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講師_金剛經_第18片_台南同義宮_103/4/12
(謝謝各位前賢提供資料,文字僅供參考,若有誤謬,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我們上禮拜講到忍辱波羅蜜第十四分,因為我們開始就講佈施以及講般若,那六渡萬行裡面最難行持就是忍辱波羅蜜,可以聽得到嗎?(可以)我們一般對忍辱都是外面、外界的侮辱,然後我們能夠忍得下來,可是在真理之中,沒有你我他啦,所以沒有加侮辱的人沒有受侮辱的人,所以我們要進入到我們佛性的話,都沒有那個兩邊對待,那沒有兩邊對待,就沒有說被人侮辱了需要忍耐,就沒有那個現象,所以我們就是要了解真理,從真理完全都了解,我們在面對所有的事情時候,都能夠直接看到實相,直接看到實相都平等,所以那個時候沒有侮辱的人,有受侮辱的人,沒有,那我們在生活之中時時刻刻跟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在一起。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
是名第一波羅蜜。
以如來說就是從我們的性分流露來講,那如來性分完全就沒有的對待,兩邊對待,所以即非就不是文字在講的,我們文字講的有受侮辱的人,有加侮辱的人
(現場上課的麥克風有點問題,前賢在處理所以有一些動靜,劉講師當機加以解說)
這個在考驗我們不是在研究性理心法嗎?是要考驗我們心的那一種層次,是隨著外境動呢,還是可以安得下心來給我們機會學習,所以外境變化我們不受影響,內心都很寧靜,這樣就時時刻刻跟自己的佛性在一起,那我們修道就很好修,修起來就事事如意,不會有挫折,因為外境變化很快,那我們要了解外境變化無常,那無常變化的東西我們不要讓它往心裡面鑽,我們心裡面沒有無常變化,我們先保持寧靜,所以真的能夠忍,忍的真正含意就是安住不動,那個忍辱就是別名,就是有一個角度來說的啦,重要的是講我們一心安住不動,都已經在真理之中,我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能夠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真理上,然後不加以動搖,時時刻刻都心安都理得。
所以,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就不是文字在講的有兩邊相對待,稱性而說的話,我們性體本來都是清靜。
◎是名忍辱波羅蜜,因為是名就是它的名稱,我們要用它的名稱來體會實際的內容,所以才會有這個文字,才有這個語言出現,我們了解到凡塵的現象是千變萬化,那我們時時刻刻會感覺到受侮辱的情形出現,那我們都已經安住在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上面,我們看起來像不合理,不很恰當的一些語言行為,我們都不受影響能夠安住不動,所以最重要先把我們內心就是『篤定』內心都安住不動在佛性本體上面,久了以後,不管外相是怎麼樣不合理,是怎麼樣侮辱到我們,那個都是因緣聚會啦,都是假的,假的來考驗我們的心,所以要了解到說越能夠進入佛性,凡塵越難做的我們都可以到達,像那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要我們不能夠做到的,卻都在我們一心安住在佛性本體上,都到了,所以以往我們所不能達到的讓我們做得到,因為見得深,看得遠,這樣我們處事就會很圓滿,不會跟人家起衝突,不然我們看現在喔,各位可以體會真的是『鬥諍堅固』有沒有?(有)。所以五百歲正法時期『解脫堅固、禪定堅固』正法時期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那象法時期『多聞堅固、塔寺堅固』也已經遠了,過去了
那現在(末後)進入『鬥諍堅固』的時期,所以我們了解到國與國鬥爭、宗教與宗教鬥爭、人與人鬥爭、同事與同事鬥爭、家人與家人鬥爭,有沒有?都出現了,所以我們這個鬥諍堅固的時期不鬥爭也難,都受到整個潮流的影響,外面的風氣就是這個樣子,然後我們受到影響不知不覺啊,ㄟ就附和,我們附和又不知道,所以佛都講我們無明顛倒,不知不覺就是無明。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最難的就是佛性本體,那我們都已經啟發,然後在生活之中運用,那只要我們啟發佛性本體運用,那我們要了解祂沒有兩邊、祂沒有對待都是一體,所以假如說我們把所遇到的人,所遇到的事都已經我們跟他融成一體沒有分離,各位就想想看鬥爭怎麼來?不可能產生啦!那產生就是從我相開始,有我了,有我這個形象,為了維護形象,稍微一點受損,就要抗議抗議啦!我們都受影響,都要抗議,這個跟自己抗議啦!不說抗議,整個潮流這樣的,很不理想,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主張,要認識,一定要跟不生不滅的佛性在一起,要聽從佛性指揮,然後要在凡塵完成借假修真,把真的佛性都修證出來,這個假的身體都要還給天地的,沒有說不還可以的,沒有的,一定要還,身體不是我,可是我們都從身體產生非常多的磨擦,我們只要跟人相處摩擦就產生,那都由身體來,我們身體那個心意識,那個感覺非常強烈,稍微有一點受人瞧不起,問題就有了,有時候大一點就要報復,所以很不理想,外面整個形勢大的環境就是這樣,可是我們要知道每一個都是佛。
※我們之所以沒有成佛,被我們自己的見解、知見障礙,我們自己的見解不正確,假如說我們的見解、我們知見是佛知佛見,那我們都成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見解不正確,致使我們行為也不正確,才造了業,才要受苦,都是我們對真理缺少研究,假如說我們研究了,知道真理了,知道我們在凡塵要追的目標,就是去掉我們佛性本沒有的,佛性沒有的東西把它去掉,我們都恢復到『一真法界』全部就是一個字『如』到如的狀態。
所以我們要了解靈本同體啦,我們雖然分了這麼多的眾生,可是靈只有一個,大家回到本體,回來都一樣沒有差別,落入形相千差萬別,因為每個人的業不同,可是我們業會了,了業了以後又回到佛性本體,又是大家一樣,所以才有同體大悲。
