然不同的,只是說在這個共同的基礎上面,還要更深入一層,才能夠學到這樣的圓滿的方法。世間標衡來說,假定我學東西,只是馬馬虎慮,隨隨便便,高興就去,不高興就算,一種就是覺得有需要,很努力很認真地去學,很簡單,這兩樣東西的結果,一定是後者好,因為學習的態度,是非常認真去學,當然結果好。假定說兩個人,同一標準,一個是天才,吊兒郎當;一個大苯蛋很努力的學,學了半天還是天才好,你不能說吊兒郎當這個方法好。所以我們要很清楚明白,必須在同一個標準上面,這應該大家都能肯定,沒有一點可以執著,懷疑的餘地,這個世間的標準,你學的心態必須哪一些,這是一個原則。

    進一步來說,學佛呢?這個基本也是要的,請問現在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以世間的標準來談學佛?這是第一部份。比如說我們唸書,上一講曾經談過,唸書好像是自己決定的,實際上是因為受父母的影響而去,如果你仔細去觀察,很少例外,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去學這個東西,是為了什麼目標,學佛也是一樣,我從我的老師那裏,聽過一句話,我對這句話是非常受用,我也願意供養給在座諸位。他說“我們可以糊裏糊塗的來,不能糊裏糊塗的去。”什麼意思昵?就像唸書,任何一件事,我為什麼到這個世界上來,為什麼唸書,為什麼做這個,如果你很認真的去觀察,大家很不容易找到這個答案,儘管世界上面有一些是有,可是這種特例,不在普遍一段介紹的這個範圍之內去談,所以說,前面來都是糊裏糊塗,那個世間來就是一場大夢,糊裏糊塗來,糊裏糊塗去,那也就算了,上一次談崇高的目標,而且認清楚了有這樣的差別,繼續下去,你如果還是糊裏糊塗,那就不對了。

    我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佛法好,我受了父親的影響覺得好。也許旁邊有人說這個好,也許你的好朋友拉著你去,你去了也覺得蠻不錯,這個世界上面,大家到處對立,你到這個地方去,感受到這些人並不那麼對立,乃至於你整個的種種的理由,這些理由原則,我並不否定,這也是一種方法,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很嚴密的,很嚴肅的來談這個問題,這個崇高的目標,上次講崇高的目標,我們應該先把崇高的目標安立起來,也就是說我成就佛,佛到底是什麼內涵呢?

    今天這只是簡單的做一個介紹,下面會很認真的解釋這個問題,就是說,分兩方面來說,一個呢?就是世間的標準,說我們世間,人在這個世間上面,或者更擴大的去看,所有的有情,在世間常常我們蕓蕓眾生,他到底為了什麼,一般上來說,都說不出結果來,不過,透過了學佛以後,我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結論,倒是蠻好,我也介紹給諸位,看看是不是你們諸位所要的,總共只有四個字,離苦求樂,或者得樂。痛苦的事情希望能夠遠離,乃至於徹底的解決,不管是外面物質上的,自己生理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用什麼名詞沒什麼關係,總是使得你感覺痛苦,使得你懊惱,這個把你拿掉,徹底的解決,然後呢?你所希望得到的好東西,究意的圓滿,而且這個並不是做夢的這種,是經得起考驗的,所以這一個是我們的標準,那麼以佛法來說,要想自他究竟的利益,不僅僅是我圓滿,平常我們說希望的,要所有我周圍的一切的有情通通圓滿。拿世間的標準來看,這是做不到的,但是佛法不一樣,上一堂當中,我們舉過很多例子,像射箭的那個例子,世間是不可能的,做夢也做不到,可是他透過這種方法卻做到了,所以因此一開頭,下的目標就是如此,然後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起見,所以我要想要達到這麼崇高的目標,很明白的一件事情,一定要認真的學習,去學習的第一件事情有要了解,要了解了才可以實踐,實踐了才成功,那麼了解最好的方法,是從真正的過來人,去聽聞,去學習,這樣,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學習過程當中,在這裡這個題目當中,有兩個主要的分野點,這是一開頭最主要的: 一、 學我。二、學佛。

