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支柱
一、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支柱
美國富比士雜誌發表文章,深入研究中國高科技發展推動經濟發展邁向高峰的方法。中國發展新興高科技的第一支柱是自主創新,唯有自主創新能使中國產業具有競爭力,甚至佔據主導地位。第二支柱是將技術應用於“舊”行業,使其煥然一新”,這已經在造船等傳統行業中得到體現。人工智慧和先進運算能力可以用來設計船舶零件,並模擬船舶在各種緊急情況和不同海況下的反應。借助電腦模型,可以向客戶展示船舶的各個方面,並加快船舶設計。同理,中國企業也正在將人工智慧應用於先進製造業。第三支柱是使中國標準成為公認區域標準和全球標準,這取決於中國利用規模優勢的能力。華盛頓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估計,中國造船廠「現在每年生產的商船總噸位佔全球一半以上」。中國擁有14億多的龐大人口、國內市場力量強大。此外,中國在向中東、非洲、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出口技術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兩者結合,中國的目標是成為工業和工程領域的標準制定者。透過整合這三大支柱,「新質生產力」這個看似抽象的短語可以為中國企業在世界各地帶來實質的新優勢。第四支柱是歡迎外國企業。北京方面明確表示,歡迎外國企業的到來,條件是支持並與中國自身的經濟和工業發展需求相連,能幫助中國經濟向價值鏈上游攀升,或是帶來新技術、工藝和技能。對北京來說,核心目標是減少面對外部壓力時的策略性脆弱性,提高生產力,透過掌握先進技術來實現市場准入,並制定產業標準。綜合上述因素,從長期來看,這四大支柱構成了中國協調一致的努力,旨在應對外國競爭者,彌補自身短板,並增強競爭力。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形成的一個關鍵結論是,中國的經濟戰略應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也是促進創新的另一種說法。在過去的5~7年裡,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發生了變化。隨著美中關係惡化,美國越來越多地使用出口管制和監管工具,不僅為了限制美國技術流向中國,也脅迫盟友和夥伴也這樣做。這是中國政府強調技術自主的原因,以更好地保護國家免受美國戰略壓力的影響。幾十年來,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企業和投資基金將共同創新和技術轉移視為一種商業利益,且是進入中國這一巨大而前景廣闊的市場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的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對中國技術開發持懷疑態度,這些技術包括人工智慧、量子計算以及新型合成材料,這些技術既具有商業價值,也可廣泛應用於軍事。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利用美國在晶片等高端技術方面的主導地位,試圖遏制中國在科技前沿產業的發展雄心。由於幾乎所有新興技術都可以軍民兩用,美國這種「泛安全化」可能會成倍外溢,導緻美國公司為了避免觸犯華盛頓政治階層的利益,而預先避免與中國同行建立合作關係。中國政府正透過大力投資國內科技創新來應對這一情況。未來5年,美中科技關係將不再由過去30年共同開發變革性技術的努力所定義,取而代之的是華盛頓想要主導一切的衝動和中國推動本土自主創新之間的博弈。
二、外媒經濟學人肯定中國是科技大國
英國權威政經媒體《經濟學人》在2019年對中國的科學發展提出質問:「專制政體下,科研能蓬勃發展嗎 ?」,五年後,該刊重提上述問題,並且給出答案——至少在硬科學方面,專制政體下科研能有出色表現。尤其是當嫦娥六號成功從月背取樣回地球後,中國太空科技已超越美國。《經濟學人》還直截了當地回答五年前報道標題中的問句:肯定中國會有朝一日成為科研超級大國。在美國封鎖中國科技發展的大環境下,路透社稱歐美主導的舊科學世界秩序已走向終結,英媒更認為中國早已成科學超級大國。在西方媒體普遍抹黑中國的當下,《經濟學人》發表有關中國長篇「正面報道」令人有些意外,但該雜誌的確做了不少調查,以證明其結論公正客觀、有理有據。比如說,根據全球專業諮詢服務公司Clarivate的統計,在2003年,美國產生的高質量科學論文是中國的20倍;但在2013年這個差距縮小到四倍;到2022年的最新統計,中國產生的高質量科學論文已然超越了美國和整個歐盟。再根據權威性的萊頓大學排名和自然指數排名,中國分別有六所和七所學術機構的論文產量,入列全球十大。上海交大、浙大、北大和劍橋、哈佛、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水平旗鼓相當。對此,牛津大學的高等教育教授西蒙·馬金森就驚嘆,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清華赫然已躍升為全球第一科技大學。中國在物理、化學、環境科學、工程領域領先全球,在應用研究上具優勢,強項包括鈣鈦礦太陽能板的研究、高鐵、電動車及海水製氫技術等。《經濟學人》還發現,中國學術機構里的量子科學研究團隊,規模和西方國家的商業團隊不相上下,中國註冊的專利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還多。至於中國科研突飛猛進的原因,則不脫資金、人才和設備這三大要件。
