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墓羽觴漆杯
圖文:陳宗嶽
幾週前,藏友帶來一個傳說是許久以前出土自湖北楚墓的羽觴漆杯,以往只在圖錄上才能看到的珍品,竟然能親手把玩,除了量了長、寬、高,也量了重量約22公克,以羽觴漆杯的體積,相對上這樣的重量,當然稱得上輕字,所以稱羽觴。
耳杯又稱羽觴,是古代飲酒用的一種盛器。器具兩側各有一弧形耳,其多為木胎塗漆,也有的在耳上作銅飾或者鎏金。由於新月狀的雙耳微微翹起,形似雀鳥的雙翼,故以此來命名。
羽觴杯最初盛行於戰國之楚地,秦漢時轉變為杯卮並用,並一直延續至魏晉,名稱也逐漸通俗化為“耳杯”。
自羽觴問世以來,其又成為所有酒杯的通稱。《禮記·投壺》中有“請行觴”,即指舉觴相勸酒,就是以雙手執杯耳向人敬酒或自飲的含義,這是古代酒文化的一種禮儀。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婕姝》中說“酌羽觴兮消憂”,是指將酒倒入羽觴之中,飲酒可以解憂消愁。試想在兩千多年前的某個夜晚,這位貴為一國之後的女子,儘管依舊過著極盡奢華的生活,卻仍然無法消除她遠離家鄉故土的憂傷,以及對親人無法割捨的思念。此時的她唯有通過沉醉於美酒,來暫時忘卻內心深處濃濃的思鄉之情。
但是,後來蘭亭序中的「曲水流觴」,應該也是用這樣的羽觴漆杯,只是經過王羲之在蘭亭序一揮筆,羽觴漆杯更是帶上幾分書墨氣,令人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