    為什麼叫學我呢?為什麼叫學佛呢?簡單的說明一下,說明之前,我先運用古代佛門當中,一個非常了不起,凈土的大祖師,不曉得是第八祖或第九祖,律宗說他是復興律門的一位大的律師,他多學博通,是真正很有修行,有了不起的成就的人,他的教誡,是可以讓我們信得過的,何況他教誡本身,也是根據經、論的。他有一次在修行人當中,開示大眾,他說了很多的話,我把他重要的幾句話在這裡說一下。

    第一個叫“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流俗就是普通的世間,流行的世俗的這種見解,要想根據這種見解來深入佛門沒有用。

    第二個叫“自信己意,不可問道。”既然要學,真正要學,所以從好老師,為什麼要從好老師。因為我們學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既然學不知道的東西,當然不應該用我的想法去想,所以要對老師要有信仰。如果說你能夠把握住這一點,虛己,好好的積極學,就可以學得好。自信,如果你處處自信己意,不可問道。前面說過,要想真正的學,最好的是跟老師做學問。現在你處處以自己的見解為主,你怎麼問法,內心當中就梗在那裏,必須突破這一關,去聽的時候才能學好。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未會先會,不可語道。”這個佛法裏有很多東西,有很深入的內涵,我一聽,就覺得會了,我了解了,實際上裏邊沒有真的了解,也許是聽見了文字以後,以你的想法,只了解它最膚淺表面的意義,真正深入的內涵,還沒有真的體會得到,所以叫未會。還沒有真的深入親自體驗體會,你以為知道了,那這個也沒辦法學好。

    還有一種,說單單聽聞是不夠的,還要閱讀、多看書。“依文解義,不可會道。”最後面這一句話,很多經論都說,要想學佛,一定要真正照著善知識學如法如理的道理。可是有一個很大的犯忌,我們拿了文字,以自己的看法去解釋它,這個依文解義,另外有一種說法,叫“依文解義,三世佛冤。”為什麼講這個話呢?因為如果我們真正要想學,佛告訴我們的道理,都記錄下來,也就是現在的三藏、經、律、論。真的要學非要透過三藏才能夠了解。要跟著善知識,不過善知識不能夠一天到晚跟著你旁邊講,講完了多去參考各式各樣的三藏,但是看的時候,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依文解義,因為它裏邊有很深刻很深入的意義。不只是這個文字,我們只認識子自己對這個文字的理解,而它究竟所表達往往有更深一層的意義,這一些我們都應該避開。

    這個法為什麼要這樣子去講,在前面學我呢?我們去學的時候,每一個人以我自己的概念去衡準這件事情,所以或者你自己心裏面有自己的想法。我舉二個例子,人家常說佛法是好啊,可是你只要心好就好了,你何必學呢?說心好就好了,何必吃素呢?你心好就好了,你何必如何呢?這是非常典範的學我,什麼叫好,心在哪?如何好法?這都是很實在的問題,所以在這裡我不去細細的去講,必須了解後面所說,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學佛的心態,再回過頭來一看,你就很明白的能夠分得出來,什麼是真正學佛正確的心態?什麼是學我走上錯誤的道路?當剛開始我們不一定能夠很清楚明白的辨別,但是漸漸的深入,自然會顯出這個效果來。所以這兩個題目,真正要學,這是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其次就我們談到佛法當中有一句很有名的名言,這也完全跟世間所共通的,“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說入門必須要靠信心,但是進門後,解決問題單單信心是不夠的,佛以自己的過來人的經驗,他是從他老師周圍的那些人學了正確的方法以後,然後依照著正確的方法實踐,我們說修行。經過了修行把以前的錯誤漸漸漸漸的凈除,把自己欠缺的部份慢慢的提升,乃至到最後呢?把我們心裏的這個認識作用,錯誤的地方啊,漸漸的透過這個徹底的拿掉,剩下來的就是它的這個功能本身啦,可以達到絕對的標準,根本智就是這個樣,所以老師只能告訴你方法,要你透過努力學習以後,變成你自己的認識智慧,集我們自己的認識的能力,那一下就轉變,它並不是另外一樣東西,前面我們不是說打坐嗎?當你剛開始時一副心思亂糟糟的,可是你坐久了,慢慢的變得寧靜了,這個普通我們大家可以體會到。