中國的科研經費自2000年以來增加了16倍,雖然國家整體的科研支出按購買力評比還是低於美國,但是僅以大學和政府機構支出而言,中國已領先美國——這也凸顯了中國科研發展「自上而下」的特徵。中國也一直努力建設人才隊伍,包括吸引眾多「海歸」回國,自從2000年以來,回國的科研人員已比出國者多。美國司法部2018年啓動「中國行動計劃」,企圖在美國科研院清除「中國間諜」,結果是把人才逼回中國。在設備上,中國擁有各類型超級計算機,全球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地下暗物質探測器、世界上最靈敏的超高能宇宙射線探測器、中微子探測器等等。顏寧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回國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美官員施壓日荷收緊對華晶片限制引起北京不滿,反華圍堵中國科技發展的案例甚多。《經濟學人》大篇幅敘述中國的科研成果,實際上是希望提醒西方世界不可再用舊眼光看待中國,提醒說中國生產的電動車與鋰電池已不止是便宜,更代表了最先進的科技。一貫主張全球化、經濟自由化的《經濟學人》雜誌嘗試告訴華盛頓的政治精英,用出口限制與制裁等「小院高牆」策略,企圖打壓中國科研進步是行不通的。美國既高估了自身阻擋中國科學進步的能力,也低估了限制性舉措對美國自身科學發展所帶來的損害。
三、中國領導人重視科技創新是中國科技大躍進的動力
1950年代,蘇聯的太空科技就曾領先美國,它率先發射了人類歷史上首顆人造衛星,第一次將人類送上太空,探測器也最先登月,讓美國震動與倍感壓力。換言之,當權力能有效運行又不惜浪費時,利用自上而下的國家意志去推動少數幾個領域能在較短時期內取得顯著成效,本來就是舉國體制的優勢。中國所面對的問題是科研成果能否短時間內帶動經濟發展。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產業質變,也形成不了新質生產力。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其原因在於,「中國製造」在電池技術、馬達技術、智慧駕駛等關鍵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建構起系統完整、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條。因此科技創新是提高產品競爭力、確保產業鏈安全可靠的根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排在第一位。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產業質變,也形成不了新質生產力。回顧世界經濟發展歷程,有新的科學理論作基礎,有相應的新生產工具出現,是歷次產業革命的共同特徵。
經濟發展潛力是否厚實,工業生產基礎牢不牢靠,很大程度取決於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例如稀土關鍵製備技術為中國掌握,支撐現代科技產業發展品質和效益持續提升。礦產資源產業打通上下游、躍入中高端,靠的是科技創新。樹脂基碳纖維材料用於飛機製造,熔融紡絲纖維用於醫療臨床手術,紡織業透過研發新材料,跨界拓展了市場。傳統產業增效能、綻新顏,靠的是科技創新。中國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國產大型郵輪等高階裝備製造快速成長。 新興產業建鏈,優勢產業延鏈,靠的還是科技創新。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必須堅定不移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中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的毛病,對此,既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通體制機制關卡,也要優化政策,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要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學研究組織與成果轉化的主體。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方興未艾,通用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等領域尖端技術正深刻改變工業生產函數,蘊含著龐大商機,創造巨大需求。 在這個科技創新的比賽場上,統籌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才能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 以堅持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僅將為經濟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還能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