那我們本性之中就有無緣大慈,不管他是親友或者不認識的人,我們都想把他渡成佛,這個就叫做無緣大慈,沒有跟他關係緣份我們都把快樂帶給他,希望他也能夠成佛。
成佛不是很困難,我們要了解到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假的,知道身體是假的不要為這個身體一直在打算,我們都是非常注重身體啦,沒有注重佛性,所以我們就造了很多業,假如說我們注重佛性那身體是佛性的工具,給佛性用,這樣就沒有問題了,都圓滿,就差別在我們不甘願啦,我們身體不甘願給佛性用,各位甘不甘願?很大的問題,我就不認識佛祂?我都還沒有認識什麼叫佛性,這樣就麻煩了,我們在凡塵可以說整個都是我們佛性本體,然後祂發揮了功能作用,才有這麼多的萬象萬事呈現,那假如說可以從本體,我們從萬殊歸一本,是從一本散萬殊,我們又從萬殊歸一本,回到一本的時候都是本來,是佛了,那個就是最理想的狀態。
※我們要知道這個元會已經快接近尾聲了,所以在不久大概還兩萬多年,我們人類就滅了,然後天地混沌,然後接著下一個元會,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時間沒完沒了啦,可是我們佛性不生不滅祂不會死亡的,他不會滅掉的『祂永遠都在』縱然整個天地混沌了,我們佛性還在,一樣在,『只是我們沒有修證就沒有主宰的能力』沒有主宰的能力啊,我們就要受到業力的推促,業把你推到哪個地方你就那個地方現象,你免不了的。
那我們有修證了,你有主張,我不要到娑婆世界,我要到極樂世界,我要到琉璃世界,我要到寶城世界,我們都可以去啊,非常多的佛世界,而且比我們南贍部洲理想,南贍部洲有一些人啊心地會受現象影響,然後做得很壞,可是啊,有一些佛世界竟然都是菩薩,整個世界都是菩薩,連那個阿羅漢、辟支佛都沒有,我們都沒有聽過喔,各位有聽過嗎?(沒有)所以後學看大藏經裡面記載說整個佛世界都是菩薩,所以很多眾生就問佛說,要怎麼樣才能到那個全部都是佛菩薩的世界,佛說:只要我們全部都行十善,就是我們身口意十個都行十善,然後不能有負面的念頭,不能有一些不好的行為,這樣就可以出生到整個菩薩的世界,可是啊,各位就想一想我們在凡塵生活,有沒有辦法全部都十善做得到,可不可以?
各位十善知道嗎?知道,身口意,身:不殺生、不盜、不淫,口: 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不貪、不嗔、不痴
各位前賢我們來說意,那個上面的身口不說來說意,各位貪不貪?嗔不嗔?痴不痴?這個貪嗔痴各位就要了解到我們日常生活竟然撇不開勒,所以應該是痴最嚴重,我們都以為貪最嚴重,痴就是無明啦,愚痴就是無明,無明了才會貪, 無明了才會嗔,你假如沒有痴貪沒有、嗔也沒有。
所以我們要知道說我們在凡塵,所不知道的事還真的很多,有一些就在我們生活之中竟然不知道,像各位內心深處有沒有忌妒的心,哈哈!
我們要了解到我們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會忌妒,對不對?可是我們的內心,你到最盡頭、最深的時候你迴觀一下,還是有勒,真的有,可是我們都不會承認,實際也就是有。所以我們嘴巴會講不用計較一輩子短短啦,最會計較的就是講的人,所以我們要知道說我們心口不一,沒有辦法說心裡想的,嘴巴講的完全都符合,可是我們可以努力,可以瞭解說我們一生之中要追求什麼?我想到得到什麼?一定要告訴自己目標明確,這樣我們追求才有力道努力追求,要努力賺錢你就投入賺錢,要努力成佛你就修證成佛的努力,都會滿你的愿啦!你只要發心要追什麼目標都會滿足你的愿,那我們就從那個結果來看,發願要追求賺錢賺了很多很多,整個世界都被你賺到了,整個世界都是你的,結果一口氣不來了,誰的啊?沒有一樣是我的啦,所以要了解到現象是無常變化,我們再怎麼追到一口氣不來,沒有辦法帶得走,一樣都沒有,帶不走的。
所以身體是假的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用,既然是借我用就要好好的用,好好的借假然後修真,把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修證出來,我們要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怎麼會有視、聽、言、動,誰在指揮啊?就是佛性本體對不對(對)我們日常都在用可是我們不知,不知影,喔那個就是佛性不是身體,我們都以為是身體啦,要知道指揮身體的就是佛性,我們就要好好的來學怎麼樣指揮才是正確,因為我們在凡塵六道輪迴太久,太久了以後已經迷失了,所以我們起惑造業,因為迷惑然後我們造業,怎麼造?不知道,就做下來了,都受苦,那個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從我們的行為來了解探討,我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出來?我內心深處到底在想什麼?到底要追什麼?怎麼會有這一個行為動作?這樣的話我們時時刻刻跟自己講,跟自己討論,然後你就會得到好的決定性,喔對,『就唯有修道不後悔,唯有修道最值得的』有什麼樣的過程之下都是快樂的,所以啊我們努力研究真理。
那後學就就一直希望,都已經跟各位說了,你就聽性理心法然後照著我們研究的去做,然後你沒有成佛後學再來陪你修,不是這樣說了嗎?喔大家都記得牢牢的,縱然沒有到同義宮聽課,也打電話問劉講師你說我沒有到現場聽,我聽錄音帶有聽到,啊你要跟我來嗎?我說有啊,只要你肯修沒成道我會再來陪你修,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修得怎麼樣的程度,那都不會沒有,祂一定在啦,我們就可以瞭解說,你看有一些小孩子一出生以後,他也沒有學什麼可是他有一些自然的,他就會,那有一些你一直教一直教都教不來,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了解到,他天生,一生下來了以後他就把他累世的就帶來了,又有了,他很熟悉啊,甚至我們看那個電視報導,外國有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子在彈鋼琴,啊各位有沒有看過,五歲喔彈那個鋼琴就像大師彈的一樣,才五歲喔,你出生學就學不來啊,那為什麼會?就是他累世之間就有這個動作,有這個習性,所以他一生下來自然就會,他的父母就說現在五歲電視台去拍攝,他三歲就會彈了啦,你看三歲我們還在地上爬勒。
