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產品介紹
2016/10/11 16:36:03瀏覽10|回應0|推薦0
清理池底畜牧飼料添加劑健康體態色澤泰國蝦 腸胃好營養添加液複合菌水產養殖蛋白質成分配方活性酵素生機無毒

2011年,蘋果公司創辦人之一賈伯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逝世,引起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關注。彰基副院長孫茂勝醫師表示,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十大警訊,因症狀相當多元,經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且罹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不易早期發現。

超過五成個案 確診時已轉移或惡化

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是一種特殊的癌症,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全國每年約新增1000名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由於症狀不易分辨,常導致病人約需花 5~7年時間,才能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因此超過五成的個案,經確診時已轉移或惡化。

忽視嚴重性而對身體危害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體內控制荷爾蒙分泌細胞發生病變,因而分泌過量荷爾蒙,好發部位包括腸胃道及胰臟,其次是肺部,目前無法確定發生原因。孫茂勝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會依腫瘤部位、分泌荷爾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醫學上用「斑馬」形容,就像是聽到馬蹄聲時,往往直覺來的是馬,但有可能是斑馬,用以比喻神經內分泌腫瘤難以診斷、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也很容易忽視疾病症狀的嚴重性,造成後續對於身體的危害。

早期發現 預後良好

在台灣,依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3年發表的資料顯示,自1996~2008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生率也同樣增加5倍,估計每年新增個案為1400人。孫茂勝醫師表示,這情形可能和民眾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接受健檢而早期發現腫瘤、臨床醫師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知警覺心提升,及醫學診斷工具的進步有關,只要早期發現腫瘤並儘早手術切除,一般而言預後良好。別因小症狀輕忽而失去治療的黃金時期。


引用自: https://tw.news.yahoo.com/%E7%97%87%E7%8B%80%E4%B8%8D%E6%98%8E%E9%A1%AF-%E7%A5%9E%E7%B6%93%E5%85%A7%整腸乳酸菌增加消化率全生技畜產有限公司養殖有益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indqk17bg&aid=7744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