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這一天出現一件有趣的事,氣象局特別用了一個標題為:有颱自遠方來!
論語學而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氣象記者不敢用「有颱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形容,因為颱風是破壞神,而不是福神,怎麼會歡迎她,不亦樂乎呢?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18547
也許是因為路途遙遠,舟車勞頓的關係,赫克特小姐終於體力不支,好不容易穿越國際換日線,得到颶風和颱風兩個名稱的頭銜皇冠,誠屬難能可貴。沒想到她得到颱風的名稱,不到幾天就消失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能量耗盡死了。
因此我們的氣象記者給她形容是:「有颱自遠方來!」,如果要下完整一點的標題的話,應該是「有颱自遠方來,不亦累乎?」
要是她真的繼續前進入侵亞洲陸地,就會成為世界的大新聞了,來自東太平洋的颶風,穿越國際換日線(東經180度),改成颱風名稱繼續撒野,全台灣人都會知道。
一個赫克特颱風之死,來自彼岸的颶風小姐,辛苦妳了。
為什麼要形容赫克特是「跨區」成今年第17號颱風呢?
因為她是來自中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所以由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取名為赫克特颶風。只是沒想到她一路往西穿越國際換日線,抵達西太平洋。
日本氣象廳發現有一個外來的颶風進入我們亞洲西太平的範圍了,她已經被美國命名為赫克特,根據規定在西太平洋出現的熱帶氣旋必須稱呼為颱風,所以日本氣象廳立刻發佈第17號颱風為赫克特颱風。
這是一個特殊的案例,本來叫做赫克特颶風,來到了亞洲西太平外海,就變成了赫克特颱風,把颶風的名稱換成颱風。
赫克特小姐表示:怎麼說我跨區?跨誰的區?這是人類為了方便研究熱帶性氣旋產生的位置追縱所定的區域劃分,做不同的稱呼。(在印度稱呼為氣旋,在亞洲稱呼為颱風,在美洲稱呼為颶風)
我還是原來的我,一直就是熱帶氣旋,只是在中太平洋的位置人們稱呼我為颶風,當我跑到西太平洋時人們改稱我為颱風。
結果在我的颱風紀錄預估筆記檔裡頭,第17號颱風好幾個欄位是一片空白,因為她是外來型的颱風,不屬於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
西太平洋颱風口袋名單的資料庫共有五組,每組有28個颱風名稱,總共有140個颱風名稱,然後不斷的循環使用,平均每年用掉一組又五個左右,所以差不多到了第四年後就用完了,然後再從第一組開始。
故我們會常常聽到熟悉的颱風名稱:杜鵑,象神,桑達等等,過了幾年怎麼又出現了,因為颱風名稱早就命好了,然後不斷的重複拿出來使用,就像天干地支一樣,今年是戊戌年,再過六十年的今天也是戊戌年,因為天干加地支合起來每六十年循環一次。
又例如說今年是狗年,12年後又是狗年,因為共有12生肖,所以不斷循環使用的緣故。
赫克特不在我們熟悉的140個颱風口袋名單資料庫內,它是來自中太平洋、東太平洋颶風口袋名單資料庫裡,對於美洲國家的人民很熟悉,也是每隔幾年重複出現。因此是用英文名稱翻譯成中文為赫克特颶風。
哪裡知道她這麼會跑,來到我們亞洲地區西太平洋外海,只好重新掛牌,稱呼她為赫克特颱風。
是一個外來的颱風,跨區過來的。所以是有颱自遠方來!赫克特「跨區」成今年第17號颱風,原因在此。
之所以被稱為「跨區」,來自「遠方的」颱風。因為颶風一旦進入亞洲外海,就必須入境隨俗不能稱之為颶風,要改稱為颱風。
因此要稱呼赫克特颶風為赫克特颱風。
這是國際氣象組織的規定,就像在印度洋產生的熱帶性低氣壓,達到某個風速等級,就稱它為某某氣旋。
一聽到某某氣旋就知道它是在印度洋產生的。
一聽到某某颱風就知道它是在西太平洋產生的。
一聽到某某颶風就知道它是在中或東太平洋產生的。
氣旋=颱風=颶風 = 熱帶性低氣壓
原來要用不同的名稱來稱呼,是根據不同海洋區域誕生而稱呼。
就比如說同樣都是地球人類,卻要用不同的名稱來稱呼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是根據在哪個國家地區出生成為該國國籍的人。
又例如都是台灣人,仍然要區分,妳是台北人,我是新竹人,他是高雄人。
來自高雄人,千里迢迢到新竹本地拜訪,我們稱他是來自遠方外地來的人。
所以來自中太平洋的赫克特颶風,我們稱它是來自遠方來的颱風,不是我們亞洲西太平洋所誕生的颱風,是個外來客,跨區的洋颱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