所以我們要了解到不用怕說我修修沒成,要怎麼辦?就浪費了,不會浪費,都在啦,絕對都在啦,尤其我們那個佛性的東西就是非常奧妙,經過再怎麼久,你看喔我們小孩子經過的事情比較特殊的,你還清楚的了了分明的可以把它講出來,就可以知道說我們佛性是非常奧妙的,所以不用害怕說我修了沒成,我們都欠缺對自己的信心啦,都說我修不成,怎麼不想我絕對要修得成,就缺少那一種決定性。
所以要了解說我們走入真理是我們最值得追求的,值得我們投入一生精力來追求,這個就是我們在凡塵很短的時間,不過百年而已啊都要還給天地,那我們跟著凡塵一直追求社會流行,我們就跟著流行,那個追求沒完沒了啦!六道輪迴,那個都沒有一個目標,那假如說我們修道有目標,追求成道成佛,就是能夠證悟自己的本性,證性,證悟了就成佛。
那我們可以要求自己不要到一口氣不來才證悟本性,我們要還在生活的時候就證悟本性,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了解內心世界完全不同,整個都是佛的心,各位有沒有想過,佛的心是什麼狀態?會不會像我們現在的生活這樣,一定有不一樣對不對?我們就瞭解說我們現在生活就可以把它轉到佛的領域,那佛的整個領域,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讓它呈現,做什麼事情時候問一問自己,這個是佛做的事嗎?很多事我們就不會做了,會危害眾生的事絕對不會做,所以就能夠改變自己,時時刻刻所做的事都是佛所講的,佛做的事,那當然成佛成道了,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就不用怕不成道不成佛。
釋迦牟尼佛就把以往這個如我昔我歌利王割截身體,那個實際事情拿來印證,就是實際有這個事情經過,然後講了以後讓我們就是了解要到達沒有那個貪、嗔、痴,沒有十惡是可以做到的,那麼被歌利王割解身體我們上禮拜有說,那麼我與爾時,釋迦牟尼佛就講我在那個時候,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後學就講說我們從一般文字了解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比較淺顯的一些現象來了解,那後學說只要落入『能所』就是四相,所以我們要飛三心掃四相,只要沒有三心就沒有四相,那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過去心已經過去了,他怎麼追也追不回來,那未來心還沒有到,現在心不住,我們說現在它又過去了,現在又過去了,它住不著啦!所以沒有三心。
所以各位前賢這個差別在哪裡?我們有三心的時候,三世把我們攝受把我們吸住了,三世:有過去世、有未來世、有現在世,就有六道輪迴,那沒有三世,過去世吸我們不著,未來世吸我們不著,現在世吸我們不著,沒有六道輪迴沒有六道,所以你看喔我們三心何其容易落入六道輪迴這麼簡單,那我不使他落入六道輪迴可不可以?ㄟ可以,我們把三心去掉,過去就讓它過去,不管風光還是過得很坎坷都讓它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你不用去計劃,那現在不住,也不用為現在去打拼,所以我們三心沒有了,三世攝受我們不住,沒有三世就沒有六道,沒有了,哪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所以我們從微細道理來講『能所就是四相』。
我能:一定有我所,我能看,能看就是我相,一定有所看,所看就是人相,那所看差別重生叫眾生相,我們連續不斷的看叫壽者相。
你看只要落入『能所』就是四相,那我們要怎麼樣沒有能所?就是啊,我們全部回歸佛性本體,然後沒有兩邊,沒有對待,沒有兩邊對待,就沒有能所,所以喔我們在生活之中心念一轉,能所就消失了,那假如說我在凡塵以心意識的狀態來生活,那我們的四相還很鮮明,那假如說我們轉入佛性本宰,該如何就如何的狀態就沒有四相,就已經沒有能所了。
所以之前後學就講,我們可以用眼根來認識我們佛性,就用釋迦牟尼佛所講『若無所見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若有所見即是邪見』後學都一直講各位都會背了,會背了沒?因為時常講啦,為什麼時常講?因為他就是消失能所。
若無所見:啊都沒看到,沒看到,以為這樣啦,對不對?真的喔沒有能見的我,沒有所見的外相,若無所見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有沒有體會?你若無能見的我,若無所見的萬相,把『能』跟『所』是不是合成一體了,有沒有?這個就是如來啦,看有沒?(台語)
所以後學都不會蓋步啦→(台語)私藏,絕對會的都跟你教,你看若有所見即是邪見,就是見解不正確啦,見不到道,你見不到佛性本體;你沒有能見的我相,沒有所見的萬象,把能跟所合成一體了,這個時候,這你所面對的就是如來,若無所見即是真實的見於如來,這樣有體會嗎?有沒有?就是這樣啦,很微妙。
後學再來就講再加文字就更加了解『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但不馳散,積之歳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我們的心啊跟境合成一體啦,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不可以想喔,不犯思惟但不馳散,我們的心跟境不可以散掉,積之歲月,就是一段時間而不心開,你的心開看到道啦,看到我們的佛性本體,所以不心開未之有也,沒那個代誌→(台語)絕對心開,你看是不是把那個前面若無所見合起來,有沒有,就是心境一如啦,整個境啊,整個都是我的心,這樣知道嗎?整個萬境都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萬境,萬境就是我的心,你看是不是心境一如了,有沒有能所?就是沒有能所,所以我們要修道修到最高境界就是這樣,沒有能所了,你已經到達目標了,你已經成道成如來了,很肯定喔,所以各位把他記下來→心境一如,把他記下來→若無所見。