    畢竟真的學佛的人不太多,就是學了佛要打坐的機會也很少,不妨另舉個的例子來說。我們學寫字,寫字也是一樣,老師告訴你這個字怎麼寫,一筆一劃一點一捺,你看懂了,你相信他,你才願意照著他去寫,這個是相信,進一步,你必須自己的練習。要花很多的時間,這當然有訣竅,當你這樣去練的時候,鍥而不捨練,練到後來,自然而然得心應手,一寫出來字自然覺得很漂亮,做很多事情,就有這種力量,心裏面就會產生這種功效,等到你自己能夠伸縮自如,完全控制了那個訣竅,那就是智慧。在這個過程當中,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前面正談學佛,需要的這個心理的狀態當中有一個概念,一開頭有一個概念是非常重要,就是說我們走這一條路,跟不走這一條路有什麼差別,學佛跟不學佛差別何在,這個差別很多很多各式各樣,但是這個裏邊最主要一點,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特別的好處,我們叫做殊勝的利益,非常特別的好處,也許有人說,你動不動談好處,好像我們傳統的中國人往往講這個好事,要沒有什麼目的而做好事,這個是真正最高,這種話都是一個道理啦,相當於上一次講的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說,你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以後,他自己本身,心裏邊亂的動的拿掉了,這個才是!而並不是說,你現在不要去分別啦,學佛的人講無分別智,你去分別他幹什麼,我腦筋一片糊塗,這個叫無分別,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個佛還值得學嗎?

    所以我們有太多的地方,把這種地方把它拿來掉,同樣的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我們第一件事情裏要的,先要想這個有什麼特別的好處,我們不要用世間認定的這種標準,如果以世間認定的標準,即使你提出來非常美的的口號,學的是我,不是學佛,佛很清楚告訴我們這樣做有什麼殊勝的利益,那樣做你不但得不到,而且有大的害處,因為你看清楚了這個殊勝的利益以後,然後他有一個力量,推動你去做,諸位,現在我們這樣的忙碌的生活,要想騰出時間來是不大容易,何況騰出來學佛,我們周圍一定有很多人以很奇怪的眼光去看你,你現在忙些什麼?如果你去遊山玩水等等,他不會覺得,他會羨慕你。你告訴他學佛,你學這個呀,我相信很可能會遇見這種情況,如果你們試試看哪,很有意思,前面《新世紀的飲食》當中,舉一個例子,如果子女吸毒,他即使不大歡喜,有的時候還可以忍受,可是現在吃素,對他有絕對有好處,他反而無法忍受。假定我們對這種事情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沒有這種意志,這種難關就無法克服,人家都在笑你,何況你自己還要這樣的轉變過來,我今天講這個並不是講完了,我明天就決定喔,如果這樣決定佛法太容易了,

    所以第一步,我們不妨多去找一些參考的,認真去觀察,然後將前面這個都是非常重要,等到你對這個透過了我們現在獲得的,學佛那一方面正確的資料,那麼透過我們自己的思辨以後,你覺得對,沒錯,這個才是真正的殊勝的利益的,那個時候他自然有一股力量,除了這個力量,還有其他的後面的會談起,然後呢?你會下決心走,既然花了這麼大的努力,去走這個路,而前面又了解這有這樣殊勝的好處,那時候你要想避開,學我,跟真正走上學佛的這個心態,就遠來得容易,這些互相關聯的,並不是一個單單坐在這裡講講道理而己,所以我們了解這樣,然後真正開始去學的時候,又分兩方面來說,那前面就說在我們要去學這樣東西的話,有一些困難,或者我們說障礙,要把它拿掉。就像修房子一樣,並不是說馬上把石頭,木頭、水泥搬進來,要先把那個場地,把它清清乾淨,所以學任何東西,把這個困難障礙拿掉,這個障礙拿掉了以後,然後再把基礎漸漸的建立上去,乃至於最後完成。

