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18 00:58:35瀏覽3322|回應3|推薦65 | |
客家語的「阿爸」和「阿叔」 如果有客家籍同學或朋友的人,跟著朋友回家作客, 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客家人稱呼爸爸是「阿叔」, 但是稱呼叔伯等長輩是「阿爸」。 客家語混淆親緣關係的這個有趣現象,現在的年輕人, 已經不知其理由了。 客家語故意混淆親緣關係的現象,源自中原漢人大規模爆發式的南遷,躲避屠殺的過程,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故意混淆親緣關係,減少滅族的風險。 中原漢人大規模爆發式的遷移有五次,其遷移模式和路線總的來看是從北到南、自東到西,從平原到丘陵、山區,沿著河流到核心地區,由國內走向國外,散居世界各地。 並不是每次遷徙都算是客家先民的遷徙,而是有嚴格區分的,一般認為五代以前的遷徙是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的遷徙,五代至南宋時期的南遷,才是真正含義的客家人的遷徙。 兩晉南北朝 主要受西晉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的影響,1700年前,北方漢民族大量南遷。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靈寶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此時的遷徙是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的遷徙。 永嘉之亂的影響:史家謂永嘉之亂為中國歷史上巨大的風暴,在此以前,中國本部的空間,全以漢民族活動為中心的歷史,但自懷、愍二帝被擄北去,晉室南渡後,北方便成為胡族活動的大舞台。自匈奴劉氏興起,五胡便展開連串的建國運動,彼此混戰不休,令中原人民流離失所,死傷無數。加上戰爭阻礙生產,使開發近千年的中原淪為白骨蔽野之地。此亦為異族首次入主中原。 唐末五代 主要由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及藩鎮割據等戰爭影響,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此時才是真正含義的客家人的遷徙。 客家方言的發音,繼承了較多五代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也說明了這些。 南宋元朝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農民起義的影響。宋末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後,為躲避元朝的追捕株連,形成空前的大遷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區居民的特徵。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循衍各地(今梅州,清朝曾設為嘉應州)。主要原因是循衍位於嶺南東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較多的低窪丘陵地區可供開墾,加上在抗元過程中一度變為廢墟,即響應「文天祥陸秀夫號召從軍勤王,崖山之覆,梅州人士死者十盡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從他邑遷來重新組合。由於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遷入循衍一帶,從而使梅州成為客家腹地,成為客家的聚居中心,擁有「客都」的地位。 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明末清初 遷徙原因一方面是內部人口的膨脹,另一方面是滿州人入主中原的影響。由於山多田少,人口與耕地矛盾的越來越激烈,不斷有人往外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海豐、歸善、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鄭成功遷到台灣 清同治年間 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 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 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像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客家人的遷徙並不是有組織、有領導的,而是無組織的非常渙散的遷移。 |
|
( 不分類|不分類 ) |