平常生活的時候,你有看到嗎?我有看到啊,有沒有能見所見?就是很明顯對不對?因為東西是東西,我是我,已經把它分得很詳細,那你若無所見的『當下』,沒有我相了,也沒有法相了,沒有萬相,都沒有了,已經合成一體了『能所一如』『能所雙泯』兩個都泯滅了,沒有能,沒有所就已經一體啦,一體就是如來,所以我們落入現象,現象千差萬別啦,非常多,你就不要去管萬象啦,你就管你自己的心,你的心境一如,那個心跟境已經合在一起了,那個就是我們要追的佛性本體,所以啊我們講眼根若無所見是可以體會的。
那從耳根我們要了解到,後學講那個張拙悟道偈就有講『脫根脫塵、離身離境、離緣獨立、無所依賴』各位都會背了,所以我們要了解脫根→離開我們六根,脫塵→離開六塵,離身→離開身體,然後離境→離開形相,離緣獨立→離開所有的因緣、所有的自然,祂離開,祂獨立存在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然後無所依賴→祂都不會依靠啦,祂獨立存在,就是因為這樣,這個我們要追的這個,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要追這個啦,這個祂不會變化,你現在認識祂,祂不會變化,祂不管經過幾個元會祂都不會變化,就是因為不會變化我們才要追,我們追到不會變化的無上正等正覺,那我們已經回歸本位了,都已經當佛了,要不要到娑婆世界來那各位就可以當家作主了,要不要來自己可以做主,那我們造了業,要不要來自己做不了主啦,那被推的一定要來沒辦法的。
所以我們了解到進入真理用耳根的話,我們耳朵聽到聲音,聽到聲音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佛性本來在宇宙整個虛空,不容易體會藉著耳根體會,然後聲音有,喔有聲音,我們要了解是要聽到的佛性,所以我們身體耳朵是『聽』,然後聞,聽到聲音以後加入心意識叫『聞』,第三個『聞性』屬於佛性,那佛性不分辨你是什麼聲音內容,有聲音,祂不分辨聲音內容,知道有,有聲音,所以我們要了解聲音有了,不是我們的佛性生,聲音消失了不是我們佛性滅啦,佛性沒有生滅,聲音有叫動,沒有聲音叫靜,那我們要了解聲音出來了聽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佛性已經拉出來了,在那個聲音發出的地方有我們的佛性在,然後聲音消失了,我們佛性一樣也在,所以從耳根來體會我們的佛性本體,已經離開我們聽到聲音的時候,那個都離開身體了,然後我們等到聲音消失的時候,又離開境,所以『離身離境』
我們佛性都在沒有依賴,不用依靠什麼攏在ㄟ,各位前賢這樣聽懂嗎?(懂)所以這個叫做真實的功夫啦!真正去做,有做這個功夫喔,ㄟ你就可以牢牢把握『我可以成道,我可以成佛』因為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啊我已經找到了,各位找到了沒有?啊都不敢肯定,所以一定要肯定自己,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就是這樣『脫根脫塵、離身離境、離緣獨立、無所依賴』。
那我們回到金剛經,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所以這個就說凡塵的狀態,佛在被歌利王割解身體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沒有我相,沒有法相,沒有,沒有四相,所以我們要了解到我們最困難所在就是除我相,我相很不容易除掉,這個我,很堅強,為了這個我六道輪迴,那有這個四相應生瞋恨,唉呦,你怎麼跟我殺又殺的一塊一塊支解,粉身碎骨了,所以後學都在想說以前那個釋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解了以後他還可以講話,然後他就講說我一點瞋恨心都沒有生的話,讓我恢復整個身體完整,講完以後整個都完整,佛的意思是說我假如有瞋恨心,那我被割死掉就算了,那假如說我沒有瞋恨心,一點點瞋恨心都沒有那讓我全部都恢復,真的全部恢復,所以我們了解難就難在這裡,一點點瞋恨都沒有,各位前賢容不容易?(不容易)
喔後學都講我們用白眼球看人的話,就產生很大那一種心出來,所以我們看人還要正眼,不能黑眼球跑去藏,白眼球看人那個很厲害,很殺人的喔,所以有我的存在那種瞋恨心一定出來,應生瞋恨,他之所以沒有生瞋恨心是因為佛能夠了解到一體,就是沒有能所啦,就是一體,沒有你我他,我們要修道要了解到身體是假的啦,這個終歸都要還給天地,是假的,那我們佛性是真的,可是真的佛性我們都不管祂,因為看不到,摸不著,所以就不管祂啦,都管看得到的身體,結果我們一直照顧,喔這個買漂亮衣服給他穿,拿好東西給他吃認真照顧,他都沒有代念說走就走了,是不是這樣,我們身體就是這樣,你一直照顧他,他不見得會回報你,所以我們就是要借假來修真的。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做忍辱仙人
所以釋迦牟尼佛又講,說過去了還沒有成佛之前有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我們要了解到這個都經過長時間的修道,那我們長時間的修道最重要就是要透徹認識真理,只要你透徹認識真理了,不管你經過多久都不會變我們的認知,我們的知見、見解不會改變,最怕就像我們現在凡塵接受教育的時候,我們一直接受比較不真實的方式教導,我們從小就一直要認真,要認真,我們哪個時候認真過?小學生說有,我很認真,一直到大他會說原來都是騙我的,原來都是認假不認真,認真的就是佛性本體啦,不生不滅那個才是真的。
那我們在凡塵所有的接觸教育,社會整個一切都是假、都不真,所以我們能夠沾到上天大開普渡,我們又能夠求道都能夠修道,又能夠追我們最上乘的性理心法,當時啊,假如說後學在後天廟有人可以教,有人可以問,也不用摸那麼久,光喔,要摸『脫根脫塵、離身離境、離緣獨立、無所依賴』摸了30年,不過後學現在想起來,我們假如不聽性理心法的時候,了不了解可以到達『脫根脫塵、離身離境、離緣獨立、無所依賴』,可不可以?(不可以)所以30年還算短啦,後學在想說像我這麼傻可能一輩子都領悟不出來,不過上天還很慈悲啦讓後學知道,啊!這麼簡單哦,可是這麼簡單我又這麼愚笨不會講解,教了這麼久大家都還沒學會,真的我們聽了以後很容易對不對?