    所以關於學佛的心態當中,我們分兩部份。第一部凈除障礙部份;這個拿了以後,然後再正面的我們需要的,這兩件事情絕對的,完全把它拿掉以後,在你學的過程當中偏重於前面,除掉那個障礙以這個為主,實際上後面的東西都用得上,漸漸開始以建立的那個從基礎提升,當你發現有過失的時候,隨時隨地再把它凈除,那麼要拿掉那個障礙,我們稱他為斷三過。這個最主要的從斷除過失方面去看,有三樣東西,那麼下面呢?另外叫具六想,正面的要具足這六個狀態,這個三過、六想。

    下面再來說一下,他有這樣簡單的說明,他那個說法當中三過,叫做覆器、污器、漏器。這個器就是器具,他是個比喻,現在我們學佛的人,佛門當中叫做法器;世間來說,這個人才,天份很高,或者是渾金璞玉,好好的加以栽培,將來是個大才,所以現在這個器具本身,前面要做的把錯誤拿掉,這個比喻當中,相當於說,現在我們這裡要容法的法器,譬如說,有這樣的一個容器準備裝甘露,那個器具是必須要的條件,口一定是向上的裝甘露,覆器就是器具倒過來,覆器,天降甘露,不管降多少甘露,對你是一點受用都沒有,所以覆器要拿掉。第二個呢?雖然器口向上,它也下進去了,因為裡邊有藏的東西,裝不進來,不行,所污器裡邊的東西,先要把它洗乾淨,才能裝進東西,又不會被染污,

    第三樣東西,不要漏掉,不要破掉,你覺得裝好了,真正應用時看不見,發現有一個洞,所以說是漏器,這是個比喻,那麼他真實要說的,是說些什麼呢?也就是說,在我們聽法的時候,要全神貴注,注意去聽,這個跟我們前面有關,如果說我們今天,真正有心,當然曉得要學這東西絕對必須要聽聞,所以自然而然容易,專注屬耳,這個都有關係的喔,反過來說,你如果學的心態馬馬虎虎,被人家拉著來,心裏面就算你要裝個樣子,你心裏面胡思亂想,那也沒有,所以第一個專注屬耳,心是看不見的,但是他的功效,就像有形的容器一樣,這第一個要專心去聽,聽完了以後,聽見了這個道理以後,那麼內心當中,我們常常聽見了這個道理以後,現在前面說,學佛學我兩個有一個差別,就是說如果說我們學佛,我們就想我要前面說我要學,最好的方法是聽聞,他今天告訴我的方法,我就會全心全意,了解了文義,了解了文義照著他實踐,這個心不但器具不但向上,而且裏邊非常純正的,或者我們說,這個就是內心的動機,你以什麼內心的動機去聽的,如果今天是來看看這個傢伙到底說些什麼東西,如果有不對的,我就找他麻煩,像這一類的心情,就是器具裏邊有藏垢,就是這樣。

    所以以佛法來說,真正的內心沒有藏垢的,只有兩類。第一類呢?我要求解脫,我要曉得生死輪迴當中,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真正能解決的,只有佛法當中,所以我至誠懇切的跑來學這個,今天告訴我,我為了這個目標,這是一種。但是這一種是對的,但是並不完全,並不圓滿。還有一個不僅僅是我要解決,我要學,學佛一樣要幫助我所有一切周圍的人,就這樣,因為所有周圍的人都是我最重要的父母,親人等等,如果了解了無限的生命,關係這麼密切這樣,而且是達到究竟圓滿的狀態,這一種心理,先正心裏,那才對,也就是說這樣的動機才對,除了這個以外,那麼這個有問題的,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呢?雖然具了上面這個條件,聽完了以後忘掉了,對不起,還是沒辦法受用,既然我們了解這個有這麼殊勝的好處,決心要走上去,那自然而然得到了這個好東西以後,我們就不會讓他消失掉。在所有的經論上面,特別是大乘經典,小乘的經典當中,像阿含什麼等等,它不大有這種話,這有一個原因,小乘經典是針對每一個問題,一個簡單的問題,他就告訴你你該怎麼做,好羅;大乘經典不是,所以有比較完整的理念,而且有很多人天百萬,當然我們形容啦,就像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大教授,要講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跟我們絕對有關係的,佛也在這種狀態當中,講了完整的內涵,我們後面的人集起來稱他為經,經論上面常常看見的有幾句話: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兩句話,包括三個意思:“諦聽,諦聽”同樣的兩個字重復,就很認真啊,好好的聽哪,“諦”,是實在的,因為這件事情太重要了,有的時候諦聽一下,有的時候還要重復一遍,然後“善思念之”,這個“善”字,也就是相對於不善,對這個內涵哪,你要去思惟,要去觀察,這個“思”是這樣,你才能把佛陀或者你從的這個善知識,要告訴你的東西了解,這個就對應於前面第二個“念之”,這個念是心的念力喔,你唸唸放在這個上頭,這樣不會忘記,否則聽過了就忘記掉了,你的心念不在這個上頭,所以耦益大師,其實有很多這種大德,都在不同的地方,告訴我們這個事情,就是說,平常如果說我們不好好的,認真的去聽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了解事實的真相,如果不可能,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你要想照著這個問題去學,這是不可能的。那是他在《佔察善惡業報經》上面,做注疏的時候,就專門講解,“諦聽善思”這幾句話。很多大乘的經上面有這個,可是我們不太懂,論上面也同樣的,我們還是啊,尤其現在的人學佛,往往因為時間太多了,那麼這個祖師特別的交待,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的《菩薩道次第廣論》,也一樣的非常重視這一點。也就是說,斷掉這三個過失,他是有憑有據,而且事實如此。這樣,那麼把這個拿掉了以後,進一步我們還要具足什麼條件呢?

