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典理財著作《鄰家的百萬富翁》中,作者斯坦利(Thomas Stanley)經過三十年潛心研究,發現了一個真相:有錢人就隱藏在你我身邊,他們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有錢人那樣高調奢華。(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外不少真人秀節目與網路媒體常鼓吹、誇大富人的奢侈生活,好像不曬遊艇、豪宅、私人飛機、私人小島,就不配做有錢人。但真相是這樣嗎?許多家產動輒千萬的富人,並非我們想像中開著豪車、住在富人區、消費奢侈品的那一類人。排除明星等公眾人物為求節目效果而作秀,其實大部分的有錢人,都只是開著普通車甚至二手車、住在普通社區、低調節儉的人。在經典理財著作《鄰家的百萬富翁》中,作者斯坦利(Thomas Stanley)經過三十年潛心研究,發現了一個真相:有錢人就隱藏在你我身邊,他們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有錢人那樣高調奢華。對此,理財型YouTube頻道「堆金積玉」,就揭開了真正的有錢人,不想讓別人知道的5個致富秘密。
1.簡化理財方式、控制用錢比例
最簡單的方式往往最有效。很多手段不高的財富累積者,擁有300萬美元的淨資產,卻花了100萬美元買一輛豪車,相當於一次性花費至少30%的淨資產去買車,「用錢不要看絕對金額,要看比例。」若你把大部分的錢花在購買奢侈品上,就沒有足夠的錢儲蓄與投資,失去「錢生錢」的機會。富人的理財模式和普通人「賺多少花多少」的模式,區別在富人將消費剩餘的錢累積下來投資,產生回報,不僅能通過制定預算和控制開支賺到「第一桶金」,更有自制力憑藉拿捏用錢比例,保持自己的財富地位。
而那些手段不高的財富累積者,習慣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思考今年去哪裡旅遊、何時買第二輛車、買何種款式的名牌包,他們沒有時間也不願意花時間去計算這些消費所佔的收入比例,更別提擬定所謂的養老計劃或做金融投資;相對的,高級的財富累積者,每年會根據全家的食衣住行,與收入的增減需要,來規劃每一筆消費支出。或許他們外表看起來沒有那麼光鮮亮麗,但對於未來的財富人生,卻比普通人更有保障。
2.其他收入來源
想要變成有錢人,是不會滿足只靠單一收入來源賺錢的。除本職工作外,兼職與投資皆是增加收入來源的重要方式。因為無論「打工仔」多麼努力,大部分的勞動成果永遠都是進到老闆口袋,這樣下去「自己一輩子無法實現財富自由」。若我們從現金流來看,打工者的現金流,流入的是工資,流出的是各項花銷和債務,無工資流入,一切支出就斷了來源。
富人的現金流流出情況,可能與打工者的差別不大,但流入的部分就差多了。富人大多擁有租賃收入、分紅、利息、版稅等,而這部分流入的資金,皆不是需要「朝九晚五」工作才能獲得,這樣隨著時間累積與複利的財富增加,富人理財獲得的財富就會遠大於工作性財富。所以當富人的投資回報達到一定程度時,即使停止工作,也會有穩定的現金流入。
3.捨得花錢投資自己
厲害的財富累積者一旦獲得一筆資金,他們首先會把錢優先投資在「擴大自己的現有業務和資產」,進而取得更多利潤,最後再用剩下的錢享受生活。這也是有錢人漸漸變得越來越有錢,可自由支配的金錢也增多的原因。相反的,普通人若有一筆資金,他們會迫不及待地購買最新款的手機,或同事們最近在議論的某款新產品,總之「什麼有面子就買什麼。」
許多富人們,正是藉大張旗鼓地宣揚消費主義,成功洗腦普通人的消費觀,讓普通人心甘情願地為少數有錢人買單,等到普通人把想買的都買了,才發現荷包早已所剩無幾,也沒有餘裕來做緊急備用金或投資自己。
4.學歷不是一切,持續學習才是
「當你有錢後,你會自覺地去提升學歷;當你有學歷後,你會想辦法賺錢。」舉例來說,一人擁有經濟學士、碩士、甚至博士學位,皆無法完全證明此人的理財能力比別人強,因學校存在的根本意義,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勞動力;一人的金錢觀是學校無法教育而出的。若僅透過學習便能成為20%的少數富人,那現今全世界眾多的大學畢業生,早就把全球的財富瓜分殆盡。不過,我們絕不認同「讀書無用論」,想要從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就必須要終身學習,像是找到能助你成長的「小圈子」,或多參加與理財、商務相關的講座、論壇,多和擁有積極且正向金錢觀的成功人士交談等,提升自我價值。
5.設定長期的目標
越有錢的人越重視時間,因時間可轉換成任何他們所需的資源,你需要知識,就花時間認真學習;你需要拓展人際關係,就花時間多和人相處;你想要源源不絕地複利與分紅,就趕緊趁年輕投資。成功的關鍵是你有多渴望成功,且願意為其付出多少努力,心態決定方向,行動決定你能在這個方向上走多遠。想要成功、想成為有錢人,那你就要做好努力的決心。如果能用未來5年的奮鬥,換取10年之後的財富自由,何樂不為?
(相關報導:有錢人為什麼會有錢?5個變成窮人的消費習慣,改不掉真的很難翻身|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