就很容易啊,這就對啊,整個心境合在一起,都已經是我們的佛性本體,就這樣啊,這麼容易,可是還沒有答案之前那個有人請教還好啦,就是要請教後學還自己跑到新竹那個整個山都是寺廟,那個山叫─獅頭山,後學很努力沒公車用走的,坐車坐到附近用走的一間一間去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乞食不超過七家?那就是佛規定的啊,後學說沒有意義嗎?那就照佛規定這樣,說乞食不能超過七家啦,乞食不到就不可以再乞食,佛規定的,後學問不是有含意嗎?他說沒有,佛規
所以我們這邊沒有記載說乞食沒有超過七家,可是佛講經說法是連貫的,你從前面看下去是有,乞食不能超過七家,乞不到食物你就要餓肚子不能再去乞食,乞食多的話要分給同伴,分給乞不到食物的人,那假如同伴也吃飽了,也要分給天上飛的、水裡游的、陸地走的這些動物吃,不能留,不能我今天乞食多一點,然後留著明天吃,不可以喔,不能留,所以後學就想說釋迦牟尼佛制定那些戒律,就是要他們專心一意修道,不能有依賴,你留明天吃就是依賴,不可以喔,除了三衣一缽以外不能自己煮飯喔,我自己來煮,不可以喔,你煮飯就犯戒,那以我們現在有一點不合了,他也不能去種植,不能種一定要去乞食,所以我們都會說不事生產,不從事生產,只吃人家做好的,不去做,可是佛規定就是那樣,不可以有東西讓你依賴,我們這樣的生活各位前賢可以過得多久?一天就好,我們現在依賴太多了,難怪我們都當眾生,我們什麼時候沒有依賴就什麼時候成佛,各位依不依賴?(依賴)。
在921大地震的時候不是有2300人死亡嗎,那後學那時候就講2300人是菩薩示現,他來告訴我們不能依賴大地,不能依賴房子,你依賴大地,大地會地震,你依賴房子,房子把你壓死,所以2300人來告訴我們修道,依賴自己不生不滅佛性本體, 之外所有的現象你都不能依賴,可是我們很少人去體會,我們都講負面說那個就是業比較重,才會被房子壓死,沒有想說是活菩薩示現,來告訴我們要修道不能依賴,所以要依賴自己不生不滅佛性本體,這樣我們就會努力修道,所以只要我們對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非常重視,那我們就可以把權柄教給佛性本體,可是我們現在大部分六根當家啦,各位前賢有請佛性出來當家了嗎?請舉手看看,所以我們要了解到六根既得利益不肯放捨,我們要放,要請佛性出來當家才不會造業,我們才不會受苦,才可以脫離輪迴,才可以成道成佛,都是要我們自己努力的,所以後學就講:『我們研究道理,不是跟別人作對是要跟自己作對』,所有的脾氣毛病要去掉,貪嗔癡慢疑要去掉,這個都蠻難有一些都是既得利益不肯放捨,可是我們研究後終要放,一定要放,早一點放比較快活啦。
所以釋迦牟尼佛修忍辱波羅蜜修得非常久,以往要修成佛都要經過三個阿僧祇劫才成佛,沒有像現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說這麼容易啦,我們都是沾到累世修證的祖師那一種經驗,告訴我們讓我們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的摸索,像後學摸了30年才知道佛性本體的狀態,後學就講你坐著聽不要兩個小時透徹了解了,是不是可以省掉30年,然後我們再進入真理的領域,『再努力一點就可以省掉三十世』,不是30年而已喔,可以省三十世,更可以不用一直輪轉才有辦法了解,不用啦!現在努力你就可以『一世修一世成了』多殊勝。
那麼以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在那個五百世做那個忍辱仙人的時候都沒有四相,我們可以看以往佛之所以可以成佛,因為沒有能所,已經沒有四相了,沒有三心四相就可以成就了,可以成佛。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我們了解到說菩薩,菩提薩多,佛看我們眾生我們都是菩薩,眾生都是菩薩摩訶薩,都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我們應離一切相,離開所有的一切相,我們沒有離相是落入凡塵被凡塵誘惑,形象都在拐騙我們,佛就告訴我們應離一切相,所有落入形相它都是假的,都會變化,會消失,都是假的不要住相,離相了以後我們發般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心,我們離相了以後能夠發現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因為佛性本體沒有形相我們卻了了分明,所以了了分明的那個就是我們佛性本體,各位了解嗎?這個應該正常現象,說了解又沒有,沒有了解也一點點,我們佛性本體雖然沒有形象,我們確確實實都感受到,能夠感受到確確實實的那個就是如來,就是佛,我們要能夠成的,就是找到這個。找到這個,我們確實能夠感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所以最重要就是不在六塵生心啦。然後把第一個色,因為色(形相),最難就是形相,我們離開形相就是最難,那個聲香味觸法就沒有那麼直接,我們最直接的就是形相,就是色。所以,不應住色生心,我們不要在形相上生心,不要在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不要在六塵生心,可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六塵啦,那我們住塵生心是變成我們的習慣性,住在凡塵我們都會生心,心都會生發,而且很多都鑽到很深的地方,六塵比較很深的地方我們也都鑽的進去。所以佛跟我們講不要住在六塵生心,然後跟我們講正確的答案,應生無所住心,我們應該生無所住的心啦。
分開說:就是心應無所住,然後而生其心。然後連起來說: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假如說我們的心一有所住了;非,就是不對。我們住的不對啦,住錯了。我們的心如果在形相、從六塵生出來,就已經不對了。知道意思嗎?所以佛苦口婆心都是要告訴我們要怎麼樣來修道、怎麼樣來生活。應生無所住的心,都全部無住,全部都無所住,那個心就正確。心有住的話,就住的不對了,則為非住。所以佛也是都希望我們都能夠真的進入不生不滅的本體。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現在又更拉高一層,說我們菩薩心,就是我們修道者,菩提薩埵,有情的眾生,渡化眾生,不應該住色布施,不應該住在形相來行法施,所以要無所住,不能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所以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該這樣的來布施,就是不住在六塵來行布施、來法施說法。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如來說在我們性分裡面的一切,所有的諸相(諸:就是很多。相:形相),很多的形相,即是非相,那個都會變化,都是無常,一切諸相都是無常。
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又講我們一切眾生,所有的眾生都是佛啦,都是菩薩摩訶薩,所以不是眾生。
眾生的意思:眾緣積聚而現的生相,眾緣際會才生的,所以我們了解,眾生要生在凡塵很多因緣,以往自己造了、然後跟父母親又結緣了,很多因緣,所以,