    那麼這個條件因為有不同的經論上面的說法,稍微有一點差別,內容是一樣的,平常我們在漢地當中,大家以為最崇高的比如像《華嚴》,論的話像《大智度論》,《華嚴經》上面跟《大智度論》上面,是舉例了四種,然後《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提出來的六種,(具六想):於自安住起療病想;於說法師住如醫想;於所教戒起藥品想;於殷重修起療病想;於如來所住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現在我把這幾種通通講一下,這個六種當中的前四種跟《華嚴經》跟《大智度論》一樣,那第一個是什麼,自己是病人,病了,所以自己病這是非常重要的,平常如果你自己不知道病,當然你忙你的,你不會去找醫生,所以必須要自己曉得有了病才願意去找醫生,這個在第一講當中,我就把簡單的我自己一生,我也建義諸位好好的去思惟觀察這一生,主要的原因,為什麼?是透過這樣的去觀察,我們會發現,我們的人生好像沒有什麼多大的意思,會發現這種狀態,不只是如此而己進一步說,如果你了解人生無限的話,你會發現浪費了這個生命,也許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有一點特別的感覺的話,你會急於改變你的生命,不理想的事情莫過於病,那現在呢,平常我們一般人注意病,身體的病注意,心裏的病卻不太注意,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目前這個時代的大趨勢,當我們真正了解了佛法以後,深信這個我們的生命,是身心互相關聯的,分不開的,這個構成一個有情的生命。而這個分不開的,構成的有情生命當中,心是一個主導者,身體會跟著他轉。但是,當然這個心會跟著這個生理,或者物質受影響,這也是事實,所以兩者是分不開的,但是主導者是心,但是我們偏偏現在只注意身體,而不注意這個心,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早一陣子,曾經聽見過不同的人,來自不同的消息,談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各式各樣的怪病,特別是癌症,這個癌症是個不治之症,現在最近幾年來,科學界發現,不要透過現在所謂醫學的正規狀,第一個是什麼?手術。然後手術完了以後,什麼叫化療。然後下面是光療,最後死路一條。就這樣,那個是什麼,那個好像《新世紀飲食》上面,也提這個事情,我現在不是談,評論這些事情,我現在從另外所見那個消息,說癌症可以把他弄好,既不要化療,也不要光療,乃至於不要動手術,我介紹你們如果有機會不妨去看看,

    我今天偶然早上翻到一本書,叫《生命的重建》,作者是一個美國人,他自己敘述他一生的生命是非常坎坷,中間一個生命的轉捩點在哪呢?就是癌症,他得了癌症,去找醫生,醫生告訴他,這個當然在美國嘛,除了開刀別無他法。那個時候他已經開始接觸佛法了,接觸佛法以後,他就開始運用佛法的方法去治療它,所以照著方法去做,根據科學方法也體會到,特別佛法上面告訴我們的,癌症往往是嗔心,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他用佛法的靜坐,去觀想,透過這樣常常去觀想以後,他也沒有看醫生,經過了大概六個多月以後,他自己覺得身心上非常愉快,結果癌症的現象整個消失了。這本書也舉了幾個例子,這種例子,我前後大概遇見不少個,而這例子都不在這裡發生,不是由佛弟子宣傳,而是科學家報導的,很正確的有憑有據,這些人都在。這是很有趣的現象,這個病人之所以好,他心裏轉變噢,這說明什麼呢?身心是互動的,真正這個生命體本身是這樣,因此我們要解決問題的話,必須從這個方面為主,生理方面物質方面為副,在學這個過程當中,第一件事情要讓我們了解,我們的心裏有問題,當然你可以說,這好端端的有什麼問題呀?是,拿世間來說,諸位都是好端端的,不但好端端而且非常精彩的中上,我雖然不敢說一定上等人,我相信大家都在社會上肯定是中等以上。可是拿佛法來說,對不起,我們都是這根橡皮筋。大家都了解得很清楚,因為我們要達到這樣的崇高目標,因此這個關鍵真正的問題,我們是有問題的,這是第一個。

    如果當我們前面三個過失拿掉了,再來聽聞,我想我們聽得見,這樣以後,自己覺得有病了,那是不是。我們要去找醫生,當然這人人都如此,有病了去找醫生,現在生病是找醫院的醫生。現在心病找什麼,找說佛法的法師,這個法師,比如我們現在看見一個人,剛出了家,剃了頭,這個地方叫做法師,不是這樣的法師,現在的人,樣樣東西總是說好聽話,一剃頭就說法師。我剛出家的時候,看見很多那種大法師,他們稱為師,比如弘一大師,我們現在稱他為大師,法師還不夠,還要大師。我接觸的這些老人,他們聽見了會說,只稱他為師,不會稱他為法師。這裡所謂的法師,他必須要什麼樣的條件呢?對三藏十二部的內涵精通,即使不是裏面有所修證,說修證的話,不但文字理論的認識,而且修證的內涵,要這樣高的程度。

    現在退一步來說,他了解了以後,比如說現在學科學的,或者學工程的,他不是工廠裏實際上做過,可是他老師學過了以後,他把這個知識告訴別人,別人照著去做,一樣可以得到結果的,至少這個條件,稱他這個為法師。要治療我們的心病,需要用這個佛法,要用佛法,需要請這些法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去找這個法師,這個法師就是給我們治病的醫師,這是第二個。那為什麼在這個地方特別談一下這個問題呢?因為真正的照著這個醫師以後,醫師告訴我們的要這樣,要這樣,說有很多禁忌,說不要再犯,那應該做的事情要做。因此當我們需要去找到法師以後,那個法師一樣的告訴我們,有很多事情你不該做,不要做,那麼該做的事情要去做,那你會覺得這真是個麻煩,我們會覺得這是多餘的事情,增加我們負擔。當我們真正了解了這樣必須要去找,那對這樣的真正說法師來告訴我們的這個教誡就聽得見。同樣的,這個法師並不是剃了頭,剃了頭他自己都不知道,你聽他,結果昵?一盲引眾盲,這個也不對,這裡面有他正面負面兩個重要的關係所在。

    其次呢?我之所以找法師,原因是為了什麼?世間的生病,看了醫師以後給藥,現在這個心病,我們找了法師以後一樣的法藥,治療我們的這個藥,對這個藥我們要很重視,要把這些問題拿掉,同樣現在對這個教誡的佛法,我們應該以很恭敬的心來聽,然後很純正的意樂去聽,聽完了以後念茲在茲,不要忘記掉,就這樣,所以這第三念是對應前面。