眾緣、然後際會、然後顯現,讓我們在凡塵受苦。所以,眾生,即非(不是),是眾緣而生的相而已,性是佛性,所以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所以這個如來是真語,真語就是真如的語言,在金剛經有九個地方講真語,
(1)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一空到底這個就是真語)
(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也是一空到底,屬於真語)
(3)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這個也是真語。如來所說的是要我們證悟本性,那麼證悟本性如何可取、如何可說,所以就不可取不可說
(4)如來者,無來無去。
這個也是真語,所以我們了解一空到底都是真語,是要呈現我們這個佛性本體
(5)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這個取法,法是正確啦,可是我們一有所取,就已經不空了,所以就是不可取法、不可取非法,正確的法尚不應取,那非法更不應該取,所以不應取非法。所以我們了解說,講一空到底的語言叫做真語。
(6)三際心不可得。
(7)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8)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9)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這個全部把我們凡塵都否定掉,相都是假的,這個叫真語。我們要追求佛性本體,祂所說要我們了解就是屬於真語的部分。
然後第二個實語,那麼實語在金剛經一樣也有九個地方講這個實語。
實語,就是空跟有同時存在。
(1) 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於法應無所住屬於空,行於布施屬於有。所以空跟有同時存在,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也是空,而生其心屬於有。
(3) 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是空,應生是有,所以是空跟有兩邊同時說,就講實語。
(4) 無眾生可度,而又度一切眾生。
(5) 無法可說而又說一切法。都是兩邊啦,兩邊同時。
(6) 以無我來修一切善法
(7) 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離一切相是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有。所以都是空有同時。
(8)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離一切諸相空了,則名諸佛有。都是空跟有兩邊同時說,這個叫做實語。所以如來是真語,是實語。
(9)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然後底下那個如語,如語:如其所親證而說之。所以佛在講都是本身證悟了以後,
然後才講出來,所以我們了解為什麼佛會講,自我成道一直到涅槃,中間沒有說一個字,那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們都知道,講的很努力很認真地講,那為什麼會說沒有說一個字呢?就是這個如語啦。如,全部都從性分流露,沒有能說的我相,沒有所說的法相,所以祂全部都是在真理的領域,所以我們凡塵有時候聽到這一種說法,就比較沒有辦法直接體會啦,所以才會有一個什麼公的領導者,他就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沒有說的,都要留給我說。我們研究性裡心法,聽這樣的話,各位,合不合理?(不合理)
我們就知道,佛一再的告誡眾生,說我示現在凡塵不告訴眾生生滅法,因為生滅法是六道輪迴,那我要告訴眾生就是脫離六道輪迴的方法。所以我們瞭解,那個不是釋迦牟尼佛講妄言,不是喔,是講真理,沒有能說的我,沒有所說的法,這樣了解嗎?所以菩薩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還在凡塵的時候,菩薩就問:這個每次都在講從成道到進入涅槃,中間沒有說一個字,是依賴什麼這樣說?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依賴兩個。一個就是自住法(自己住在佛性本體),一個是自證法(自己證悟)。所以依據這兩個,一個自住法、一個自證法。依這兩個來說,自從成道一直進入到涅槃中間沒有說一個字。所以我們就瞭解說,從成道一直到涅槃,中間都是從性分流露,沒有能說的我相,沒有所說的法相,所以我們就瞭解到,連佛學博士都體會不到這樣,才會紐約對談的時候漏氣,漏到自己都不知道,後學有講過嘛。佛學博士在發表高論,達賴喇嘛就舉手說:我可以問問題嗎?佛學博士就說:等到我講完了你再問?等到我講完了你再問,有沒有聽出竅妙?(有)。我講完了,你看喔,我相。然後講完了,那個講的內容,法相。我相跟法相整個都呈現,對不對?所以那個叫生滅法,那竟然念到佛學博士不知道。達賴喇嘛第二次舉手的時候,就講說:問題是,你講完了我都不知道要問什麼?我們凡人就會想:達賴喇嘛的記性怎麼這麼不好,一會兒時間就不知道他講什麼。各位前賢,完全不是這樣喔,完全不是。剛才講的那個過去心啦,已經過去了啊,我沒有過去心我哪知道你剛才講什麼。所以我們就了解,達賴喇嘛就只有這樣喔,也沒有再解釋什麼,全部都沒有了喔。那我們看的人都霧煞煞,假如說我們沒有研究的話,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都看不懂,連那個主持人也不知道,然後那個時候全世界五十幾個國家同時轉播,每個國家自己翻譯。所以我們瞭解說,你真的修的時候就要了解它的究竟,不能連那個沒有說的,祂四十九年沒有說的都要留給我說。然後你看,那個組織很龐大,全世界非常多的人,所以我們真的有一點感嘆,現在離真理愈離愈遠,自己離了真理自己都不知道,不知不覺啦,不知道。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到,有能說的我相,就一定有所說的法相,能所這麼鮮明對立,就是生滅,那生滅就是六道輪迴,所以一定要把它連起來。只要人家在傳播的,它是屬於對立的、兩邊的,那個都是六道輪迴,不要學,但要知道啦,不要學,你學了以後枉費你一輩子,短短的時間研究那個都付諸水流。所以要了解,若無所見即是真實見於如來,要研究這個。還有那個華手經,如來不與世間共爭,世間與我諍。各位記得嘛?那個不是在講釋迦牟尼佛,在講我們佛性喔,那個如來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不跟世間爭啦。所以,釋迦牟尼佛解釋世跟間,世:過去、現在、未來。間: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那我們佛性不跟三世、十方,都不跟它(三世十方)爭,只要你跟祂爭,祂都讓你,修養真的好,這麼好的佛性修養都不啟發,可不可惜啊?(很可惜)。很可惜,所以你看,世間與我爭,爭不爭?如來不與世間共爭,世間與我爭,爭不爭?所以,後學在想,經擺在前面讓我們看,就看不懂它(經),白紙黑字,摸起來平平,看起來就坎坎坷坷(劉講師形容看不懂經的意思),所以有時候就是會這樣,文字歸文字,實在裡面的義理就不知道,所以佛經很多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往後我們看佛經的話,