    單單聽了夠不夠?不夠。還要照著它去做,這個我們稱它為修,修行的修,修行的這個修啊,在佛門當中專門有修,我們世間,學任何一樣東西,這都必須要的,比如說唸書吧,學校裏,要照規矩學那些東西,把你以前的東西要改過,新的東西要學會,這個修,修有兩種,第一個不要的東西修改,把它拿掉了,第二個要的東西經過學習把它提升。所以一般來說,我們都蠻重視這個四點,也就是說照著醫師開的這個法的藥方,認真的去照著來修行,就像我們平常病也是一樣,不是今天這個病醫生把了脈,給了藥你就好了。你要照著這個藥慢慢的吃,這個身體的病,現在心的病也是一樣,認真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大智度論》上面,曾經有個這麼一段對話“佛陀啊!你是一個了不起的,為什麼有很多人跟著你,有的人行,有的人不行呢?”世尊回答是這樣“沒有錯,我講的法是一樣的,他如果聽了以後照著去做,行!反過來不照著去做,不行!”因此在這地方特別說第四點,對於醫生開給我們的這個藥方,現在這裡佛法裏面的這個方法如理如法的去做,那就有成果。

    在這裡,我舉一個非常重要的祖師的話說一下,這個祖師就是唐朝的南山道宣律祖,在佛門當中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在《凈心誡觀法》說,凈是凈化我們的內心,就是這樣,教誠,他這個老師的教誠,你現在聽了這個教誠,把這個法觀察內心,怎麼樣去凈化他,他說世間很多人,“世人習多聞,未曾行一分”,這是四句偈,世間很為人習慣了,學了佛還是這樣,他歡喜多聞很多,聽是聽了很多,但是聽完了要照著做的,聽了很多沒有照著去做一點點,這個不行,是我們剛開始,並不是說一吃馬上去做,但是要去聽聞,如果說聽了以後不去做,那很可惜,你曉得有病,也找到好醫生,醫生也開了你的藥,你把藥放在櫃子裏面,放在冰箱裏面,這個病好不了的。

    同樣的的道理,結果反而往往產生一個毛病,他下面兩句話,“妄情取妄法,諍竟起紛紜”,妄情就是我們現在心識的作用,本來法有凈化的內涵產生智,絕對純凈的這個智判斷一切,在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之前,我們的心識用佛法的標準名詞,叫錯誤的,虛妄的,叫妄情,要曉得我們現在以虛妄錯誤的心來學法,這個法本身不經過凈化,前面說過學我啊,那時候法本身就錯掉了,於是嘴巴上面講講,最後產生什麼效應呢?他說諍竟起紛紜,大家談道理,你說這個不對,我說這個對,兩個人吵半天,也許你會問,那我們討論的時候,論辨不是也是嗎?是,所以這個地方,有很多地方要認真注意,我們是為了對理路更深入的了解,要去認真的討論,假定說你不懂的,討論過程當中,反觀自己內心,凈化也會產生,那就是道宣律祖教誡我們的,總之在這裡特別的說,了解佛法,那要針對自己的病去改善,前面四個所有經論是共。

    下面第五點,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特別提出來告訴我們的,我們要對說法法師,把講法的法師看成佛,這一點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呢?如果說我們把他看成普通人,看成佛有什麼差別呢?對一般不信佛的人,根本不懂這個道理,真的信了佛以後,在一個信佛的佛弟子的心目當中,佛是一個完人,他講的絕對沒有錯的,所以聽見了佛法,只有拿這個佛法,來凈化自己的,如果有這樣絕對的信心去做,效果就大,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否則,我們聽了佛法以後,像一個照妖鏡一樣,本來這個照妖鏡是要看自己的面孔,希望把面孔弄乾淨,現在很不幸,你手上拿著這照妖鏡一看,天下所有的是妖怪,有一個例外:我!就是這樣,那何況現在呢?其他人還沒關係,法師是幫忙你最重要的,你現在聽了這個法,他講了半天他也是一樣,你願意聽他嗎?實際上這是凈化我們的內涵,他可能有錯,他是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們看不見,他很重視這一點,這裡面有很深厚的內涵,假定條件不夠,你隨便那個法師講了,你把他看成佛,佛法裏面不主張,後面會仔細的說。

    最後一點,令正式完整的教法希望能夠久住世間,這是最後一點,這個有他深厚的原因,我簡單的說一下,以後有機會再詳細的說明,正規的說,這個法要留在世間,必須要很多條件,我們願意如法的去做,法留在這裡,實際上真正的重要,後面幾講當中,順便會提起,今天關於這部份昵?我就不細說這個道理,以後如果認真的學那個道的次第的時候,會談起這個問題,我想今天就到這裡為止。

    回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