假如說在稱如來,你就要瞭解到,有時候的角度不是在說釋迦牟尼佛,是在說我們的佛性啦,所以你體會到,喔,那個是我們佛性的話整個意思都不一樣了,你再看經,那個經的意思都不同了。那假如說你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那釋迦牟尼佛跟我沒有關係。
對不對?祂是祂啊,假如說我們按照文字講出來,釋迦牟尼佛不跟世間共爭,世間與我諍。我們會想那你的事情,對不對?是不是祂的事情?那假如說如來是我們的佛性,佛性都不跟世間相爭,世間都跟佛性在爭,這樣不能爭輸祂。要不要發出一種聲響,不要爭輸祂,可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世間要跟佛性爭,佛性都爭輸。那現在說:我要爭贏。你(世間)不可以贏我(佛性)。世間若不能贏我(佛性),我們成佛成道才有可能。世間都贏我(佛性),那就完了,我們都做眾生。要不要跟它(世間)爭?(要)。要跟世間爭。我們的佛性跟,過去、現在、未來。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全部跟它爭,會不會贏?(會)。講得很心虛。所以我們瞭解,如語,如其所親證而講的話叫如語。所以我們就是要證這個如。以前我們有如是我聞、有張拙悟道偈,那個都有講到這方面,都有詳細說,有文字、CD。
不誑語者
那麼不誑語者,佛不誑騙眾生啦,佛不騙眾生,講的話都是實在話,不騙眾生。不誑騙眾生。
不異語者
那,那個叫異語,不一樣的話。兩種話,不同,內容不相同的。
不異語,這個異語就是兩種話,現在跟甲說一種話,又跟乙說一種話須菩提!如來所得此法,
那之前都無所得,怎麼突然這邊就說所得法,如來所得法。
此法無實無虛。
所以我們瞭解,那個如來,我們看經的如來一定要體會,雖然有時候它會講自己本身釋迦牟尼佛,可是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講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就是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所以,如來所得法,就是我們佛性…佛性要所得的這個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就是沒有形相,無虛就是實實在在。所以,我們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沒有形相、但是實實在在,這樣瞭解嘛,所以最重要的啦,因為如來所得法,我們的佛性所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法是什麼樣的內容:就是無實無虛,沒有形相、但確確實實存在。確確實實我們可以感受,那個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
假如說菩薩的心住在法,各位前賢,雖然它這邊沒有說住在什麼法,可是包羅萬象,什麼法都可以。假如說我們菩薩心住於那個無上正等正覺法,然後來行布施,這樣也不行,為什麼,因為住相。所以住相,它就已經不走入真理,不走入這個絕對的佛性本體。
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好像我們人走進暗室裡面即無所見,就看不到,進到黑暗裏面看不到東西。所以我們瞭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無明,假如說住於法而行布施,就是我們還在無明殼之中,還在無明殼裡面,當然暗暗的,都看不到,還不知道法的真實的情形,
不瞭解法的真實情形,所以如人入闇,好像走入暗室一樣。即無所見,就看不到一切了。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
假如說菩薩心不住法,祂已經心中都無所住了,這個時候來教導眾生、來渡化眾生,眾生就可以回到目標、就回到佛地了。如人有目,這個目就表示有智慧。目光,目代表我們已經有智慧,能夠瞭解到真理所在。那如人入闇,就是無明、沒有任何東西。那你沒有任何東西要教人家,要教人教到什麼樣的程度呢,那真的是就沒辦法。所以我們瞭解,那個已經自己到達了,可以回歸佛的本位了,然後再來渡化眾生,教導的都是正確啦。不然差一點點:住於法行布施,然後不住於法行布施,差一點點,差不多啦,差一點點而已,那一點點都不行啦,一點點錯的就沒辦法到達目標了,所以,一點點,會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所以一點點都不能差。像我們剛才講那個:有我相、法相的,是不是也差一點點,差不差一點點?(差一點點)。有時候我們聽還聽不出那個不對的地方在哪裡,有一些我們不研究的話,講出來..ㄟˊ好像對喔,思索,深入思索以後才發現,不對,不是這樣,所以我們瞭解到有一些是差的很微細,所以歷代的一些禪師會講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毫釐是一點點,開頭差的一點點,結果到目標差很多啦,那個就不行了。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
有目就是有智慧了,有智慧以後就好像太陽光,一明照就可以看到種種的形相、種種色,就是種種形相。
接下來留十五分問問題。
問:佛性非定、非不定,是要我們不落入兩邊不住,定怎樣解釋比較恰當?
劉講師答:因為他這樣問的話,表示他對佛性的了解都還不夠啦,所以他問的佛性非定、非不定,就是講佛性的功能作用啦,那佛性的功能作用就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應用,我們的心意識啦。那心意識的時候我們就了解到,各位前賢,心意識在佛性來講,它定不定?(不定)。恩。在佛性來講不定。那真正你認識了佛性後,因為我們佛性本體如如不動,沒有定、沒有不定,不能用定說、也不能用不定說,祂(佛性)沒有那個問題。所以問這樣的話,表示他問的角度出發是在佛性的功能作用,而不是在佛性的本體,所以問的話就是要更詳細的研究性裡心法,進入到佛性本體。
問:為何護持正法者,受五戒示威儀(聽不清楚),便不能守護持戒新進比丘?
劉講師答:這個倒是問得好。因為佛經裡面都有這樣明確記載:說我們要護法,那護法釋迦牟尼佛曾經就明確的說,護法者,你就是要保護修道人、保護佛法,那你就是要持著刀棍,以武力來降伏那個違犯的,假如說有人要對修道人加以破壞,你護法的人就要跟他對立,你要消除他,所以你要用最有效的方式,縱然你那個時候把他殺死也不犯戒,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會很驚訝,阿~~修道守戒怎麼可以殺人,所以佛明確說,你在護法的時候,你縱然殺人了,一樣你是守戒,你沒有破戒啦,為什麼?因為你保護佛法,所以那個對佛法的重視啦,那危害佛法,就是要消除他,所以我們一般看到這樣佛經說的角度,我們都會嚇到,唉呦,怎麼會這樣,恩,就是這樣。佛就講你那個時候目標都是在保護佛法、修道人,那修道人受到危害你的責任,所以你一定要維護,不能使修道人受到危害,所以你那時候採取最激烈的方式,那個都正確、沒有犯戒、沒有破戒啦。
問:佛性充滿虛空,我們身上也有佛性,在我們一口氣不來,是否有一部分佛性要從玄關竅出去,與虛空的佛性會合?
劉講師答:這個又是對我們的佛性沒有很透徹了解。各位前賢,整個虛空全部都佛性,我們整個身體也全部都佛性,不是等到歸空以後,才有一些佛性要從玄關去跟虛空會合。啊~這個研究這麼久喔,然後再聽到這個問題,真的有一點會洩氣。因為不瞭解。所以我們要了解,無所不在,我們的佛性充滿虛空、然後無所不在。不是說我們從玄關出去跟虛空會合,才成道成佛,不是這樣啦。各位前賢,我們整個、全身全部啦,都有,你把它(此時劉講師:右手捏左手)捏看看,會不會痛,為什麼會痛?佛性啦。我們整個身體都是佛性,不要說整個身體啦,整個虛空、整個所有一切都是佛性,這樣有沒有比較了解。可能沒有這樣問的話,我們沒有講,大概也不透徹說完全了解到佛性的狀態,那我們要知道,整個無所不在的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體,祂是盡虛空遍法界,全部都有、都有我們佛性,所以,佛時常會說,佛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然後阿難會問說:那在哪裡?各位前賢,在哪裡?(無所不在),就是無所不在啦。哪個地方都有佛性啦,這樣瞭解嘛。哪個地方都有我們的佛性。所以不是等到我們一口氣不來的時候,趕快啊,我們的佛性從玄關出去跟虛空會合,佛性如果這麼笨拙就糟糕了,祂(佛性)很靈敏的啦、很奧妙的、很難用你的頭腦去想像的,所以才落入不可思議。
問:從事色情不正當行業的眾生,也可以求道嗎?若引保師明知求道人從事色情行業,也讓他求道,這樣會如何?
劉講師答:我們要知道,在我們開始辦道的初期,那時候很強調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就是你求道者一定要身家清白品行端正,才能夠求道。那後來因為有一點變質,變成有人就好,一直拉一直拉,不管人家什麼背景就拉來求道。我們要瞭解到,我們道是很珍貴,你假如說沒有背後的一些因素,祖先有德、然後自己本身又是行的正,那這樣來求道是名正言順。假如說你去引渡一些他屬於在九流行業之中的,點傳師都不敢點道。可是後學都在想,為什麼我們到末後的時候,求道都這麼的容易,到處去拐騙(拐騙人家來求道),有沒有?後學在想說,是不是他們也有求道的機會,有辦法得到上天大開普渡這個大恩,才有辦法求道。可是我們就可以瞭解到,你的根器不怎麼好,你又不發心,然後又不清醒,那對你幫助不大,只有種子不滅。所以我們瞭解,那個都是為了下一個元會,來凡塵能夠有人的機會。所以我們就有那種形式促成:不符合資格的可以求道。所以有時候我們講到屬於:你要身家清白品行端正、祖先有德,你才能夠求道,好像離我們又有一段距離了。那後學就感嘆啦,在後學那個求道階層,結果都還在修道,並沒有消失不見,可是後來有很多很容易就求道的、甚至有的都受到高等教育,可是一段時間就不見了,人都不見了,連三寶都不記得了。所以我們瞭解,跟自己的根器有關係,你假如說非常重視這個道,表示你累世之間有累積;那假如說你非常看輕這個道,表示你在六道輪迴那已經無計其數,佛性有沒有都快要辨不清了。所以,不要貪啦,有緣,雖然他說所做的行業不是很正派、光明正大,只要有緣,你渡他大概也可以渡成啦。那假如你是用方法騙人來求道的,大概可以不要啦,對你沒有幫助反而有害,所以不要貪,不要貪說渡人有功德。
問:我們磕頭時候,是依仙佛的位階、高低來行禮。依序為,明明上帝、諸天神聖、彌勒祖師,一般我們會將諸天神聖解讀為理氣象三天的聖賢仙佛。可是有前賢認為:將氣天象天神聖包括在內的話,而超越在彌勒祖師的前面不符合位階,不宜這樣的解說。請問劉講師如何來講解這個諸天神聖?
劉講師答:對。因為諸天神聖不是樣我們所知道的、比較常見的聖佛,不是這樣。
那個諸天神聖是已經歸入到無極理天的狀態。你在氣天的話,祂還沒啦,祂還沒到達可以排列跟諸天神聖一起。因為落入氣天以後,像我們六欲天最高,他化自在天,它(他化自在天)雖然說很久,凡塵有一千六百年那麼久的享福時間,可是畢竟有期限,祂到時候就沒了,到時候祂位階就沒有了。那釋迦牟尼佛又講,在欲界的神仙,一到福盡,沒有人道的資格,直接落入三惡道,你看,所以釋迦牟尼佛不鼓勵我們修道人去當氣天神聖,不希望。是希望社會人士,他行十善可以到氣天,是鼓勵社會人士,不鼓勵修道人,修道人不鼓勵去氣天,因為那個都有數目,只要有數目,縱然是幾萬年,它(時間)也會到,時間到就沒了,沒了再下去,為什麼沒有人道,直接到三惡道。菩薩就問釋迦牟尼佛,佛說祂在氣天神仙的時候,受到眾生的朝拜,祂(氣天神仙)心裡面驕傲,就是心裡面已經高人一等,就是因為這樣,你看喔,只有心裡面驕傲,這樣就落入三惡道,沒有人道的資格,所以佛不鼓勵我們去氣天,直接鼓勵我們回理天,歸我們佛的本位。所以要了解,諸天神聖都是跟理天那一些、所有開天闢地的神仙都在一起的啦,不是氣天的,氣天沒有資格,沒有資格受到我們修道者朝拜在第二個位階。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提供分享,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1. 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2.https://onedrive.live.com/?cid=93f6cb7e149d1059&id=93F6CB7E149D1059%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